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背景
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创造出来的。劳动是一切欢乐和美好事物的源泉。高素质的劳动不仅是个体实现生存发展的需求,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求。因此,尊重劳动、热爱劳动、提高劳动技能是助力实现中国梦的主要方式。
曾几何起,部分人竟以不劳而获为荣,认为劳动是一件无奈而痛苦的事情;部分人认为职校生将来的工作是属于生产一线的“蓝领”工作,比起坐办公室的“白领”工作要低人一等;部分在校生对劳动避之不及,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懂得承担家庭成员的责任,在校对值日工作敷衍了事,对实训缺乏热情;部分职校生对工作没有太高要求,视之为养家糊口的无奈之举,感受不到劳动的快乐!
通过“寻找最美劳动者”活动,同学们深入职场,在实践中发现劳动的价值,感受劳动者的魅力,领悟劳动给人们带来的幸福,从而培养劳动致富、技能成才的意识,积极参加劳动,提升劳动的积极性和自豪感。
活动目的
1.理解劳动的价值,懂得劳动对个人价值实现、民族复兴、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2.尊重和欣赏各种形式的劳动,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学习知识、练习技能的积极性,以提供高质量的劳动为荣,形成劳动致富光荣的观念。
3.以榜样为引领,身体力行,从承担家务、做好值日生、参加社区公益劳动开始,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并提升劳动技能,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活动准备
1.全班同学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四个小组,进行小组建设(选举产生正副小组长、确定组名等),下发《“最美劳动者”推荐表》。
2.下发《“我爱劳动”记录表》。
3.与相关企业、学校图书馆、多媒体室先行联系,为学生的调研和后期撰写研究报告做好准备。
活动时长
班级集体活动时间45分钟。
活动过程
活动一 走进职场——寻找最美劳动者
1.各组抽签领取自己的任务清单,根据要求到不同的领域中去寻找最美的劳动者。
第一组:寻找校园中最美丽的劳动者
第二组:寻找社区中最美丽的劳动者
第三组:寻找对口就业企业中最美丽的劳动者
第四组:寻找本校优秀毕业生中最美丽的劳动者
2.各组组员,根据本小组的任务,去寻找最美劳动者,并完成最美劳动者推荐表的填写。
“最美劳动者”推荐表
3.小组内交流,民主决定本小组要推荐的最美劳动者,通过电话、网络或者当面采访等形式,去更深入地了解这位劳动者,并通过文字、相片、录音、录像等多种方式去全方位展现这位劳动者的魅力。
活动二 课堂秀场——夸夸最美劳动者
以小组为单位,以多种方式宣传本小组推荐的最美劳动者。内容为:
1.劳动者最美瞬间:通过摄影镜头,把劳动者的精彩瞬间、震撼场面、感人事迹以照片的形式,呈现给大家,相片要有名称和简短的说明。
2.你的美丽我推荐:通过设计制作最美劳动者推荐网页或PPT,向大家详细展示劳动者的魅力,要求音、图、文并茂,能清晰地展示小组所推荐劳动者的简历、主要事迹和他所创造的价值。
3.在我心中你最美:以“最美劳动者”为主题主题,自拟题目,用所拍摄的相片和制作的网页或PPT为辅助,每组以演讲、自编歌曲、小品表演、相声等形式展示本组所推荐的劳动者,唱响“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主旋律,时间为4~6分钟。
教师小结:凌晨,我们还在睡梦中,环卫工人已经开始清扫着马路,为的是人们能够走在清爽的马路上去上班和上学,环卫工人最美!纺织工人日夜劳动为我们提供了琳琅满目的纺织品和美丽的服饰,纺织工人最美!假日大家都外出旅游,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铁路工人却早早为我们提供优质的服务,让我们舒适愉快地到达旅游景点,铁路工人最美!不管酷暑严寒,晨昏日落,都坚持在田间辛勤劳动,为我们生存提供了所需要的粮食,农民最美!……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固然是最美的劳动者,但千千万万的普通劳动者,同样是中国坚挺的脊梁,他们都是美丽的!
活动三 实践赛场——劳动助力中国梦
1.我爱劳动:在我们的身边,有无数美丽的劳动者在默默地服务着,请大家去观察家庭、学校、社区、职场中的劳动,感受这些劳动带给我们的便利,并发现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填写下面表格,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推荐一名代表进行大组交流。
“我爱劳动”记录表
形成共识后,制定班集体的劳动计划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实施。
2.劳动总动员:每组代表在班集体进行交流,在总结同学们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我们可以在家庭、学校、社区参加的劳动的种类和内容,要求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到力所能及的劳动中去,为助力中国梦采取实际的行动。
活动总结和建议
这个活动是以学生为活动主体,回归生活,让学生通过实际调研、小组交流、大组宣传的方式,去发现、宣传、感悟劳动者的美丽,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并身体力行地投入到力所能及的劳动中去,实现教学做的合一,知情意行的统一。
本活动建议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教师集中动员部署准备阶段。全班集中,进行小组建设,下发相关表格和任务单,做活动说明及动员。第二阶段,小组实践调研准备阶段。利用课余时间或综合活动课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做社会调查,完成项目中所有的调研任务,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并由组长负责进行分工,准备“活动三”中的相片、PPT、网页和推荐节目的排演。第三阶段,班级活动成果交流展示阶段。各组汇报展示和交流本小组调研成果,选出最美劳动者,进行劳动总动员。班主任在实施这一方案时,可以同时实施劳动评价制,当学生完成一项额外劳动可以在品行评价方面进行加星,从而引导学生将劳动方案变成实际的劳动。
活动参考资源
中学生个人生活自理和家务劳动要求
一、个人生活自理要求
1.生活要有规律,按时作息,坚持晨练。
2.学会料理个人生活,**用品摆放整齐,衣物用品摆放有序,收取方便。
3.自己的房间自己布置,使之整洁、健康向上,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书架、书桌、抽屉保持整洁。
4.讲究个人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勤换衣,勤洗澡,勤洗头,勤剪指甲。
5.不依赖父母,上学、放学不要父母接送,能独立乘车、骑车往返,能注意安全。
6.自觉复习功课,独立完成作业。
7.具有一般的购物常识,能在家长的指点下购买学习用品和一般的生活用品。
8.自觉锻炼身体,注意用眼卫生,读写姿势正确。
9.自己清理学习用书和学习用具,保证每天学习需要。
10.自己的衣物、书包自己清洗。
二、家务劳动要求
1.对家长分给的劳动任务,愉快接受,高兴去做。
2.自觉、主动地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应坚持每天完成扫地、洗餐具、给花浇水、倒垃圾等简单的家务劳动,还可承担采购任务和每周一次的清洁大扫除,以及擦自行车、做饭之类的较复杂的家务劳动。
男同学可多承担买煤、买米、换液化气罐之类的重体力劳动,女同学可多承担收拾房间、买菜、洗衣服等细致的轻体力劳动。
3.协助父母清洗全家人的衣物、被褥。
4.掌握劳动技巧,逐步提高劳动能力。
(1)学会切肉、择菜等简单的厨房准备工作。
(2)学会做饭、做菜的技巧,能做简单的饭菜。
(3)学会维修简单的电器。
(4)学会耐心、细致地照顾家中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