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案例
小景是××啤酒厂的厂办秘书,一天,厂办主任通知她,有家兄弟单位将派人来啤酒厂参观考察。厂办主任要求小景准备一份介绍本单位情况的解说词,并且要她在考察当天担任解说员。小景该如何来撰写这份企业介绍解说词呢?
知识要点
1.什么是解说词
解说词是对人物、事物进行讲解、说明的一种应用性文体。解说词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达到宣传的效果,是配合实物或图画的文字说明,是为解说实物或图画而产生的。一旦失去了解说的对象,解说词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2.解说词的作用是什么
一是充分发挥对视觉的补充作用,让观众在观看实物和形象的同时,从听觉上得到形象的描述和解释,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是发挥对听觉的补充作用,即通过形象化的描述,使听众感知故事里的环境,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感情上的共鸣。
3.解说词有哪些类型
根据解说词针对的不同的听众及其特点,大致可分为场馆导览解说词、景区导游解说词和影视纪录片解说词三大类。
场馆导览解说词简称导览词,主要应用于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陈列馆、展览馆等场馆以及可供参观的学校、医院、厂矿、企业单位等场所的导览解说,是为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参观场所的空间布局、基本内容和相关知识,满足观众增长见识的需求而撰写的解说词。因此,导览词通常含有较多的知识点和信息量,对内容的准确性有较高要求。
景区导游解说词简称导游词,主要应用于旅游景区的导游解说,是为帮助游客在游览观景的同时,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景区景点的特色、文化等相关情况,以满足游客休闲放松的需求而撰写的解说词。因此,导游词要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往往会加入很多典故、传说以及人们对景观的主观认识,不会像场馆导览词那样对内容要求特别严谨。
影视纪录片解说词简称旁白,主要应用于影视专题片、纪录片、新闻片等的配白解说,是为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影片而撰写的解说词,与导览词和导游词不同的是,这一类解说词的解说者不出现在画面上,也就是不与受众直接见面,只通过语言来向观众介绍影片内容、交代剧情或发表议论。因此,影视纪录片的旁白是要求最高的一种解说词,内容既要经得起推敲,具有严谨性,又要生动形象,富有文采,对观众有很强的吸引力。
4.解说词有哪些特点
不论是导览词、导游词还是影视旁白,都具有以下解说词共有的特点。
(1)附着性。解说词必须扣着实景实物或图文画板而写作,目的是便于观众一目了然,要用不多的文字把实物或图画介绍给观众,使观众对实物或图画获得深刻的认识。
(2)顺序性。解说词是按照参观场景的顺序或画面推移的顺序、时间顺序编写的。参观的每一场景、陈列的各个实物或观赏的每个画面都有相对的独立性,反映在解说词里,应该节段分明,每一处场景、每一件实物或每一个画面都应有一节或一段文字说明。在书面形式上,可用标题标明,或用空行表示。
(3)可读性。为了强化解说效果,增强其感染力,它往往采用多种修饰方法,运用“诗情画意”式的抒情方式,形式活泼多样,节奏鲜明,语言优美,甚至讲故事、说典故,增强其可读性。
范文阅读1
神奇的湿地文化
湿地、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还享有“地球之肾”的美称。湿地不仅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清洁的水源、绚丽的自然景观,它还是生命的摇篮、人类文明的源头、文化传承的载体。
我国北方的赫哲人世代生活在湿地上,并拥有自己独特的湿地文化。
观众朋友们,请看这件展品:这是一套赫哲族人的衣服,上衣的款式为立领、斜襟、长袖,领口、衣襟、袖口均用黑色云纹宽边镶滚;下面为挽裆式长裤,肥而长,裤脚边镶绣云纹花边,再下面还配有一双造型别致的小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猜猜它是用什么材质制作而成的?对了,它是用鱼皮制作而成的,是赫哲族人创造的鱼皮衣,这双造型特别的小鞋在当地被叫作鱼皮靰鞡。
生活在东北三江平原湿地上的赫哲族是我国北方唯一一个以捕鱼为生的少数民族,他们以鱼肉为食、以鱼皮为衣、用鱼皮作画,形成了名副其实的鱼皮部落。陈列着的这套鱼皮衣是用了38条成年大马哈鱼的鱼皮制作而成的。
吹弹可破的鱼皮是怎样做成衣服的呢?下面我为大家讲讲鱼皮衣的制作过程。由鱼皮到成衣虽然只有三个步骤,但却有1000多道工序。第一个步骤是扒鱼皮。把新鲜的鱼皮从鱼身上完整地剥落,步骤看似简单,却要有很熟练和高超的技艺,它要求皮肉分离,还不能有一丁点儿破洞;第二个步骤是熟鱼皮。这里的熟鱼皮不是将鱼皮煮熟,而是在阴干的鱼皮上撒上玉米粉等粗糙的谷类物质,将其充分糅合后再放到木质的搓揉板上进行反复的搓揉按压,这个过程需要重复成百上千次,直至将脆薄的生鱼皮加工得像酥油纸一样有韧性;最后的步骤是缝制。由于鱼背、鱼肚的纹理颜色深浅不一,在缝制的时候不能对鱼皮进行简单的拼接,而要根据不同的纹理颜色进行合理的搭配,才能裁剪出如此精美的鱼皮衣。
鱼皮衣虽然不能起到很好的保暖作用,甚至还有一股鱼腥味儿,已不适合现在的穿着,但它却是赫哲族人祖祖辈辈智慧的结晶。今天,世界各地的居民仍然以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在湿地上繁衍生息,并创造出风情万种的湿地文化。
范文简析
这是一篇对博物馆某一陈列展品进行介绍的导览解说词。在展品实物展示的同时,通过导览词向观众介绍了该展品的特征、功用、制作工艺等内容,使观众了解了该展品的来源和湿地的意义,从而以小见大,彰显了湿地文化的神奇魅力,达到了普及湿地知识、宣传湿地文化和传播湿地保护理念的效果。这篇解说词文字精练、内涵丰富、知识性强,是较为典型的导览解说词。
结构分析
导览词通常由起首语、整体简介、分项解说和结束语构成。
起首语一般格式为:“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参观”;
整体简介就是用简练的语言对场馆的总体概况作介绍;
分项解说即是对场馆中陈列的每一项展品的专门介绍;
结束语一般格式为:“今天的参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欢迎大家再次光临。”
本篇导览词是其中的分项解说词,其具体的结构为:
(1)首先介绍“是什么”,对展品进行了视觉上的总体描述。
(2)随后交代“讲什么”,对展品进行扩充描述,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对知识和情理的扩展,让观众接收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含义。
(3)通过对展品进行“是什么”和“讲什么”的说明后,进而描述“为什么”,向观众解释该展品为什么陈列在这里,在这里展示的意图是什么,引发观众对该展品或其背后的含义进行思考。
注意事项
1.信息要丰富,条理要清晰。
2.内容要科学,讲述要严谨。
3.解说要求口语化、通俗化。
范文阅读2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解说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国第一座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观光游览。
下面,我先把西溪湿地的概况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西溪湿地位于杭州市区的西部,南去西湖不到5公里,距市中心的武林门仅16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市圈中罕见稀缺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和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天堂湿地”。曾经的西溪风景区,是指西溪河流经留下至古**段两岸的宽阔地带,其南岸包括今日老和山—灵峰山—北高峰—龙门山—小和山山脊线北侧的丘陵坡麓地带;北岸包括余杭塘河以南五常和蒋村乡一带的水网平原,面积约60平方公里。大家现在看到的西溪湿地,大致指东起紫金港,西至五常港,南接沿山河,北界文新路延伸段的一片水域空间,面积为10余平方公里。这是一块低洼的水网平原,以众多鱼塘为主,并由部分河港湖漾及狭窄的塘基和面积较大的渚岛相间组成。周围村庄、桑田等高出原始地面1~1.5米,地面标高为2~5.5米,地势略呈南高北低状;农地主要为池塘、柿林、桑地、茭白田等。目前已无原生湿地景观,而是在长期江南农耕渔桑的改造下,逐步形成的一个“自然—人工复合型湿地”,即次生湿地……
游罢西湖游西溪,不游西溪客(君)莫归。
各位游客,现在,就请随我一同上船,让我们追寻历史上文人雅客的足迹,到西溪去探访一些最富有特色的生态景观和历史圣地,去感受别样的西溪美吧!
这将是一次难忘的湿地生态之旅。为了西溪这块罕见的城市湿地,请各位游客一路上保护生态、珍爱植被、呵护鸟类。谢谢大家!
现在,趁着游船慢慢行进的时间,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下西溪湿地最值得一去的12大景点:
第一个景点是泊菴。
泊菴位于秋雪庵的南面,四周景色宜人,水路通畅。
西溪多庵堂,相传旧时有100多座。民谚有曰:“三十六庵,七十二茅棚。”但它们并非都是佛教场所,更不全是世人所认为的女性佛教徒——尼姑的居处,西溪的很多庵堂,里面住着的都是和尚……(略)
第二个景点是百家溇。
各位团友,我们的西溪不仅以幽雅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气息著名,它还印刻着许多历史痕迹。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也在此留下了雪泥鸿爪。当年的太平军将士们,曾利用西溪的水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在百家溇一带安营扎寨,操练水军……(略)
第三个景点是烟水渔庄。
各位团友请注意,大家朝前方看,那隐约可见炊烟四起,白云入室,还有渔人泛舟捕鱼,舟影往来的地方,就是西溪的又一特色景点烟水渔庄。随风而来的,是不是还有隐约的鱼腥和四溢的鱼香?真是令人心旷神怡、食欲大起啊……(略)
第四个景点是烟水庵。
各位团友,西溪水曲河幽,天蓝岸翠,风光迷人。现在我们正沿着如同碧玉带一般的溪河摇橹前行,远处的东面是深潭口,西面是汤家湾。举目望去,前方可看到溪流曲曲弯弯,两岸杂树纷呈,在那蒹葭幽深之地,浓似华盖的树荫深处,隐约间有院落露显,黑瓦翼然,红墙小窗,点缀于绿色之中。这就是我们即将要去的“烟水庵”。烟水庵,这一名称中,有烟,有水,又有庵……(略)
第五个景点是朝天暮漾。
各位团友,小船行走在纵横交错的水网里,溪回水转,真可谓每一眼都是诗,每一幅都是画。我们置身于小船之上,如果您看够了两岸景色,还可以闭目养神。你不妨将身子斜斜地靠在椅背上,微风撩拨着温热的脸庞,用耳倾听,倾听溪水之呢喃,用心体悟,体悟西溪之幽妙。
好了,各位团友,船行至此,您可以睁开眼睛了,请看看西溪最大的水漾——朝天暮漾……(略)
第六个景点是,深潭口。
各位团友,大家是否感觉到这里突然显得非常宁静啊?是的,这里是西溪的深潭口。深潭口又名深潭港,溪港边上这个村庄是蒋村乡深潭口村……(略)
……(略)
最后一个景点是,交芦庵。
各位团友,这里就是交芦庵。它位于秋雪庵的东面,两庵分列深潭口港的两岸,隔水而东西呼应,但特色格调却远不相同,秋雪庵以词文化(词学胜地)而闻名,而交芦庵则是以佛庵文化、诗画文化而著称……(略)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感谢大家一路上的配合与支持,希望下次再来西溪游玩!
范文简析
这是一篇对旅游景观进行介绍的顺序性解说词(又称导游词)。按照游线顺序推进,将西溪湿地公园的概况,以及每一个重要景点进行了生动形象的介绍说明。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的旅游景区内容都比较丰富,景区内通常包含多个景点,如何做到既条理清晰,又没有遗漏地把所有景点全部介绍给游客,这就需要有一条清晰的线把所有的介绍有机地串联起来。西溪湿地景点繁多,本解说词采用了选取西溪12景的方式进行串联,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结构分析
导游词通常由起首语、景区整体简介、各景点分项解说和结束语构成。
首先是导游词的起首语: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我国第一座国家湿地公园——杭州西溪湿地观光游览。
其次是对景区整体情况的介绍,使游客对整个景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再次再是按照12景点的排序(或游览顺序)逐个介绍景点。
最后是导游词的结束语: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感谢大家一路上的配合与支持,希望下次再来西溪游玩!
注意事项
1.导游词要有起首语和结束语。
2.要求条理清晰,游览路线必须交代得很清楚。
3.内容轻松活泼,可穿插较多的典故传说。
4.语言要求优美生动,引人遐想。
范文阅读3
自然的馈赠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解说词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么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穿越四季,本集将展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
香格里拉,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卓玛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松茸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天,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对松茸进行精致的加工,这样一支松茸24小时之后就会出现在东京的市场中。
松茸产地的凌晨3点,单珍卓玛和妈妈坐着爸爸开的摩托车出发。穿过村庄,母女俩要步行走进30公里之外的原始森林。雨让各种野生菌疯长,但每一个藏民都有识别松茸的慧眼。松茸出土后,卓玛立刻用地上的松针把菌坑掩盖好,只有这样,菌丝才可以不被破坏,为了延续自然的馈赠,藏民们小心翼翼地遵守着山林的规矩。
为期两个月的松茸季节,卓玛和妈妈挣到了5000元,这个收入是对她们辛苦付出的回报。
老包是浙江人,他的毛竹林里,长出过遂昌最大的一个冬笋。冬笋藏在土层的下面,从竹林的表面上看,什么也没有,老包只需要看一下竹梢的叶子颜色,就能知道笋的准确位置,这完全有赖于他丰富的经验。
笋的保鲜从来都是个很大的麻烦,笋只是一个芽,是整个植物机体活动最旺盛的部分。聪明的老包保护冬笋的方法很简单,扒开松松的泥土,把笋重新埋起来,保湿,这样的埋藏方式就地利用自然,可以保鲜两周以上。
在中国的四大菜系里,都能见到冬笋。厨师偏爱它,也是因为笋的材质单纯,极易吸收配搭食物的滋味。老包正用冬笋制作一道家常笋汤,腌笃鲜主角本来应该是春笋,但是老包却使用价格高出20倍的遂昌冬笋。因为在老包眼里,这些不过是自家毛竹林里的一个小菜而已。
在云南大理北部山区,醒目的红色砂岩中间,散布着不少天然的盐井,这些盐成就了云南山里人特殊的美味。老黄和他的儿子树江在小溪边搭建一个炉灶,土灶每年冬天的工作就是熬盐。
云龙县的冬季市场,老黄和儿子赶到集市上挑选制作火腿的猪肉,火腿的腌制在老屋的院子里开始。诺邓火腿的腌制过程很简单,老黄把多余的皮肉去除,加工成一个圆润的火腿,洒上白酒除菌,再把自制的诺邓盐均匀地抹上,不施锥针,只用揉、压,以免破坏纤维。
即使用现代的标准来判断,诺邓井盐仍然是食盐中的极品,虽然在这个古老的产盐地,盐业生产已经停止,但我们仍然相信诺邓盐是自然赐给山里人的一个珍贵礼物。
圣武和茂荣是兄弟俩,每年9月,他们都会来到湖北的嘉鱼县,来采挖一种自然的美味。这种植物生长在湖水下面的深深的淤泥之中,茂荣挖到的植物的根茎叫作莲藕,是一种湖泊中高产的蔬菜——藕。
作为职业挖藕人,每年茂荣和圣武要只身出门7个月,采藕的季节,他们就从老家安徽赶到有藕的地方。较高的人工报酬使得圣武和茂荣愿意从事这个艰苦的工作。挖藕的人喜欢天气寒冷,这不是因为天冷好挖藕,而是天气冷买藕吃藕汤的人就多一些,藕的价格就会涨。
整整一湖的莲藕还要采摘5个月的时间,在嘉鱼县的珍湖上,300个职业挖藕人,每天从日出延续到日落,在中国遍布淡水湖的大省,这样的场面年年上演。
今天当我们有权远离自然,享受美食的时候,最应该感谢的是这些通过劳动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们。
范文简析
这是一篇对电视专题片画面进行介绍的说明性解说词。它通过语言的形式对真实的人物、事件、环境、情景等一系列自然的、社会的原生形态进行描述,同时穿插一些对创作主题的见解和感想,来充实和丰富电视画面向观众传达的信息,以便更好地反映和再现客观世界、现实生活,从而激发起观众无限的共鸣。
结构分析
(1)紧扣“自然馈赠的美味”主题,选取了4种有代表性的美味,以4个段落的方式,逐一呈现给读者。
(2)在每一段落的介绍中,都采用实物和形象为写作依据,充分发挥起承和转合的作用,用文字来补充画面或实物所缺少的信息。
(3)整体结构完整,具体采用“总—分—总”的形式来构架全篇。
注意事项
1.依附性。旁白依附于电视画面而存在,因此首先要控制好旁白的篇幅,尽量用画面来说事和传递信息,不要喋喋不休。
2.提升度。旁白虽然对画面有依附感,但并不是对画面的简单重复,而是对画面内涵的一种提升,要有高度的补充、丰富、点题、渲染等作用。同时,鉴于特殊的承载方式,相对于导游词和导览词,电视旁白的信息含量要求更大,语言要求更加生动优美。
3.位置感。在电视纪录片的旁白中,根据解说的作用与需要,有时位置感上前,有时位置感后撤,这种感觉直接关乎解说处理的分寸把握和与画面语言的配合。如政论片的解说,一般声音、气息力度要求较强,吐字要饱满,语言感觉严肃、质朴、庄重、大方,要有主体感,此时位置感需上前,用文字语言流补充画面所欠缺的信息,扩大片子的包容量,使观众能够更好、更完整地了解到片子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所有信息;风情片的解说恰恰相反,它的用声一般轻美柔和,咬字柔长,要求节奏轻快、舒缓,语言亲切、甜美,语气柔和、真挚,此时位置感需后撤,解说只起到渲染作用,更主要的还是让观众好好地感受画面,欣赏片子带来的美的享受。
技能实训
1.填空。
(1)解说词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旅游景观进行讲解、说明、介绍的一种应用性文体。
(2)解说词的作用是充分发挥对视觉的补充作用,让观众在观看实物和形象的同时,从听觉上得到___________,从而受到感染和教育。通过 ___________,使听众感知故事里的环境,犹如身临其境,从而达到感情上的共鸣。
(3)根据解说词针对的解说对象及其不同特点,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 三大类。
(4)场馆导览解说词简称________,主要应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场馆以及可供参观的学校、医院、厂矿、企业单位等场所的导览解说,是为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参观场所的________、基本内容和________,满足观众增长见识的需求而撰写的解说词,因此导览词通常含有较多的________和_________,对内容的准确性有较高要求。
(5)影视纪录片的旁白是要求最高的一种解说词,内容既要经得起推敲,具有_________,又要________、________,对观众有很强的吸引力。
(6)不论是导览词、导游词还是影视旁白,都具有以下解说词共有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请分析下面这篇导游词,指出其中有哪些可取之处?又存在哪些问题?
泰山导游词
各位朋友:
你们好!热诚欢迎大家到泰山来。请看前方,那座正阳门内就是岱庙。
岱庙有着如此的魅力,决定于它自身的特征。首先,它的围墙与一般庙宇不同,围墙周长1300米,5层基石,上砌大青砖,呈梯形,下宽17.6米,上宽11米,高约10米,共有8座门:正中为正阳门,是岱庙的正门。由正阳门进得岱庙来,迎面是配天门,取孔子说的“德配天地”之意。配天门两侧,东为三灵侯殿,西为太尉。
过了仁安门,便是雄伟高大的宋天贶,它又叫峻极殿,是这座庙宇的主体。天贶殿面阔9间,643.67米,进深5间,17.18米,通高23.3米。大家看,天贶殿坐落在宽敞的白色台基之上,周围石雕栏楹环绕,云形望柱齐列,使天贶殿与四周的环境产生了奇妙的效果。
从天贶殿后门出,有砖石甬道与后寝宫相连。宋真宗封泰山时,因将泰山封为“帝”,帝则应当有“后”,于是便为之配了个夫人“淑明后”。从这一点看来,岱庙与其说是道教神府,还不如说更像皇家宫廷,这种布局进一步透露了封建统治者利用岱庙进行政治活动的功利目的。
刚才,我们是沿着岱庙的主轴线游览,而主轴线两侧,原另有4个别院,东面前后两院,前为“汉柏院”,相传汉武帝所植的6株古柏就在此院内;后为“东御座”,是皇帝祭泰山下榻的地方。
这里就是泰山有名的十八盘了。大约25亿年前,在一次被地质学家称作“泰山运动”的造山运动中,古泰山第一次从一片汪洋中崛起,以后几度沧桑,泰山升起又沉没,沉没又升起,终于在3000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中,泰山最后形成了今天的模样。古老的造山运动造就了泰山南麓阶梯式上升的三个断裂带,最上一层从云步桥断裂带到极顶,海拔陡然上升400多米,使得这一层地带与四周群峰产生强烈对比,犹如宝塔之刹,形成了“东天一柱”的气势。
这里是紧十八盘,也是整个登山盘路中最为艰难的地段了。大家看,那负荷百斤的挑山工,再想想当年无名无姓的凿石修路人,大山无言,但它们能激励人们向上。朋友,登山犹如干任何事业,只有义无反顾地向上,才能战胜险阻,才能到达最高的境界!
南天门到了,我们现在已置身“天界”了,虽然我们并没有成仙,但我们在这里领略到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豪迈。
进了南天门,与之相对的是取名为“未了轩”的大殿,未了轩两侧各一门可以北去。出门往西有一山峰叫“月观峰”,山上有亭,名月观亭。在皎洁的月色下,由此北望可见济南的万家灯火,因此月观峰又称“望府山”。
出南天门院落东折即为天街。天街,天上的街市,多富诗意的地方。沿天街东行,中北有一坊,匾额上题有“望吴圣迹”,这就是相传孔子与颜渊看到吴国阊门外一匹白马的地方。坊北有孔子庙。
天街最东端就是碧霞祠了,我给大家讲讲碧霞元君的故事吧。碧霞元君的前身是泰山女神,在民间被称作“泰山奶奶”“泰山老母”。民众对泰山老母的信仰与喜爱,是一种历史积淀下来的埋藏在人们心灵深层的对母亲的爱。多少年来,碧霞元君赢得了百姓的爱戴,至今仍高踞泰山之巅,接受着善男信女的香火,召唤着去乡离国的游子。
好,让我们进到碧霞寺来。2500平方米的地方,建起了山门、正殿、配殿3座神门,钟楼、鼓楼、香亭、万岁楼、千斤鼎、火池,还有照壁、歌舞楼、御碑亭……且为御高山疾风,殿为铜瓦、碑为铜铸,金光闪闪,俨然天上宫阙。泰山碧霞祠的高度建筑技巧被认为是我国古代高山建设的典范,人们到这里来进香并不感其小而觉其高大,神圣感油然而生。
出碧霞寺东神门北折沿盘道再上,可见一堵石壁巍然屹立,石壁上石刻遍布,洋洋大观,人称“大观峰”。大观峰西侧,几乎所有的石上也都有古人的手笔,这一带可谓是露天的书法艺术博物馆。
沿大观峰西侧盘道而上,至最高处,那些一路上看似走不完的石阶终于到了尽头,这里就是泰山的极顶——玉皇顶了。
玉皇庙建在极顶上,红墙碧瓦像是给泰山戴上了一顶桂冠。由山门进庙,最先看到的是院中央的“极顶石”。极顶石卧在一圈石栏中,高不盈米,表面粗糙,如果在别处,将是一块最普通不过的石头了。但是在这里,它的旁边有碑恭恭地写着:“泰山极顶1545米”。根据地质学分析,就是它,在3000万年前从海槽中率先拱起,它根植于1万米的地壳深处;就是它,有着数百平方公里的基座,整座大山在托举着它,使它高耸云天,以至玉皇庙中的玉皇大帝简直就成了它的守护神。
朋友们,今天的泰山之行已经结束。希望你们能再度到泰山来。谢谢大家!
3.观看电影《1942》,根据电影情节,选择让你感动的片段,写一篇解说词,字数不少于800字。
4.请完成情景案例中设定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