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电影文学作为新兴的文学形式比传统的四大文学形式拥有更多的欣赏者,更广的影响范围,比起单纯的文字形式也有更多的技术因素掺杂在内。作为电影文学欣赏者,其欣赏技巧就会直接关系到欣赏的质量,即从中获得的审美愉悦的程度。因此在这一模块中,我们不仅详细地介绍电影作品的特点和欣赏电影艺术的技巧,还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历程。作为欣赏的样本,在最后选择了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法国和德国等国比较有代表意义的几部影片,分别从经典片和类型片等几个角度进行电影欣赏的示范。在对电影文学作品进行欣赏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其艺术表现力、技术运用的美感,还要认真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性、所渗透的哲学思考,只有全面的欣赏才能获得全面的审美享受。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视听传播工具的电影,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电影作品观众之众多、影响之深广,是任何一种文学艺术样式所无法比拟的。其强大生命力还表现在它们能够迅速吸收许多学科门类最新的研究成果,并给予影响。在文学创作中这种相互渗透的现象就十分明显,诸如散文式电影、诗电影以及电影小说、电影式报告文学等。实际上,电影文化都是综合性极强的文化系统,而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无疑还是文学。只有电影文学创作的繁荣,才能促进电影事业的迅猛发展,而随着影视作品的日渐深入人心,电影文学已赫然于当代文学主要类型之列,成为四大文学类型之外的又一种文学形式。
关于电影文学的界定,理论界至今认识上尚不一致。这主要是因为:第一,电影诞生的历史较短,并且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之中;第二,人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它们的。尽管如此,电影文学是拍摄影片的基础和蓝图,在一般情况下二者是相依共荣的关系,则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电影作品的欣赏者,一般情况下我们所着眼的是成型的作品,包括电影,而不是文字形式的剧本。因此我们谈电影文学作品欣赏,是指以欣赏其语言、情节为主要内容的电影作品欣赏,比起对单纯文字性的剧本或脚本的欣赏,还要借助声音、画面、镜头等多个方面才能完成欣赏过程,因此电影欣赏比单纯的文学欣赏更加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
所谓电影欣赏,就是对已经成为社会精神消费商品的影片的艺术欣赏或审美评价。由于电影观众人数众多、阶层各异,电影欣赏也就成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同样是优秀之作,有的可能雅俗共赏,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有的则在不同文化层次、文化背景的观众中引起迥然不同的反响。这些现象的产生,除了电影艺术自身的因素,还和作为接受者的广大观众的需求和眼光有关。正因为如此,在全社会的范围内提高广大观众的电影文化素养和欣赏水平,对于电影艺术的发展、繁荣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都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