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作品评析

第一节 新闻摄影作品的特性与分类

字体:16+-

一、新闻摄影作品的特性

1.新闻性

新闻价值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个价值取向,是新闻摄影区别于其他摄影形式的本质特性之一。

新闻摄影所报道的对象首先是要有新闻价值的事物。例如很多新闻摄影都会选取重大题材作为报道的对象,如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中国获奖作品有:《电视里的北京奥运》、《走出北川》、《美国大选中的奥巴马》、《博尔特北京奥运200米夺冠》,从名称上可以看出这些都是重大题材。重大题材往往覆盖面广,涉及面大,因此常常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会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所以其新闻价值也就大大突出,报道重大事件的照片的新闻价值也就更大。

新闻性还表现在新闻摄影报道应当最大限度地追求信息含量。新闻摄影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摄影图片本身,第二部分是文字说明。图片本身要能够交代新闻的内容、情节与特征。新闻摄影图片的文字说明则用于交代图片本身无法交代的新闻要素,它和摄影图片相互映衬,增加图片传递的信息量,增强图片传递信息的效果。

例如,下图是第15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母爱》(图9-1-1),图片描述的是一位在车祸中失去父亲同时母亲重伤的婴儿正在吮吸着妈妈的乳汁。与这幅图片所配的文字写道:“2004年2月18日晚,云南省一高速公路发生重大车祸,车祸中身受重伤的母亲在医院接受抢救,还没有从麻醉中完全清醒过来就示意护士把女儿抱到床前,哭个不停的孩子趴在妈妈胸前再也不哭了……”文字说明用一句话,不仅说明了“车祸”的新闻事实,而且通过与画面一致的详细描述,表现了人世间最伟大、最神圣的爱,提升了新闻摄影报道的主题,感动了读者。

图9-1-1

2.瞬间性

新闻摄影被称为是“典型性瞬间”。瞬间,指的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极其短促的一瞬间或一刹那状态。意思是新闻摄影是从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抽取出来的一个能充分反映其新闻内涵的典型性瞬间图像。法国一位纪实摄影大师布勒曾经说过:“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事件里,都有一个决定性时刻,这个时候来临,环境中的诸因素会排列成最具意义的几何形态,这个形态也最能显示这桩事件的完整面貌。有时候,这种形态瞬间即逝。因此,当正在进行的事件中所有因素都是平衡状态时,摄影家必须抓住这一时刻。”可见,新闻摄影师对新闻事件的瞬间表达。人们可以透过它们看到事物的全貌和发展以及演化的过程,从瞬间性之中感受到事物发展的连续性、情节性。

例如,下图是2008年5月10日,中国选手刘翔在国际田联大阪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决赛中以13秒19的成绩获得冠军,他紧握右拳向人们展示他的胜利的新闻图片(图9-1-2)。照片选取的就是刘翔在获得冠军那一刹那的经典瞬间表情。

图9-1-2

图9-1-3抓取的是欧锦赛中,荷兰队球员斯奈德在欧锦赛中错失进球机会后神情懊恼的瞬间,揭示了球员难以平静的状态,深刻反映了被拍摄对象的内在情绪,意味深长。

荷兰队球员斯奈德在欧锦赛中错失进球机会后神情懊恼

图9-1-3

3.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同样也是新闻摄影的生命。新闻摄影作品表现的都应该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事件、空间和现场,这就决定了摄影和绘画的根本不同。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事实真实;二是总体真实。

事实真实——新闻摄影必须坚持时间、空间和对象三位一体的真实原则,拍摄记录的是存在于同一时空中的新闻对象。新闻照片之所以能尤为历史文献、现场见证和科学研究的依据,正是因为它是事实真实的纪实,具有历史价值和文献记录意义。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也使新闻照片在大众媒体上完成新闻信息传播后,还能反复多次使用在其他地方。

新闻照片具有真实可信性,其直观表现形式比文字更易取得读者信任,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先进技术的利用都不应该影响新闻图片的真实性,任何新闻改革也不能违背这个原则。

总体真实——新闻摄影记者不能仅仅满足于捕捉记录呈现在眼前的典型瞬间,还要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从个别事实和现象看,情况属实,但却不符合事物的全貌和本质,从总体上看,不符合事物的主流和本来面目。

总体事实是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事物宏观的评估和判断,把握总体真实需要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细致的采访。阶段性报道推出后,有职业道德要求和社会责任感的摄影记者和编辑,为了维护社会和群众的利益,对社会和历史负责,还要在进一步的深入采访中形成对新闻事件的总体认识和判断,并对报道内容进行再次鉴别和选择。做到总体真实,是媒体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体现。

真实性对于新闻摄影来说非常重要,新闻摄影工作必须受到现场规律的严格限制,不能违背新闻的真实性。但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电脑上使用Photoshop等图片美化软件,就能进行图片的合成,由此出现的虚假新闻摄影的例子并不少见。

如图9-1-4是曾经风靡一时的“华南虎”事件的导火索。在沸沸扬扬的两年间,中国摄影家协会数码影像鉴定中心邀请数码、动物学、植物学等各路专家,就40张华南虎照片的真实性在北京举行鉴定会,最终认定照片中的华南虎影像是不真实的。而照片的拍摄者周正龙也因诈骗罪被逮捕。

图9-1-4 陕西省农民,周正龙摄

图9-1-5名为《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在获得《影响2006·CCTV图片新闻年度评选》专业组铜奖后遭到广大网友的质疑,调查认定其为电脑合成处理的虚假照片。刘为强因此被取消铜奖资格,颁发的证书及奖杯被收回。

图9-1-5 《青藏铁路为野生动物开辟生命通道》,刘为强摄

图9-1-6这幅获奖作品《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也是经网友质疑后,引发网络及现实的大讨论,最终在舆论的压力下,为维护新闻摄影的真实性,组委会对照片及拍摄者作出了相应的调查,证实照片存在造假成分,并处以取消作品获奖资格,而拍摄者也因违背最起码的职业操守被所在报社解聘。

图9-1-6 2005年首届华赛自然与环保类新闻单幅金奖作品《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张亮摄

许多新闻摄影评奖活动把真实性作为评判的标准之一。在2007年,新华社中国图片总汇、人民图片网、中国新闻图片网、五洲传播图片库及东方IC图片中心联合发出《五大图片网站抵制虚假图片联合公告》,其中明确规定:“不允许摄影师对拍摄的原始数码图像文件的数据做任何修改。决不允许在照片上随意增加影像或删除局部影像,甚至改变画面内容(剪裁画面中无关分部分除外)。”而违背这个标准的,一般被判定为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