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评价形式,是人们对自己的能力、状态和发展趋势的评价性认识,也就是人们自己成为自己的认识对象。有学者指出,人们通常根据两个主要标准进行自我评价:一是对自己的能力或效能的感受;二是对自己的德行或价值的感受。同时,根据相关学者的观点可知,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自我评价能促使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进步负责;能使学习者清楚地看到他们现在的水平和他们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能使学习者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综合能力;能使学习者获得更大的学习动力。
自我评价不仅具有独特的自我功能,能促进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能极大地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
在后勤工作人员进行自我评价时,可以提前设定好评价项目指标,再由后勤人员工作根据指标进行书面或面谈式的自我评价。书面形式的自我评价需要提前通知,并告知后勤工作人员评价的原因和评价表格的使用方法,要求后勤工作人员尽可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在面谈形式的自我评价过程中,管理者要阐明目的,并鼓励后勤工作人员积极发言,强调优势与需要改进的领域。在此过程中管理者要认真倾听,不打断对方说话,避免对峙与争论,关注绩效而不关注个性。
开展自我评价的目的是,为后勤工作人员搭建展示自身优势的平台,为后勤工作人员提供反思工作的机会,使后勤工作人员在展示、反思中找到自己有待提高和改进的地方,同时通过互相学习,找到努力的目标和方法。
案例 特别的月总结
今天食堂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特别的月总结“赏色—尝味—说道”。起初食堂工作人员听说要进行这样一个月总结时都茫然不已,不知道如何准备。当后勤主任说明了总结方法后,食堂工作人员则兴高采烈,跃跃欲试,想要露一手儿。
总结之日,当食堂工作人员把自己本月最有特色的主食呈现出来时,每一个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纷纷称赞对方的作品。当大家都对彼此的作品熟悉后,真正的总结开始啦!
第一环节:赏色,通过欣赏每一道食品的色泽,评价自己所做食品色泽的成色,并以5分为满分给自己的食品色泽打分。
第二环节:尝味,通过品尝每一道食品的味道,评价自己所做食品的味道等级,并以5分为满分给自己的食品味道打分。
第三环节:说道,通过前两个环节的评价,综合评价自己作品的特色与可以改进之处。
有了前两个环节作为基础,每一位食堂工作人员对自己的评价都非常客观。张师傅说:“我的金鱼戏水,造型逼真,豆沙馅料甜度适宜,但形体过大,不太可爱。”李师傅说:“我的太阳花大小适宜,造型可爱,但豆沙的甜度有些高,太阳花的颜色有些暗。”宋师傅说:“我的小白鸽大小合适,但由于面发的时间不合适,造型没出来,南瓜馅料的口感挺好的。”赵师傅说:“我的小刺猬包,造型还是没有把握好,但是颜色多,颜色正,很漂亮,枣泥的馅料口感也不错。”
本次的月总结,大家先是在彼此的称好中开始,然后在对自己的评价中结束。通过这次自我评价式的总结,每一位食堂工作人员都发现了自己与他人的特色之处,也更清楚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在这次特别的月总结中,如果说刚开始彼此之间的相互称赞存有感情色彩,相互评价的内容模糊或不真实,那么第三环节的自我评价则是在相互完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有具体评价指向的针对性自评。这样的评价既能加强每一位食堂工作人员对自己面食制作水平的认识,也能让他们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学习目标,而这无疑能够进一步促进他们专业技能的提高。
自我评价并不是闭门造车,它完全可以是开放的,可以作为自我展示的平台,也可以作为彼此交流学习的平台,更可以作为自我静心反思的平台。对于每个人而言,自我评价都是一个取精弃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