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

四、吉田兼好《徒然草》(选录)[1]

字体:16+-

吉田兼好(1283—1350),日本南北朝时期著名歌人,又称兼好法师,精通儒、佛、老庄之学。随笔集《徒然草》的书名,按日语的字义讲,是“无聊赖”的意思。这部随笔集也是由互不连属、长短不一的散文组成。全书共分243段,有杂感、评论、小故事,也有一些属于记录或考证性质的作品,涉及当时社会各阶层的人物。这部作品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日本随笔文学中的佳作。

忧患

有遭逢忧患感到悲伤的人,不必突然发心剃发出家,还不如若存若亡的闭着门别无期待地度日更为适宜。显基中纳言[2]曾云,“愿得无罪而赏谪居之月”。其言至有味。

长生

倘仇野[3]之露没有消时,鸟部山[4]之烟也无起时,人生能够常住不灭,恐世间将更无趣味。人世无常,正是很妙的事罢。

遍观有生,唯人最长生。蜉蝣及夕而死,夏蝉不知春秋。倘若优游度日,则一岁的光阴也就很是长闲了。如不知厌足,虽过千年亦不过一夜的梦罢。在不能常住的世界活到老丑,有什么意思?“寿则多辱。”即使长命,在四十以内死了最为得体。过了这个年纪便将忘记自己的老丑,想在人群中胡混,到了暮年还溺爱子孙,希冀长寿得见他们的繁荣;执着人生,私欲益深,人情物理都不复了解,至可叹息。

自然之美

无论何时,望见明月便令人意快。或云:“无物比月更美。”又一人与之争曰:“露更有味。”其事殊有趣。其实随时随地无有一物不美妙也。

花月无论矣,即风亦足动人。冲岩激行,清溪之流水,其景色亦至佳美。曾见诗云:“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觉得很有兴味。嵇康曾云:“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在远离人居、水草清佳之地,独自逍遥,可谓最大之悦乐。

人生大事

为无益之事而费时日者谓为愚人可,谓为谬人亦可。对于君国应为之事已多,其余暇日无几。人所不得不营求者,一食,二衣,三住居。人生大事不过此三者。不饥,不寒,不为风雨所侵,闲静度日,即为安乐。但人皆不免有病。如为疾病所犯,其苦痛殊不易忍,故医药亦不可忽。三者之上,加药成四。凡不能得此四事者为贫,四事无缺者为富,四事之外更有所营求者为贫。如四事节俭,无论何人当更无不足之虑也。

(周作人 译)

【注释】

[1]选自《外国散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2]显基中纳言(1000—1047):即权中显基中纳言,后一天皇的近臣,后出家,称圆昭。

[3]仇野:位于嵯峨野爱宕山山麓,是埋葬死者的墓地。

[4]鸟部山:位于京都东山鸟部野,为火葬场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