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三、构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目的和意义[9]

字体:16+-

“幼儿园之父”福禄倍尔曾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启发母亲——人类的教育者。”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关系学前儿童健康成长,是亿万家庭的最大希望,是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工程。推动世界发展终究要靠儿童,帮助儿童的最佳途径是帮助父母,成功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的教育及自我教育。我国有一亿多学前儿童,生活在众的家庭中,规模可谓世界之最,家庭教育也备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家庭教育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发展和家庭的幸福,也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四二一综合征”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思考:在新的形势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如何科学实施?怎样做才能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值得欣慰的是,在我国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倡导下,一个为健全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提供社会支持系统的指导思想已逐渐形成。

(一)学前儿童的健康成长迫切需要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开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物质文化条件明显改善。伴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和生育数量下降,越来越多的家长日益关注子女的教育,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许多家教书籍畅销,家教市场日益活跃,家长强烈渴望得到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迫切希望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质量。据2008《全国未成年人家庭教育状况抽样调查报告》显示,广大家长高度重视家庭教育,注重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家长普遍希望政府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体系,规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发展,开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产品,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家庭教育已成为我国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和满足民生重大需求的一个薄弱环节。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必将为满足家长育儿需求、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将有助于处境不利儿童的健康发展。

(二)培养未来人才的战略需要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儿童工作,始终把儿童的教育及培养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阶段,党中央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同为国民教育的三大支柱,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决定着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成效,对于促进儿童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提升国民素质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安·谢·马卡连柯所言:“现今的父母教育子女,就是缔造我国未来的历史,因而也是缔造世界的历史。”因此,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有利于规范和引导家庭教育,有利于形成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的社会和物质条件。

(三)学前儿童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求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是具有终身影响的教育,是现代教育中最需要关注、扶持、研究、发展的新的专门教育领域。美国早在1993年就将家庭教育列入十大国家发展战略,日本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各级政府、社会和个人对支持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和国际趋势。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被纳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政策之中,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国的家庭教育工作网络,家庭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家庭教育领域中面临着许多不容忽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家庭教育市场混乱,家庭教育指导者身份庞杂,一些监护人缺乏家庭教育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态度上溺爱放任与控制限制并存。家长重智育轻德育、重生理轻心理、重外显轻内省、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相当普遍。流动留守儿童和离异家庭大量增加,家庭教育缺失严重。这些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是家庭教育缺乏相应的职、责、权保障,导致推进乏力、力不从心,难以满足家庭和社会对家庭教育事业发展的巨大需求。因此,迫切需要从夯实基础性保障入手,着力推动解决机制、政策、资源等制约家庭教育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性难题,助推家庭教育事业在新形势下实现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