老年人感知觉的变化特点
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信息都是通过视、听、嗅等感知觉获得的,因此,感知觉一直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老年人感知觉的发展研究中,既有个体的差异又有整体的规律。下面我们分不同的感知觉来介绍这种退行性变化。
(一)感知觉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3]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感知觉的差异逐渐显示出来。一些老年人的感知觉功能急剧下降,而另外一些老年人的感知觉功能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总体来说,老年人的感知觉会发生显著的退行性变化。据科索(Corso,1971)的研究,老年人几种主要感觉衰退的一般模式是:最早开始衰退的是听觉,许多人不到60岁听觉衰退就非常明显;其次就是视觉,直到55岁仍然十分稳定,以后出现相当急剧的衰退;味觉的衰退和视觉相似,在60岁之前的阶段还相当稳定,但随后对咸、甜、苦和酸等物质的感受性便陡然下降。
1.视觉减退
老年人视觉变化的个体差异很大,多数人在45岁以后视力就逐渐下降并出现老花眼现象。老年人视觉的变化,除引起老花眼和视力减退外,对弱光和强光的敏感性也明显降低。随着老年人对光感受性的降低,对颜色辨别能力也较青年人低25%~40%,而且对不同颜色辨别力降低的程度也不等,对蓝、绿色的鉴别能力比对红、黄色的鉴别能力下降得更明显。两只眼睛颜色视觉的变化也有很多差异。年老过程中颜色视觉的变化除个别高龄老人,很少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
此外,老年人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深度以及运动体的视知觉也比年轻人差,对视觉信息的加工速度也有较大下降,视觉的注意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如想将手中茶杯放到桌上时,由于深度视知觉差错,杯子在到达桌上之前误认为已放在桌上了,以致脱手将杯子落在地上;上下台阶时由于对空间关系判断不准确,常易摔倒。
尽管有上述种种退行性变化,但老年人有长期的视觉经验,可以弥补视觉能力下降造成的不便。只要充分利用多种感官获取信息,同时创设条件使老年人的感觉信息简单明确,如对老年人经常使用的药品包装上加上明显的易分辨的色彩标志或使之具有可触摸到的不同表面纹理等,便能大大方便老年人的生活,使他们尽快适应视觉的退行性变化。
2.听觉减退
与视觉相比,老年人听觉衰退得更加明显。在美国,将近47%的老年男性和30%的老年女性报告自己有听力问题。年龄越大,听力损伤越严重。85岁以上老人有60%的人存在听力问题。85岁以上老人中将近17%的人听力完全丧失。我国的调查发现,63.3%的老年人听力衰退,对高音的听力减弱更明显,有些人听力减退到耳聋的程度,而且男性老年人听力减退比女性明显。
老年人对语言的听力也不断下降。因此,对老年人讲话,关键部分要慢些,多重复几遍;同时,不要突然转移话题,许多老年人不知道自己的听力已经下降,总认为别人说话不清楚,因此,同老年人谈话最好是面对面,让老年人能观察对方的口型,以便帮助理解。在与老人交流时,一定要做到吐字清晰,避免使用方言。必要的时候,配合手势,或以书写的形式替代言语,或给老年人佩戴助听器等辅助器械,以提高他们的听力。
老年人对低音调音乐的声音听起来比较悦耳,能欣赏到音乐固有旋律的优美;而对高音调的音乐旋律和音调的变化已听不出来,似乎总是一个样子的单调声音。所以,为了延缓耳蜗基底部细胞年老退化的进程,老年人不妨耐着性子听一些高音调的音乐,如每日听上一段音调高、节奏强烈变化的迪斯科或摇滚乐。当然,心脏功能不佳的老人,主要应选择一些音调低、节奏不强的行板或慢板音乐。总之,应根据老年人的特点,不可千篇一律地只听低音调的音乐。
老年性耳聋患者一般都有低音听不见,高音不爱听,与别人交谈时喜慢怕快,喜安静怕嘈杂等特点。出现老年性耳聋是人体衰老的一种自然现象。
3.味觉、嗅觉变得迟钝
由于味道的感受器味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因而味觉的敏感性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据库珀(Cooper,1959)等人对15~75岁各年龄组被试甜、酸、咸、苦四种味道的刺激阈的测查发现,四种刺激阈限值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尤其是60岁以后更是急剧增大。其他许多种类似的研究结果也支持库珀等人的结论。研究指出,人的味觉一般在50岁前看不到有多大的变化,而一过50岁,味觉的刺激阈限便增大。味觉的多样性也随年龄增长而衰退,青年人能同时品尝出食品中的多种味道,而老年人往往只能感觉到其中的几种,他们对咸味比对其他味道敏感些。
嗅觉也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日本学者市原(1962)用草莓制成的食品进行实验发现,人到60岁以后嗅觉辨别能力衰退得更显著。有研究资料报告说,在人的一生中嗅觉最灵敏的时期是20~50岁,50岁以后就逐渐衰退,70岁嗅觉急剧衰退。在60~80岁的老人中约有20%的人失去嗅觉。
4.皮肤感觉变得迟钝
皮肤感觉中,作为感受器而言,有热点、冷点、痛点和压点等,与此相应的感觉可分为温度觉(热点、冷点)、痛觉(痛点)及触觉(包括压点在内的几种感受)。
温度觉包括温觉和冷觉。皮肤表面的温度称为生理零度。高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引起温觉,低于生理零度的温度刺激引起冷觉。老年人温度觉的感知能力与年轻人没有显著的差别,只是老年人应对低温和高温的能力有随年龄的增长而出现下降的趋势。由此我们不难明白,当外界温度骤变时,老年人易出现意外伤害。
老年人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下降了。从60~85岁,皮肤和体内的温差下降。这可能意味着外在温度低时体内温度不能充分得以维持。温度感受力降低与较差的温度调节能力相结合,使老年人面临着遭受损害的危险,甚至是死于寒冷的天气。
痛觉是当有机体遭到损伤或破坏时,所出现的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痛觉很难进行操作,因为痛觉不仅仅是一种皮肤感觉,它还涉及认知、动机、人格和文化环境的作用。痛觉反应阈限(使被试痛得难以忍受而做出身体蜷缩反应的刺激强度)也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这表明老年人的痛觉迟钝。
总体而言,老年人的皮肤感觉逐渐老化。比如触觉,老年人的眼角膜与鼻部的触觉降低得较为明显,所以,他们对流眼泪或流鼻涕常常毫无知觉,需要别人加以提醒。在温度感觉方面,老人对低温的感觉变得迟钝,因此,有些老人在室温低时也往往不觉得冷。
触觉,在50~55岁几乎不受年龄增长的影响,而到55岁之后就会骤然变得迟钝,人一进入中老年龄期后,触觉的迟钝有急剧加速的可能性。同时,老年人的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也相应下降。因此,老年人往往走路不稳,容易因失去平衡而跌倒。
总之,由于老年人皮肤觉的敏感性下降,因此,护理中要注意保证老年人的安全。饮食时,热汤、茶水等易引起烫伤的食物要提醒注意,鱼刺等要剔除干净;为老年人洗漱时,一定要控制好水温,切记不要温度过高,否则,对老年人皮肤会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