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思维的基础。儿童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3~6岁这个时期,儿童生活经验日益丰富,喜欢学说话,喜欢提出问题,喜欢听别人用语言介绍知识经验,也喜欢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追求。这个时期,在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下,儿童的语言发展迅速,词汇量日益增多,逐渐能用简单句连贯地叙述见闻、表达思想。如果这个时期儿童的语言能力没有得到适当的培养,语言的发展就会缓慢,后天锻炼就会很困难。儿童在幼儿园的时间相对较长,作为教师,要为每个孩子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充分发挥他们的语言能力。
一、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
(一)语言学习是幼儿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
幼儿学习各种语言符号及其结构组织方式的过程不是完全被动的。在语言交际环境中,当幼儿有交往的需要时,他们会主动地搜寻记忆里的词汇和句子,尝试着进行表述。而在这种有交往需要的情况下,只有当幼儿因词汇贫乏或语法错误使对方产生理解障碍时,他才会感到学习新词的紧迫性,才会有意识地利用这种交往机会向对方学习,主动模仿新词新句。
例如,我们与8个月大的幼儿玩耍时,他会发出“嘤嘤、啊啊”的声音。这就说明,成人与幼儿之间的交往对幼儿的语言发展有促进作用。成人的语言可为幼儿的语言学习起到示范的作用。要让幼儿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主动学习新词,从而形成一种主动学习语言的习惯。
(二)语言学习是幼儿语言个性化的过程
我们通过幼儿在模仿语言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选择性和变通性,可以看出幼儿学习语言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幼儿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有时看过一两次广告便可以准确地说出广告语。所以,可以适当地让幼儿看一些儿童节目如动画片等,让他们跟着讲、念、读。成人也可以利用录音机、影碟机等电教工具,让孩子在日积月累中学习语言,接受语言,主动积极地与他人交谈。
(三)语言学习是幼儿语言综合化的过程
幼儿学习语言时,必然要弄懂语言的含义,也就是要理解词语所代表的一类事物,词语反映的事物的具体特征及意义、感情等。由此可见,幼儿学习语言的过程往往和他们认识事物的过程紧密相连。因此,我们要丰富幼儿的生活,使幼儿有话可说。例如,生活中的每一种情绪、每一个活动都可以成为幼儿体验语言的内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同时,老师也可以利用故事、儿歌等形式为幼儿提供表达与交流的机会,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语言学习是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
幼儿学习和掌握语言需要一个过程,从无到有、从不理解到部分理解再到完全理解,积少成多,逐步完善。3~6岁阶段,幼儿出现发音不准的现象越来越少。这一时期正是幼儿语言接受能力最强的时期,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普通话的教育与培养,幼儿比较容易接受。
二、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特点
语言活动是对儿童进行语言教育和语言能力培养的主渠道,通过语言活动,可使幼儿的思维和语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一)语言教育活动是特殊的语言学习过程
儿童的语言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尤其是在与人们的语言交流中获得和发展的。家庭中,成人与成人之间的语言交流,成人与儿童的语言交流,都为儿童提供了重要的语言模仿和语言学习的环境。游戏中同伴之间的语言交流,为孩子提供了语言交流实践的环境。各种影视节目的出现,更是丰富了儿童的语言环境。然而,要促使儿童的语言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通过组织正规的教育活动,对其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语言教育。可以说,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学习过程。
(二)语言教育活动的目的是使儿童获得语言经验
儿童的语言发展,是通过日常的语言习得和从有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中获得的语言经验来实现的。生长在不同环境的幼儿,由于其文化背景不同,他们在与周围人进行语言交往时所模仿和使用的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也不同,所获得的语用技能有差异。因此,他们所获得的关于语言方面的经验也大有不同。这些不同的语言经验也就导致了儿童语言发展的差异。在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师将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儿童集中在一起,按照一定的教育目标,有目的地为儿童提供一定的条件和情境,使他们在与这些条件和情境的交互作用中,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并借助这些经验掌握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提高理解语言和表述语言的能力。
(三)语言教育活动是整合的教育过程
语言教育活动的整合性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的整合、教育内容的整合和教育方式的整合三个方面。①教育目标的整合。教育目标的整合是指在制定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时,应包括认知、情感与态度、能力与技能三个方面的要求。通俗地说,就是要求幼儿经过正规的语言教育活动,应该知道什么,愿意做什么,能够干什么。②教育内容的整合。教育内容的整合是指设计和组织语言教育活动时,要将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整合在一起,由此构成语言教育活动的内容。因此在选择教育内容时,要充分考虑社会知识、认知知识和语言知识的有效结合,这三方面的内容对幼儿的语言学习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③教育方式的整合。教育方式的整合是指组织语言教育活动时,以多种形式来构建语言教育内容,在活动中糅合多种儿童发展因素,允许多种与儿童发展有关的符号系统的参与,从而促使幼儿在外界的刺激和强化作用下,产生积极运用语言与人、事、物交往的愿望和需要,并主动地通过各种符号手段(包括音乐、美术、动作、语言等)作用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