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是指对出生4~6个月的婴儿采用纯母乳的喂养。母乳喂养是我国的传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母乳喂养率一度有较大程度的下降。在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卫生部的努力下,母乳喂养率有所回升。
(一)人乳分泌机理
人乳分泌的过程是泌乳激素和泌乳反射共同作用的结果。婴儿吸吮**时,刺激了**的神经末梢,并将此信息传递到垂体前叶,促使催产素的分泌,并经血液输送至**,使其泌乳。从刺激**到乳汁分泌的过程称为泌乳反射或催乳反射;同时,此信息也传递到垂体后叶,产生催产素,并经血液输送到**,促使围绕在腺泡及乳小管周围的肌肉细胞收缩,将乳汁挤到乳管及乳窦,出现喷乳现象,这个过程称为喷乳反射或缩宫素反射。如果此反射停止,婴儿就得不到足够的乳汁。
(二)母乳的成分
人乳的成分因产后时间不同而变化,同一次哺乳中的不同时间也有较大差异。
从分娩当日到产后第4~5天的乳汁为初乳,5~10天为过渡乳,10天以后为成熟乳。初乳量少、浓度高,质地略稠而带黄色,含脂肪较少,蛋白质较多,其中含量较多的是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乳铁蛋白。初乳中还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E和锌。人乳成分中有β-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能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初乳还有一定的导泄作用,促使胎粪的排出,减轻新生儿黄疸。过渡乳含脂肪最高,蛋白质与矿物质较初乳少。成熟乳中蛋白质含量更低。
每次分泌的乳汁成分由于出乳的先后也有所不同。最初的乳汁,脂肪低而蛋白质高;以后挤出的乳汁就是脂肪越来越高,蛋白质越来越低,最后的乳汁颜色逐渐变白,脂肪含量是最初乳汁的2~3倍。因此,每次哺乳时,应让婴儿既吃到前奶,又吃到后奶。
(三)母乳喂养的方法
1.尽早开奶
婴儿开奶时间越早越好,正常分娩的健康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即可开奶。尽早开奶可以通过吸吮反射性地促进母亲分泌催乳素,使乳汁迅速增多,使乳汁分泌有良好的开端,又能使婴儿吸到更多的初乳,获得更多的免疫物质。
2.按需哺乳
产后早期泌乳量往往很小,频繁吸吮会让母乳的分泌量增多,尤其是新生儿期更应按需哺乳,一般每日需8~10次。
随着婴儿年龄的增大,哺乳时间可逐渐延长,可以规定哺乳的间隔时间,定时哺乳。每次哺乳左右两侧**要轮流,一侧**吸空后再换另一侧。每次哺乳时间为15~20分钟,不宜太长或太短。
3.哺乳姿势正确
哺乳前,先用温开水浸湿清洁的软布洗净**。哺乳时,将哺乳同侧的脚抬高,抱婴儿斜坐位,脸向母亲,头、肩枕于哺乳侧的上臂肘弯处,用另一只手的手掌托住**,将**放入婴儿口中,保证婴儿吸吮时把大部分乳晕含在口中,使乳汁排出,同时有效刺激**上的神经末梢,促使泌乳和喷乳反射。哺乳完毕可将婴儿抱起,轻拍背部以排空胃内空气,防止溢奶。
(四)母乳喂养的优点
1.营养全面
母乳中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婴儿所需的几乎全部营养成分,对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具有独特的生理作用。如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花生四烯酸和亚油酸,是牛乳中的4倍,有利于婴儿脑组织的生长发育。
人乳不仅营养成分全面,而且符合婴儿消化吸收的特点。母乳中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适宜,易于消化吸收。母乳蛋白质中乳白蛋白与酪蛋白之比为4∶1,而牛乳乳蛋白与酪蛋白之比是1∶4,加上人乳脂肪的脂肪球较牛乳小,所含乳糖量较为合适,故人乳较牛乳更利于婴儿消化吸收。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也易于消化吸收。
2.免疫物质丰富
母乳中富含免疫物质,可增强婴儿的抗感染能力。初乳中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和乳铁蛋白含量较多,可抵御感染和过敏源的侵入,增强新生儿对疾病的抵抗力。母乳中的溶菌酶和巨噬细胞能有效抵制病菌和病毒,有利于婴儿的肠道健康。
3.增进母婴感情
哺乳时,婴儿与母亲肌肤相贴,通过拥抱、抚摸和目光交流使母婴之间建立亲密的感情,同时也有利于婴儿的智力发展。
4.有助于母体复原
催产素能促使母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有利于排出恶露,促进子宫复原。母乳喂养还可以使母亲减少乳腺癌及卵巢肿瘤发生的可能性。
母乳喂养还具有经济、方便、安全、卫生等优点。
资料链接
如何知道婴儿是否得到了充足的奶量
方法一:称体重。这个方法不是很精确,但比较实用。即在喂奶前先称体重,喂奶后再称一次体重,用喂奶前后的体重差额计算出母乳量。注意婴儿的衣服和尿布不要更换,因更换可能会导致称量结果不准确;而且必须连续24小时进行,因为婴儿每次进食量可能不同。该方法在家庭中进行最理想。
湿试验法:婴儿在不进食其他水分的情况下,每天小便6次以上,尿液呈无色或浅黄色,清亮,显示母乳足量。
定期测量婴儿体重:这是观察母乳量是否充足的最佳指标。在最初1~2个月的健康婴儿每周增重少于125克,可能显示母乳量不足。
还可观察婴儿的一般情况,每次哺乳前母亲有奶胀的感觉,婴儿开始吸吮后,母亲**有紧缩感。哺乳开始后能听到婴儿吞咽的声音,母亲膨胀的**随之变得松软,婴儿在吃完奶后有满足的表情,显示母乳量充足。如果婴儿吸奶时很费力,吸吮的同时吞咽次数较少,不久就不愿再吸而睡着,入睡不到1~2小时又醒来哭吵,有时猛吸一阵就把**吐出来哭闹,这是母奶分泌量不足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