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言专题谈话活动的含义及特点
所谓语言专题谈话活动,是指定期围绕某个活动话题展开的语言活动。语言专题谈话活动是语言教育的重要形式。语言专题谈话活动除了有一个有趣的中心话题和宽松自由的谈话氛围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一)相对固定的活动时间
无论是哪个年龄班开展的语言专题谈话活动,一般都具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周期,不管间隔的时间有多长,教育活动计划中都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安排,并以常规活动的形式有规律地进行。
(二)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
各年龄阶段的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阶段的幼儿,也会因其生活背景、兴趣爱好、交往特点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教师有针对性地对不同阶段幼儿的语言活动因势利导,使其规范化、目的化,持久进行下去,就形成了多种样式的语言专题谈话活动。专题性的语言活动不再是一个偶然的、随机的语言行为,它已成为教师有目的、有组织、灵活进行语言教育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丰富幼儿一日活动的内容,而且还为幼儿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语言学习的空间。
二、语言专题谈话活动的形式
幼儿日常生活中语言专题谈话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有如下六种形式。
(一)周末评议
在每个周末相对固定的时间里,教师可引导幼儿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沟通和交流,评一评、议一议相关的内容。活动允许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也可以在幼儿之间开展,让幼儿在自在的、宽松的对话交流氛围中发展他们的对话语言。这个活动可以在幼儿园各个年龄班进行。
1.活动内容
(1)夸一夸
周末评议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夸一夸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夸一夸别人的优点。这种活动不仅能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促进幼儿良好的社会性情感的发展。
(2)议一议
在周末,幼儿还可以对自己一周以来的日常生活、学习、游戏等方面进行评议。为了使活动相对集中,教师可从本班的周(月)目标中,选择一个评议的重点来组织幼儿围绕其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议。在评议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来说、让幼儿来评。
2.指导要点
(1)根据不同年龄班的特点设计组织形式
小班的评议活动一般由教师引导、以谈话的形式进行,并以集体评议为主;中、大班由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则可以由幼儿自己主持,进行小组评议。教师可以适当参与,并给予一定帮助,如注意引发幼儿评议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适当引导,活动结束时作简短的小结。
(2)逐渐提高评议的水平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语言水平的增强,教师在组织评议活动时,活动范围应逐步拓宽,语言的内容应随之加深,表达句型和方式也应逐渐多样化。
(二)天气预报
每天晨间活动之后或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请一名幼儿根据前一天晚上或当天早上从电视(或广播、报纸)上了解到的天气情况,向全班幼儿播报当天的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员可以由值日生充当,也可以让幼儿轮流,一人当一天天气预报员。
1.活动内容
预报天气情况(天气、气温、风力等);制作天气预报图;记录天气预报;提醒大家应注意的事项。
2.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关注天气预报节目
教师要提醒幼儿收看或收听电视或广播中的天气预报信息。帮助幼儿养成自觉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提高对天气预报的敏感度。
(2)鼓励幼儿联系日常经验进行讲述
教师要善于引导和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不断丰富幼儿的口语表达,这项活动还可以和记录或制作天气预报图等结合起来,让幼儿根据记录向全班小朋友播报当天的天气预报。
(3)提高活动的吸引力
为增强活动的生动性,教师应帮助幼儿制作一些可供值日生操作使用的图片或图标等,让幼儿一边操作材料一边播报天气,必要时还要请一两名幼儿协助值日生完成天气预报。
(4)让每个幼儿参与活动
天气预报的内容比较简单,表达方式也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可将其作为值日生的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教师应让幼儿轮流当值日生,由值日生轮流播报当天天气,尽量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天气预报活动,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5)加强个别指导
对口语表达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有必要帮助他们整理当天天气情况资料,帮助他们组织语言,以使他们顺利地进行天气播报,增强其自信心。
(三)新闻播报
新闻播报即幼儿模仿电视中“新闻报道”的方式向全班幼儿交流其看到的、听到的有关内容。新闻播报活动综合性较强,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要求较高,比较适合在大班开展,也有少数简单的节目内容可以在中班或小班开展。新闻播报活动可以一天播一次,也可以一周播一次。播报的具体时间可以安排在教育活动之前的几分钟。
1.活动内容
新闻播报的内容可包括:介绍重大活动或重大发明、重大事故等;播出一则文娱信息;播报早中晚饭菜单;介绍一本新的儿童读物;发布最新个人见闻;发布家庭信息;发布交通信息;发布旅游信息。
2.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自主选择播报的形式和内容
新闻播报站的内容丰富多彩,教师无须限定题材和人选,应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大胆地在众人面前讲述自己的新闻。
(2)将个别辅导与预约播报的方法相结合
新闻播报的语言要求简洁明了、生动有趣、不重复,所以,教师要及时地进行个别辅导。对那些怯场、不爱说话的幼儿,教师可通过预约的方法,帮助他们整理新闻的素材,暗示并鼓励他们在众人面前“播报”。
(四)学做广告
大多数幼儿对电视广告特别感兴趣,他们不仅喜欢看、喜欢说,还喜欢进行动作模仿,“学做广告”就是给幼儿提供一个学、说、演的极好机会,既能锻炼幼儿说话的胆量,又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活动可以一周进行一次,小中大班均可进行。
1.活动内容
学说广告词;模仿广告表演;说说我熟悉的广告(说出广告的名称、宣传的产品、产品特点、我喜欢的原因等);创编广告。
2.指导要点
(1)鼓励幼儿大胆模仿
广告语言精练准确、通俗易懂,表演性较强。刚开始学说广告语言时,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模仿学习是很有必要的。对于那些说话声音小、表达不自然的幼儿,教师更要鼓励他们大胆模仿,反复练习。
(2)引导幼儿把握广告语言的要点
学广告、编广告,并不意味着什么都说,教师要引导幼儿抓住广告语言的要点,用简短的语言说明产品的名称、特点和用途。
(3)注意平时收集积累
幼儿不仅可以通过电视、收音机、图书、报刊来说广告语言,还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学到不少的广告语言。要使这类语言专题谈话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关键是要培养幼儿多观察、多记忆、多积累的好习惯。
(4)形式可以灵活多样
“学做广告”的活动可以组织幼儿集体谈话,也可以由幼儿自由结伴分组谈话,还可以用接龙游戏、即兴表演的形式灵活开展。
(五)专题调查和访问
教师和幼儿共同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主题,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幼儿以小组形式和小记者的身份开展访问活动,采访之后相互进行交流。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一方面能获得丰富的信息,引发他们强烈的谈话欲望;另一方面能使他们分享经验,相互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1.活动内容
幼儿访问、专题调查。
2.指导要点
(1)认真确定活动的主题
教师可以配合班级教育活动的内容或者单元教育的主题来确定调查和访问的主题。活动的主题首先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访问对象是幼儿非常熟悉,容易接触,看得见、找得到的人和事。其次,主题的范围要小,可操作性要强。
(2)精心拟订采访提纲
教师要设法使幼儿明确本次采访的主题,强调幼儿采访时关注的主要问题。
(3)协助幼儿做好采访记录
由于幼儿的书写能力有限,需要家长或教师协助做好采访记录。采访应有明确的主题、具体的内容,提问的设计也应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在教师和家长的协助下,使整个采访活动得以有序进行。通过采访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帮助幼儿学会一些语言沟通的技巧,如耐心地倾听、认真地思考、礼貌地问答等。
(六)开心笑话
笑话和幽默能引人发笑,随意地说说、讲讲、笑笑,可以减轻幼儿说话的压力,培养幼儿的幽默感。适当讲讲笑话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语言的含义,体验语言的幽默,学会分享表演的快乐。小班幼儿喜欢听,不太会说,随着他们生活经验的日益增长,理解水平的不断提高,到了中大班,幼儿不仅能听懂,还能学说和创编。教师可以依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定期开展这种专题活动。
1.活动内容
开心一刻(借助现代媒体听相声、看小品);说笑话(讲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可笑的事、有趣的人、开玩笑等);滑稽表演(表演滑稽口音、滑稽动作、做怪相等);编顺口溜(有趣的童谣、打油诗等);学说相声。
2.指导要点
(1)教师平时多听、多看
教师平时要广泛收集小品、少儿相声、笑话等幽默语言与故事,经常讲给幼儿听,并借助现代媒体多让幼儿收看文娱节目。
(2)鼓励幼儿自由学说
“说笑话、讲幽默”主要是由幼儿边演边说,教师不要限制幼儿说话的题材,幼儿学说笑话的方式也是自主的,但教师要巧妙地参与活动,与幼儿同乐,从而更好地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除这六种专题语言活动外,教师还可在日常生活中组织以语言训练为主的综合式语言专题谈话活动。例如,画一画、说一说(将幼儿说话与绘画活动结合起来);玩一玩、说一说(将幼儿说话与他们喜爱的玩具结合起来);看一看、说一说(将幼儿说话与观察实物、阅读图书、欣赏动画片等结合起来);演一演、说一说(利用专门设置的表演角主动让幼儿扮演角色,边演边说)。
思考与练习
1.简述什么是谈话活动。
2.简述谈话活动的特点及作用。
3.简述谈话活动与其他活动的区别。
4.分析幼儿园三个年龄班幼儿的特点,分析活动目标并设计相应的谈话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