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一、对超常儿童的理解

字体:16+-

对超常儿童的称呼有多种,有的称其为智能超常儿童,有的称其为天才儿童,有的称其为早慧儿童,还有的称其为资赋优异儿童等,哪一种称谓更适合、更科学呢?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相关研究指出,“天才儿童”的称呼不合适,现已逐步淡出学术研究界,原因有二:一是他们认为,“天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似乎在教育意义上显得不那么重要,而且这种称谓有抹杀后天环境影响和后天教育的嫌疑;二是“天才”常常含有“超能力”的意味,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以为这些儿童都具有“超能力”。

“智能超常儿童”一词表达不够全面,因为有些发展超出一般同龄儿童发展的儿童不一定都表现在智能方面,还有其他方面的特殊表现。

“早慧儿童”似乎只是说明这些儿童是早期聪慧的儿童,那么他们长大后就不聪慧了吗?

“资赋优异儿童”更强调的是先天遗传的作用,如果真如此的话,他们需要后天的教育吗?

综上分析,我们认为,用“超常儿童”一词相对来说比较合适,所以现在我国在研究这类儿童时,基本上都使用“超常儿童”这一概念。

所谓超常儿童,是指那些在智能方面明显超出同年龄一般常态儿童的平均发展水平或者是具有某方面特殊才能的儿童。也就是说,“超常儿童”主要指两部分儿童:一部分是指那些在智能发展上明显地超出同年龄一般常态儿童的平均发展水平的儿童;另一部分则是指那些在某方面具有特殊才能的儿童,这些特殊才能是同年龄儿童不具备或者发展明显不如他们的。

他们有的很小就能够进行阅读和写作;有的心算能力奇强,数学才能很早就有所显露;有的擅长绘画、音乐、书法或者诗歌等。我国历史上称这类儿童为“神童”,意思是说,这些儿童是老天、是神赐予的。我国古代被称为“神童”的,如唐代文学家王勃,他6岁即善言辞,13岁就著出《滕王阁序》;大诗人白居易五六岁就能够识声韵,10岁时已诗才出众。在外国,这样的儿童也不少,他们曾被称为“天才儿童”,如德国数学家C.F.高斯,他3岁会计算,9岁会等差级数求和公式;美国控制论创始人N.维纳,3岁能读写,14岁大学毕业。

总的来说,超常儿童之所以“超常”,主要在于他们的智能超出常态儿童的平均发展水平。比如,一般情况下,三四岁的幼儿,其语言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口语发展上,此时正是幼儿口语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因而,一般常态儿童在这个年龄段语言的发展表现为词汇的迅速增加,基本上能够掌握本民族的发音。然而,处于此年龄段的超常儿童,超出同龄常态儿童平均发展水平的突出表现是,不仅口语表达比较流畅,同时还能认读许多文字,能够进行独立的阅读活动,有的甚至能够出口成诗,有的还能够写文章,初步掌握了书面语言。再如,从发展心理学角度看,学前儿童在正常情况下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到学前末期,其抽象逻辑思维才刚刚开始萌芽;整个小学阶段,是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并存的时期,到小学末期,具体形象思维不再占主导地位;到了初中、高中阶段,抽象逻辑思维才有了较明显的发展,开始占主导地位。因而在学前阶段,幼儿园教育不要求幼儿学习数学的计算,只要求幼儿能够关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数、形,这是因为幼儿的思维发展水平还不能准确地解数学计算题。但这个年龄段的超常儿童却不同,他们可能会自如地解出小学甚至中学的数学题,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比较抽象的概念,并且不费力地解答较为复杂的混合运算。比如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武汉有一个超常儿童,在4岁半的时候能够借助英汉辞典阅读英文的科普读物,会解答一些初中一、二年级的数学题。同时,这样的儿童对各种问题的理解能力非常强,反应灵敏。

另外,一部分超常儿童还表现出在某方面的特殊才能,主要表现在超强的心算能力及音乐、美术、写作等方面的突出能力。如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在6岁的时候就担任了音乐会的主角。20世纪80年代,我国某市的一位小姑娘在6岁时绘画水平已经相当高超,获得了业内专家的称赞。

对于超常儿童的界定,各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看法不尽相同。早期的界定,是根据斯比量表所显示的智商作为评量标准来操作的,一般相信这些儿童认知发展的速度较普通儿童迅速,故其智商也超出一般儿童。如霍林沃思(Hollingworth)就认为,超常儿童即指智慧、道德、生理各方面均属优异,且在若干特殊才能方面(如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也有特长者。而美国教育当局于1972年向国会提出了一项报告,认为超常儿童在以下方面只需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优异表现:①普通智力;②特殊学术倾向;③创造性或生产性思考能力;④领导能力;⑤视觉或表演艺术的能力;⑥心理动作能力。总之,观点很多,界定的方法也很多,我们将在下面进行较详细的讨论。

相关资料

英国一两岁女童智商赶上爱因斯坦

我国某直辖市晚报2007年6月23日报道,“英国一两岁女童的智商赶上爱因斯坦”。报道称,英国女孩格鲁吉娅·布朗虽然只有两岁,但她的智商竟高达152,是全英国最聪明的女孩。格鲁吉娅现在已经上了幼儿园,父母很早就发现她聪明过人,学习能力超强。她5个月大时就会爬行,9个月时已经能走路。14个月时,她居然能开始为自己穿衣打扮,她不仅能自己穿鞋子,而且能正确区分左、右脚。母亲露丝说:“她说话也非常早,18个月时就能与人正常交谈。”

格鲁吉娅如此聪明,令母亲露丝开始担心未来如何对格鲁吉娅进行教育。她与英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琼恩·弗里曼教授联系,并征求其建议。随后,弗里曼教授对格鲁吉娅进行了智力等级测试,以便确定格鲁吉娅的智商,令父母目瞪口呆的是,最终IQ测试结果显示,格鲁吉娅的智商竟然高达152,而全世界60亿人中,只有0.2%的天才能达到这一智力水平。格鲁吉娅的智力水平已相当于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据悉,霍金的智商在140以上,爱因斯坦的智商在160左右。

资料来源:http://tech.qq.com,2009-05-04

相关资料

两龄童懂英语识地图

《生活报》2007年7月9日报道,“两龄童懂英语识地图”。报道说,当同龄人还要依靠掰着手指数数时,一名刚过两岁生日的河南小女孩朵朵却能记住800多个英语单词,能说出近100个国家地区及首都的名称,还能背诵乘法口诀、唐诗,其记忆力令人惊讶不已。“My name is Niuniu”,7日上午,一见面,杨朵朵首先用英语作自我介绍,妞妞是她的小名。随后她一口气背出12个月份的英文单词,“一月January、二月February……”,虽然稚嫩的童声听起来发音还不是十分标准,但还是让人感觉有点儿惊讶。随口说了几个汉语单词,朵朵都能用英文答上来。朵朵的母亲李女士说,朵朵看到邻居家孩子的学英语光碟内容很有趣,看了4张碟,记住800多个英语单词。“你知道‘订书机’的英语单词是什么吗?”李女士问,一旁朵朵做出回答:“stapler。”

朵朵看见6岁的哥哥玩地图拼图游戏,也闹着要玩。朵朵玩起来比哥哥快多了。李女士看朵朵对地名感兴趣,就找来地图教朵朵识认。“甘肃放这儿,内蒙古放那儿……”朵朵专心致志玩着拼图游戏,很快就拼出一幅完整的中国地图。“朵朵,告诉叔叔,阿根廷的首都是哪儿?”“布宜诺斯艾利斯。”李女士说,她发现朵朵的记忆力很强,就把世界各国及首都的名称抄下来,读给朵朵听。朵朵目前已经记住近百个国家地区及首都的名称。

资料来源:潘默,常亮.大河网,2007-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