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庭在变小:户均人数由5.3人降至3.02人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我国家庭户平均人数基本上保持在5.3人的水平上,到20世纪90年代缩减到3.96人,2010年缩减到3.10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居民家庭户的平均规模为3.02人。中国已是平均家庭规模较小的国家。
(二)孩子在变少:四成家庭是“单身贵族”或“二人世界”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1人户和2人户的微型家庭数量迅速增加。导致家庭微型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初婚年龄的推迟导致青年单人户增加,人口迁移和流动导致1人户和2人户的增加,老年夫妇家庭的增加导致2人户的增加。
大龄未婚独居家庭增多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接受高等教育、自我实现需求的发展以及职业竞争的加剧,使得一些人不得不推迟结婚年龄;另一方面一些人因为生活方式、婚姻和家庭观念的变化,主动选择了单身生活。
(三)长者在增多:逾8800万户家庭有65岁以上老人
我国90%以上的老年人是在家庭中养老。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老年人寿命的延长,家庭的养老需求已经进入迅速增长阶段,老年人生活照料需求也迅速上升。与家庭养老需求迅速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由于家庭规模缩小,时间资源紧张,家庭的养老能力被削弱。其中,农村留守老年人家庭、独居老人家庭的养老问题最为突出。传统的家庭养老,是由家庭提供所有的养老服务。但由于家庭小型化等因素,现代家庭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这种养老需求了。“需要社会提供养老服务,再送到家,这是现代意义的居家养老”。
综上所述,符合中国国情的居家养老服务是解决我国老龄化的基本途径,国家、社会、家庭、个人都应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