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四、学会科学管理时间

字体:16+-

1.为什么要进行时间管理

正如邓拓所说:“古来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很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当他活着一天,总要尽量多劳动,多工作,多学习,不肯虚度年华,不让时间白白地浪费掉。”我们应将时间当作最美好最宝贵的财富,用这笔财富进行一项项人生的投资来充实和完善自己,实现我们的自我价值。

李开复在“第四封信”中曾说:“大学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是因为,这是你一生中最后一次有机会系统性地接受教育,是你最后一次能够全心建立你的知识基础。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可以将大段时间用于学习的人生阶段,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可以拥有较高的可塑性、可以不断修正自我的成长历程。这也许是你最后一次能在相对宽容的、可以置身其中学习为人处世之道的理想环境。”所以,这四年是你最宝贵的四年。在“我学网”,有无数的学生,感叹自己四年过去,什么都没有得到。千万不要让自己三年后成为这些学生。

时间是财富。想想吧,如果你每天都收到86400美元,而要求你每天必须把它用完,那你会如何运用?天下真有如此的好事?事实上,有。那就是时间。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86400秒进账,合理地利用它们,你就可以获得财富、爱情、成功、健康等。人生最宝贵的两项资产:一项是头脑;一项是时间。无论你做什么事情,即使不用脑子,也要花费时间。因此,管理时间的水平高低,会决定你事业和生活的成败。每个星期有168个小时,其中56个小时在睡眠中度过,21个小时在吃饭和休息中度过,剩下的91个小时则由你来决定做什么——每天13个小时。如何根据你的价值观和目标管理时间,是一项重要的技巧。它使你能控制生活,善用时间,朝自己的方向前进,而不致在忙乱中迷失方向。

2.我为什么浪费时间

原因很多,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主观原因是一个人浪费时间的根源,因此我们看一下主观原因:①做事目标不明确;②作风拖拉;③缺乏优先顺序,抓不住重点;④过于注重细节;⑤做事有头无尾;⑥没有条理,不简洁,简单事情复杂化;⑦事必躬亲,不懂得授权;⑧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⑨消极思考。

一些数据:

(1)人们一般每8分钟会收到1次打扰,每小时大约7次,或者说每天50~60次。平均每次打扰大约是5分钟,总共每天大约4小时,也就是约50%。80%(约3小时)的打扰是没有意义或者极少有价值的。

(2)工作繁忙的人与配偶或其他重要人物有意义的交流平均每天少于2分钟。

(3)工作繁忙的人同其孩子有意义的交流平均每天少于30秒钟。

(4)80%的人不想在星期一早上上班。只有60%的人不想在星期五上班。

(5)人们一般采用13种不同的方法管理他们的时间。

(6)每天自学1小时,7小时1周,365小时1年,一个人如果能像全日制学生一样学习,3~5年就可以成为专家。

(7)平均每天,全国有170000000个会议。

(8)95%的书籍是由5%的人购买的;所有的出版物中,95%没有派过一次用场。

(9)如果经济独立了,97%的工人不愿意为他们的老板干活或者从事他们现在的职业。

(10)20%的工作时间是“关键性的”“重要的”,80%的时间用在了无意义的事情上。

(11)过去20年里,工作的时间增加了15%,娱乐闲暇的时间减少了33%。

(12)一个人如果工作桌上乱七八糟,他平均每天会为找东西或者多余耗费花一个半小时,每周七个半小时。

(13)平均阅读速度大约是每分钟200个词,如果每个工作的人每天阅读2小时,将其阅读速度提高到每分钟400个词,则每天可以节约1小时用于工作。

(14)参加健美活动的人90%会在开始的90天内半途而废。

(15)10个人中有9个人会在会议开始的时候做白日梦。

(16)60%的会议出席者会做记录以显示他/她在听。

(17)上班族中间,40%的人不吃早饭,39%不吃中饭。吃中饭的人当中50%的人吃中饭的时间在15分钟以下。

(18)形成新的工作习惯或者情感一般要用30天。

(19)爱生气的人比一般人容易得心脏病的概率要高1倍。75%的心脏病发生在当地时间的早上5:00-8:00。心脏病最容易在星期一发作。

(20)25%的病假是因为生病而请,75%的病假是因为其他理由而请。

(21)我们感到要发生的事情95%不会发生。

(22)每周5天,每天花5分钟改进自己的工作,在5年里将导致同一个工作被改进1200余次。

(23)1/3的人每年调换工作1次。

(24)1/5的人每年搬家1次。

(25)70%的人希望拥有自己的公司。

(26)75%的人都说自己太累。

(27)上班族的平均睡觉时间是每晚6小时57分。

(28)80%的危机和纠纷(内耗)是可以避免的。

(29)受邀开会的人80%希望在日期和时间方面具有选择性。

(30)善于利用时间的人不会把时间花在需要的事情上,而会花在值得的事情上。

(31)时间管理当中最有用的词是不。

(32)企业界的人用笔记本记录下来的事情70%是“不得不做”的。

(33)企业界的人用笔记本记录下来的事情5%是“不得不做并且想做”的。

(34)做一件事情实际花费的时间往往会比预期的时间要多1倍。

(35)如果你让自己一天做1件事情,你会花一个整天去做。如果你让自己一天做两件事情,你也会完成它。如果你让自己一天做12件事情,则会完成7~8件事。

(36)花1个小时进行计划,行动时会节约10小时。

(37)20/80规律。80%的结果来自20%的努力;20%的结果来自80%的努力。

(38)我们能够记住10%的阅读信息,20%的听觉信息,30%的视觉信息;50%的视觉和听觉信息,70%的表达信息,90%的行为信息。

(39)上班的人平均每天发出和接收190条讯息。

(40)我们现在拥有的知识,有一半是在近10年内产生的。也就是说,世界上的知识在10年内增加了1倍,而且据说每18个月再翻1番。

3.时间管理的十大关键

(1)时间管理的第一大关键是设立明确的目标。时间管理的目的是让你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更多你想要实现的目标。你要把今年度4~10个目标写出来,找出一个核心目标,并依次排列重要性,然后依照你的目标设定一些详细的计划,你的关键就是依照计划进行。

(2)第二个时间管理的关键是你要列一张总清单,把今年所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列出来,并进行目标切割:①年度目标切割成季度目标,列出清单,每一季度要做哪一些事情;②季度目标切割成月目标,并在每月初重新再列一遍,碰到有突发事件而更改目标的情形便及时调整过来;③每一个星期天,把下周要完成的每件事列出来;④每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

(3)第三个时间管理的关键是20/80定律:用你80%的时间来做20%最重要的事情。因此你一定要了解,对你来说,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谈到时间管理,有所谓紧急的事情、重要的事情,然而到底应做哪些事情?当然第一个要做的一定是紧急又重要的事情,通常这些都是一些突发困扰、灾难或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当你天天处理这些事情时,表示你时间管理并不理想。成功者花最多的时间在做最重要、可是不紧急的事情;而一般人都是做紧急但不重要的事。你必须学会如何把重要的事情变得很紧急,这时你就会立刻开始做高生产力的事情了。

(4)第四个时间管理的关键是每天至少要有半小时到1小时的不被干扰时间。假如你能有一个小时完全不受任何人干扰,自己关在自己的房间里面,思考一些事情,或是做一些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这一个小时可以抵过你一天的工作效率,甚至有时候这一小时比你三天工作的效率还要好。

(5)第五个时间管理的关键是要和你的价值观相吻合,不可以互相矛盾。你一定要确立你个人的价值观,假如价值观不明确,你就很难知道什么对你最重要,当你价值观不明确,时间分配一定不好。时间管理的重点不在管理时间,而在于如何分配时间。你永远没有时间做每件事,但你永远有时间做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

(6)第六个时间管理关键是每一分钟每一秒做最有效率的事情。你必须思考一下要做好一份工作,到底哪几件事情是对你最有效率的,列下来,分配时间把它做好。

(7)第七个时间管理的关键要充分地授权。列出你目前生活中所有觉得可以授权的事情,把它们写下来,然后开始找人授权,找适当的人来授权,这样效率会比较好。

(8)第八个时间管理的关键是同一类的事情最好一次把它做完。假如你在做纸上作业,哪段时间都做纸上作业;假如你是在思考,用一段时间只作思考;打电话的话,最好把电话累积到某一时间一次把它打完。当你重复做一件事情时,你会熟能生巧,效率一定会提高。

(9)第九个时间管理的关键是做好时间日志。你花了多少时间在哪些事情,把它详细地记录下来,每天从刷牙开始,洗澡,早上穿衣花了多少时间,早上搭车的时间,早上出去拜访客户的时间,把每天花的时间一一记录下来,做了哪些事,你会发现浪费了哪些时间。当你找到浪费时间的根源,你才有办法改变。

(10)第十个时间管理的关键是时间大于金钱。用你的金钱去换取别人的成功经验,一定要跟顶尖人士学习;千万要仔细选择你所接触的对象,因为这会节省你很多时间,假设与一个成功者在一起,他花了40年时间成功,你跟10个这样的人一起,你是不是就浓缩了400年的经验?

4.时间管理的一些理论

第一个是“6点优先工作制”,就是要求每天全力以赴做6件最重要的事。这个方法是咨询大师艾维利提出的价值2.5万美元的时间管理方法。第二个是帕累托原则,其核心内容是生活中80%的结果几乎是源于20%的活动,即二八理论。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应该首先完成那些紧急又重要的工作,其次是重要而非紧急的任务,再次是紧急而非重要的工作,最后是那些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工作。掌握这一点很重要,它可以决定你今晚是看电影还是去写一个报告。第三个理论是莫法特休息法,也就是不要长时间的做同一种工作,而是要经常做不同内容的工作,保持精神上的兴奋点,进行主动的调剂和放松。第四个是麦肯锡30秒电梯理论。据说麦肯锡曾经丢掉过一个客户,原因是这个客户董事长在电梯里碰到了麦肯锡的项目经理,要求他谈谈项目的结果,可怜的项目经理没有在电梯运行的短短30秒内把结果说清楚。后来麦肯锡就要求员工要表达清楚,直奔主题,凡事要归纳在3条以内。这就是30秒电梯理论,或者电梯演讲。

5.节省时间的方法

(1)对目标、任务、会议等事件分别按优先级进行排序;

(2)从优先级最高的事物着手;

(3)和拖延做斗争,如果事情重要,从现在开始做;

(4)把大的、艰难的任务细分为小的、容易的部分;

(5)为自己创造一小时的宁静,哪怕这需要很强的意志力,或者有时不起作用;

(6)找到一个隐蔽的地方,如图书馆或空闲的办公室;

(7)当你有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时,学会对别人说“不”;

(8)学会委派别人做事;

(9)归纳相似的事情,把它们放在一起处理;

(10)减少例行事务:它们不值得花费过多时间。缩短低价值的事件。抛开没有价值的信件和文书工作。委派别人完成、减少或推迟优先级很低的任务。

(11)避免完美主义。记住20/80定律。

(12)避免做出过多许诺。对你在有限时间内能完成的工作持现实态度。

(13)不要把时间表排得满满的,为自己留下一定机动时间应付突发事件。

(14)设置时间限制。例如,做某些决定时,不应超过3分钟。

大学的时间是我们人生最关键的时段。进入大学是一生中第一次放下高考的重担,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在大学里我们不是一味地为高考的几门科目而忙碌,而是有了更多的活动和安排,有了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有机会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亲身实践,这是第一次不再由父母安排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而是有足够的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安排时间除了做一个时间表外,更重要的是“事分轻重缓急”。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作者史蒂芬·柯维提出,“重要事”和“紧急事”的差别是人们浪费时间的最大理由之一。因为人的惯性是先做最紧急的事,但这么做会导致一些重要的事被荒废掉。例如,我认为这篇文章里谈到的各种学习都是“重要的”,但它们不见得都是老师布置的必修课业,采纳我的建议的同学们依然会因为考试、交作业等紧急的事情而荒废了打好基础、学习做人等重要的事情。因此,每天管理时间的一种好方法是:早上确定今天要做的紧急事和重要事,睡前回顾一下,这一天有没有做到两者的平衡。

大学生必须要有自控的能力,让自己交些好朋友,学些好习惯,不要沉迷于对自己那些对自己一点帮助都没有的娱乐中。我认为,大学生一定要珍惜自己宝贵的大学时间,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做一些有意义并能给自己带来满足感的事情为将来更好的生活打下基础。

6.改进和提升大学生时间管理的对策

时间多了,就需要自己安排时间,计划时间,管理时间。我这里有几个如何管理时间的建议。

(1)不要让紧急奴役着你。事分轻重缓急,这里面的“重”和“急”是不一样的。“准备明天的考试”是“急事”,而“培养自己的积极性”是“重要事”。人的惯性是先做最紧急的事,但往往因为这么做而致使重要的事被荒废。大部分紧急的事情其实是并不重要的,而许多重要的事情并不紧急。因此,不要把全部的时间都去做那些看起来“紧急”的事情,一定要留一些时间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如打好知识基础,学习做人等。每天管理时间的一种方法是早上立定今天要做的紧急事和重要事,睡前回顾这一天有没有做到两者的平衡。

(2)将自己的事物明确区分。分清楚“必须做”的事和“不必须做”的事,做到“足够好就好”的事和“足够好仍不够好”的事。有那么多的“紧急事”和“重要事”,想把每件都做到最好是不实际的。“足够好仍不够好”的事要做到最好,但是“足够好就好”的事尽力而为就可。建议你用良好的态度和胸怀接受那些你不能改变的事情,多关注那些你能够改变的事情。虽然我提倡“追随我心”,但是在追随你的兴趣的同时,一定要把必须做的事做好。这是一种基本的责任心。

(3)将事物分段化。做一个长期的蓝图规划,一步一步地向你的目标迈进。这样,你就能一步步地看到进展,就会更有动力、更自信地继续做下去。时间管理与目标设定、目标执行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时间管理与目标管理是不可分的。每个小目标的完成,会让你清楚地知道你与大目标的远近,你每日的行动承诺是你的压力和激励,而且行动承诺都必须结合你的长远目标。所以,要想有计划地工作和生活,需要你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4)学会节约时间。虽然每天只有24小时,但只需要你细心观察,节约点滴时间,你就可以拥有比别人更多的时间。看电视、上网、玩游戏,这都是消耗大量时间的东西,而且它们已经融入每天的生活习惯,戒除很难,尽量缩短就好。面对**一定要坚持住,多余的时间应该用在能让自己不断提高的事情上。李开复在《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中曾提到:“大学四年的关键时刻是最容易迷失的时候。你必须有自控的能力,让自己交些好的朋友,学习些好习惯,不要沉迷于对自己没有帮助的习惯(像网络游戏)里。一位自主积极的中国同学在我的网站上劝告其他同学:‘不要玩游戏,至少不要玩网络游戏。’我认识专业比较好的大学朋友中没有一个玩游戏的。沉迷网络游戏的同学是一种对于现实的逃避,不愿面对自己不足的一面。我认为,要脱离网络游戏,就得珍惜自己宝贵的大学时间,找到自己兴趣的方向,做一些有意义并能给自己满足感的事情。”

7.常用的时间管理工具

(1)计划管理。关于计划,时间管理的重点是待办单、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

①待办单:将你每日要做的一些工作事先列出一份清单,排出优先次序,确认完成时间,以突出工作重点,避免遗忘,未完事项留待明日。

②待办单主要包括的内容:非日常工作、特殊事项、行动计划中的工作、昨日未完成的事项等。

③待办单的使用注意:每天在固定时间制定待办单(一起床就做);只制定一张待办单;完成一项工作划掉一项;待办单要为应付紧急情况留出时间;最关键的一项,每天坚持。

④每学期末做出下一学期的学习工作规划;每季季末做出下季末的学习工作规划;每月月末做出下月的学习工作计划;每周周末做出下周的学习工作计划等。

(2)时间“四象限”法。究竟什么占据了人们的时间?这是一个经常令人困惑的问题。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如学习任务、四六级考试等)、重要但不紧急(如建立人际关系、新的机会等)、紧急但不重要(如电话铃声、不速之客进入等)、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如客套的闲谈、无聊的信件、个人的爱好等)。时间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观念是应有重点地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集中地放在处理那些重要但不紧急的学习与工作上,这样可以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大家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很多时候往往有机会去很好地计划和完成一件事。但常常没有及时去做,随着时间的推移,造成学习和工作质量的下降。因此,应把主要的精力有重点地放在重要但不紧急这个“象限”的事务上是必要的。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处理上,需要很好地安排时间。

(3)有效的时间管理。美国管理学者P.F.Drucker认为,有效的时间管理主要是记录自己的时间,以认清时间耗在什么地方;管理自己的时间,设法减少非生产性工作的时间;集中自己的时间,由零星而集中,成为连续性的时间段。

(4)时间ABC分类法。将自己工作按轻重缓急分为:A(紧急、重要)、B(次要)、C(一般)三类;安排各项学习和工作优先顺序,粗略估计各项学习和工作时间占用的百分比;在学习和工作中记载实际耗用时间;每日计划时间安排与耗用时间对比,分析时间运用效率;重新调整自己的时间安排,更有效地工作。

(5)考虑不确定性。在时间管理的过程中,还需应付意外的不确定性事件,因为计划没有变化快,需为意外事件留时间。有三个预防此类事件发生的方法:第一是为每件计划都留有多余的预备时间。第二是努力使自己在不留余地,又饱受干扰的情况下,完成预计的工作。这并非不可能,事实上,工作快的人通常比慢吞吞的人做事精确些。第三是另准备一套应变计划。迫使自己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对你自己能力有了信心,你已仔细分析过将要做的事了,然后把它们分解成若干意境单元,这是正确迅速完成它们的必要步骤。

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很好地完成就必须善于利用自己的工作时间。学习和工作是无限的,时间却是有限的。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没有时间,计划再好,目标再高,能力再强,也是空的。时间是如此宝贵,但它又是最有伸缩性的,它可以一瞬即逝,也可以发挥最大的效力,时间就是潜在的资本。充分合理地利用每个可利用的时间,压缩时间的流程,使时间价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