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各室配置的卫生原则
幼儿园每个班级应有一套单独使用的房间,组成独立的单元,主要包括活动室、卧室、盥洗室、厕所、储藏室等。每个班级用房的配置一般应以活动室为主,单元内部各个室分别与之相互连接,活动室与卧室均应与盥洗室、厕所相通。每个班的单元房间都应有其通往院内的出入口。这样,必要时可将班级隔离,有效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注意用电安全。电线应用暗线,不宜用暴露在外的明线。电器固定设备装置高度应在1.70米以上,应有带接地孔。
室内墙角及各种用具如窗台、暖气罩、窗口竖边等应避免棱角,必须做成小圆角;1.30米以下的墙面应采用光滑且易清洁的材料,不应粗糙。
门以开放式为佳,宽度为1.2~1.5米,门把高达1.2米,儿童经常出入的门应在距地面0.7米处加设儿童专用把手。在距地0.60~1.2米高度内,不应装易碎玻璃,不应设置门槛和弹簧门,不应装落地玻璃门,以避免外伤。
(二)幼儿园各室的卫生要求
1.活动室
活动室是儿童生活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活动室应每班一间,使用面积90平方米,如果活动室与卧式分设,活动室的使用面积不宜小于54平方米。
活动室的窗应向南,不应向北或向西,最好是双面采光。窗高(内地面至窗上缘高)不低于2.8米。为使儿童能在室内向外远眺,窗台距地面的高度应为50~60厘米。楼层无室外阳台时,应设护栏,距地面1.30米内不应设平开窗。活动室净高不低于3.3米。地面应铺木地板,保温、防潮,便于打扫,且防止儿童摔伤。室内噪声声级不应大于50分贝。
2.卧室
寄宿制幼儿园或有条件的全日制幼儿园应设专门的儿童卧室。
为了避免儿童卧床的紧密接触,减少飞沫感染的机会,方便保教人员和儿童在床间行走,床头的间距应为0.5米,两行床的间距应为0.9米。每个儿童应有单独的床及**用品。
卧室墙面宜用淡色,应有质地较厚的深色窗帘。地面宜铺木地板,室内注意防潮,经常开窗通风。被褥应经常清洗、暴晒。
3.卫生间
每班一间,使用面积为15平方米,人均0.5平方米。内设大小便槽、盥洗池和淋浴池。厕所和盥洗池应分间或分隔,并且应通风。
表10-3 儿童生活用房最低净高
卫生间内不设台阶,贴墙砖与铺地砖,便于清洗。沟槽式或坐便式大便器,都应有1.2米高的架空隔板,并设儿童扶手;每个厕位的平面尺寸为0.80米×0.70米,沟槽式的槽宽为0.16~0.18米,坐式便器高度为0.25~0.30米。
盥洗室应位于厕所与活动室或卧室之间。应有1个盥洗台,高度为0.50~0.55米,宽度为0.40~0.45米,水龙头6~8个,水龙头的间距为0.35~0.40米。
设茶杯箱和毛巾架,每条毛巾间距应在10厘米以上。
全托应有淋浴设备,设更衣准备室,热水洗浴设施宜集中设置,集中浴室的使用面积一般为20~40平方米。
4.厨房
厨房是食品加工的主要场所,为避免油烟、气味和噪声,不应设置在主建筑内,与生活用房分开单独设置,但又不宜过远。应有走廊与主建筑相通,便于雨雪天气送饭。
厨房内应有各种必备的烹调设备,洗切食物、储存生熟食物和洗刷食具的设备,应有纱门纱窗,有防蝇、防鼠、防蟑螂和防尘的卫生设备。
5.保健室和隔离室
幼儿园应设保健室一间,其使用面积按幼儿园规模大小,一般为14~18平方米。通风良好,墙面为白色,便于观察儿童,有流动水。保健室应有如下设备:常规医疗用品,包括常规的医疗器械,如镊子、剪刀、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手电筒、压舌板、纱布、棉球、棉签、软皮尺等;常用药品,各类外用药、急救药以及常用的西药、中成药;消毒设备,高压消毒锅、紫外线灯、常用消毒液、测试纸、量杯;体检设备体重计、对数视力表和灯箱、身高计、坐高计。
幼儿园应设隔离室,使用面积一般为10~16平方米,内设隔离床1~3张,有专用的**用品、盥洗用具和独立的厕所以及玩具、食具等,以供隔离传染病患儿及临时观察治疗病儿所用。隔离室的出入口要远离活动室。
保健室和隔离室宜相邻设置,与儿童生活用房有适当距离,不在各班必经途中。
资料链接
幼儿园活动区域
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独特的特点,其活动环境也必须是专门为幼儿创设的、符合其发展水平和需要的环境。在幼儿园的活动室内,幼儿的活动空间通常被划成若干个活动区域,这些活动区域从不同的角度明确划分,并围绕特定的主题来设计空间布局、提供特定的材料,以便幼儿开展不同的活动。这些空间的划分与创设应当可以支持幼儿的学习,鼓励幼儿去探索、去实践,促使幼儿与周围环境互动,充分发挥内在潜能,促进每个幼儿能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幼儿需要有便于他们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学习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人们常说的活动区域。活动区域,也称为兴趣角或活动区角,是在活动室内或室外设置的、供幼儿主动活动的场所,它是根据幼儿的不同兴趣、能力和需要,提供的适合幼儿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若干具有良好规划和多样性特点的学习环境。在这些场所中,应根据每个区域不同的活动类型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包括设计独特的空间布局,投放相关的设施和材料。活动区域的设置使幼儿有选择的机会,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活动区域,在区域中选择独特的材料,系统地进行个体的或集体的操作和活动,从而获得发展。
目前我国各幼儿园的活动区分室内活动区和室外活动区两种。室内活动区有的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规定的五大领域划分,分为健康区域、语言区域、社会区域、科学区域、艺术区域;有的则按主题划分,如图书区、娃娃家、理发区、自然角、汽车区、积木区、餐厅等。室外活动区分为体育活动区、种植与饲养活动区两类。条件好的幼儿园还开辟了绘画手工室、科学发现室、棋类活动室、烹饪室、蒙氏工作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