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第2版)

四、消毒制度

字体:16+-

儿童的身体比较娇嫩,抵抗疾病的能力较弱,一旦接触病原体就容易得病。消毒就是除去或消灭机体以外各种物体上的病原体(细菌、病毒),以达到减少或消灭感染和交叉感染的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对预防传染病是非常重要的。

(一)物理消毒法

利用物理因素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天然消毒法

天然消毒法是利用自然条件进行消毒的方法,通风换气能排除部分或全部的病原体,但不能有效地杀灭病原体。日晒法则是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病原体。在阳光下暴晒3~6小时,可杀死附着在衣服、被褥等物品表面的病原体;在直射阳光下能很快将流感、百日咳、流脑、麻疹等病原体杀死。

2.煮沸法

把被消毒的物品全部浸入水中,加热煮沸。一般致病菌在煮沸1~2分钟后即可被杀死;甲型或乙型肝炎病毒和一些细菌,则需要煮沸30分钟才能杀死。此种方法既简便又可靠。

(二)化学消毒法

用化学药品配制成消毒剂,喷洒或浸泡用具,以杀灭病原体。

常用的消毒剂有以下几种。

1.煤酚皂溶液(来苏水)

为带有酚臭味的红褐色油状**,呈强碱性。可用3%~5%浓度的来苏水,浸泡用具。

2.漂白粉

干粉可用于尿及稀便的消毒;0.2%~1%的漂白粉澄清液可用于用具、家具、便盆的消毒。澄清液的配制方法:取漂白粉200克,放入桶中,先加少量水调成糊状,然后再加水(共1 000毫升),搅匀,即得20%的漂白粉原液。用时再稀释至一定的浓度。漂白粉溶液要避光、避热保存,有效期为4天。漂白粉不能用于对有色织物或金属物品的消毒。

3.石灰

肠道传染病人粪便可用10%~20%的石灰乳剂消毒。1份粪便加2份石灰乳,消毒4小时,即可杀灭病菌。

4.过氧乙酸

0.1%的过氧乙酸可用于玩具、饭桌等的定期消毒;发生菌痢时,则用0.2%的过氧乙酸揩抹消毒;发生肝炎时,应用0.5%的过氧乙酸消毒。过氧乙酸溶液的配置:将市场出售的20%的过氧乙酸作为100%计算,配制0.1%的过氧乙酸,取药一份,加水999份混合制成,其他浓度依此类推。过氧乙酸溶液应避光、避热保存。

(三)幼儿园的消毒

1.生活用品的消毒

(1)餐具消毒。

儿童用过的餐具要及时清洗,每日煮沸消毒一次,5~10分钟。当发生菌痢或肝炎时,煮沸时间需加长。煮毕取出后,要注意保洁。有条件的幼儿园,也可用消毒碗柜、微波炉等对餐具进行消毒。

(2)饭桌和抹布消毒。

饭桌使用前后,用洗涤灵水擦一遍,再用清水洗净。抹布每次用后要洗涤,并用开水烫。需要时也可定期用微波炉消毒。当发生传染性疾病时,用餐前应用消毒液(如过氧乙酸等)揩抹。

(3)被褥和床单消毒。

儿童的被褥和床单可供休息之用。天然的棉絮是有机物,是细菌的可口美食,再加上留下的汗水或皮屑做“配菜”,可谓营养丰富,供养了细菌和螨虫等微生物,因而儿童的被褥和床单要定期洗晒消毒。发生传染病时可煮沸或用一定浓度的消毒剂消毒。发生肝炎时,可用0.5%的过氧乙酸浸泡两小时。

(4)厕所和便盆。

厕所要每天打扫干净,每周用消毒水消毒一次。便盆每日刷洗干净后,用漂白粉或过氧乙酸溶液浸泡消毒。

2.文化用品的消毒

(1)玩具消毒。

玩具是儿童开展游戏不可缺少的用具,大部分时间都伴随着儿童,所以,保持干净极为重要,尤其是年龄小的儿童常爱把玩具放到嘴里,这就更需要经常消毒。可根据不同性质的玩具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消毒,如阳光下暴晒或用消毒液浸泡等。

资料链接

警惕玩具对孩子健康的影响

现代的孩子都是幸福的,每个人都有许多玩具,可玩具玩的时间长了便会沾染病菌。据有关方面调查:玩具被儿童玩耍24小时后,塑料玩具表面平均每平方米有35个菌落,木制玩具为59个,皮毛玩具为21 500个。而每个菌落细菌数可达上万,其中包括痢疾杆菌、伤寒杆菌、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传染病的病原体。

长毛玩具最容易隐藏病菌,同时也容易引发儿童皮肤过敏、哮喘和一些呼吸道疾病,如肺炎等。有些毛绒玩具没有外包装,直接**在外,前来挑选的顾客这个摸一摸,那个也摸一摸,这样很容易把病菌遗留在玩具表面。

(2)图书消毒。

图书消毒最好的办法是放在阳光下翻晒,一次需要4~6小时。

3.其他

(1)空气消毒。

儿童的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尤其是在冬春季。传染病发生后,要用漂白粉澄清液或过氧乙酸喷雾消毒,有时也可用食醋熏蒸。喷雾消毒时,最好在室内没人的情况下,因为它的强烈气味会刺激人的呼吸道黏膜,使人产生咳嗽等不适反应。

(2)呕吐物或排泄物消毒。

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要消毒后倒掉,以免污染环境。菌痢病人的粪便要用相当于粪便量1/20的漂白粉拌匀,消毒2小时。肝炎病人的粪便要用相当于粪便量1/5的漂白粉拌匀,消毒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