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是幼儿自由发现和探索的场所,在与科学相关的不同区域,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材料、活动方式,按自己的兴趣、根据学习特点与进程进行科学探究和科学游戏。学前儿童科学活动发生比较多的区域是专门的科学发现区、自然角与种植园、其他相关区域(如美工区、沙水区)等。
1.活动区的活动的独特价值
活动区的活动与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相比较,其独特价值在于:
(1)幼儿自主发起、自主进行
区域活动主要是幼儿自己的活动,自己的游戏,不像某些活动那样明显地感到教育教学的因素,更不像主题活动和学科活动那样是教师设计和组织的。[7]
活动区的活动也被称为自选活动。它是幼儿自主发起的、自由选择的活动,因此,幼儿无须调动就有着“原始”的兴趣,他们的活动和学习会更加积极主动。
(2)能满足不同幼儿的兴趣、需要和水平
区域活动是满足幼儿不同兴趣需要的理想场所。在区域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的区域、不同的材料和操作方式。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程。
(3)幼儿的交往更加活跃
区域活动多为小组活动,因此幼儿有更多的机会与同伴自由交往,这为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幼儿在自由交往中发展语言和交往策略与技能。
(4)幼儿的操作机会更多
幼儿阶段的年龄特点注定了他们更多地通过操作来学习。而“活动区的教育价值主要是附着在区内的操作材料、情境及相应的活动中的,材料、情境和活动中承载着教育功能,幼儿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而获得多种直接经验”[8]。可以说,活动区的材料和活动形式非常符合幼儿阶段的学习特点,通过操作材料,幼儿更容易获得内化的知识经验。
2.幼儿在活动区活动时教师的指导策略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主选择和进行的活动,“但是,区域活动也并非是教师完全不加影响、不加控制的‘绝对’自由天地,只不过,这种影响和控制比较间接、比较隐蔽,是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尤其是活动材料的投放而实现的。”[9]当然,教师的指导还包括情境的引发、问题与任务的挑战等多种方式。
(1)提供适宜的材料
任何活动区都需要投放有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材料,以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学习。在幼儿搭建汽车城时,需要与汽车城相关的材料支持,而在幼儿的搭建需求发展为搭建城市时,就要增加与城市建筑和设施相关的材料。
(2)提出挑战性的问题与任务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水平,不断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和任务,能够激发和引导幼儿的学习不断走向深入。如有孔的桥、高高的桥、结实的桥……这样的任务引导着幼儿从简单低级的桥式结构向着更加复杂高级的桥式结构发展,建构技能不断发展和复杂化,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日益复杂化,由简单模型向复杂模型逐渐发展。而“从汽车城到整个城市”的发展,则体现了模型与模型之间相互联系的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儿童之间的合作逐渐形成和发展。
(3)适宜的介入和引导
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更多的时间是让幼儿自主活动和游戏,在必要时教师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介入,巧妙地引导和促进幼儿的发展。一般来说,在幼儿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和困难时,才需要教师的介入和引导。但引导的方式最好是间接的、隐蔽的。如以某一角色的身份介入,通过询问、建议等方式对幼儿进行指导。
(4)丰富相应的生活经验
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是开展区域活动的重要基础。积累和充实相关的生活经验,能够使幼儿的活动更加深入和富有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