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理问题咨询

三、儿童触觉失调的矫治对策

字体:16+-

触觉在人类感觉系统机能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胎儿在胎内的感觉体验,出生时通过产道的感觉体验,出生后与外界的温度、事物以及和他人皮肤接触的感觉体验等,对提高胎儿和新生儿神经系统的机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用软毛刷、干毛巾或丝绸等柔软的布类,轻擦孩子的背部、腹部、腕部、颜面部、手、脚等部位的皮肤。手背及前腕部和正常的环境相互作用接触最多,是触觉防御最小的部位;而身体的腹侧部、颜、足部位对刺激敏感,触觉防御大,往往是难以接受摩擦训练,因此是否要摩擦,使用何种工具摩擦,不要强制进行。对于这些敏感的部位,可使用绕上骆驼毛的电动旋转轴辅助进行摩擦,使产生的刺激轻快而舒适。

根据临床观察,摩擦口腔周围皮肤对孩子触觉的正常发展以及语言的发育都有益处。另外,还可以让孩子进行皮肤刺激的游戏,如水中游戏、泥土游戏、抓痒游戏、涂料游戏、吹风机游戏、抓沙、草坪上的裸足游戏等。一般来说,触觉刺激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的时间约在刺激30分钟以后,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但也要根据孩子的耐受程度而确定合适的时间。

除了专门的家庭训练,家长还要注意平时多爱抚孩子,摸后背、亲脸等,为孩子提供干净自由的活动空间,应用好洗脸、洗澡、梳头的机会,给孩子毛毛玩具、用感统刷刷手脚、进行关节推拿、玩咯吱游戏、玩挤压活动、玩“擀面”游戏、做“夹心馅饼”、玩钻洞游戏以及与父母同床睡觉等都有利于促进儿童触觉的正常发展。

捏面泥、盲人摸象都是可以发展触觉能力的游戏,对触觉防御和触觉敏感的儿童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捏面泥是让孩子用橡皮泥或和好的面团捏各种小动物,进行手部感觉刺激。盲人摸象是:蒙上儿童的眼睛,用一纸盒装上多种玩具,让儿童用手触摸物品并说出物品的名字。儿童通常会根据触摸物体的大小、形状、质地辨认,可训练触觉区别能力和比较能力。

附:快乐的奥秘

果果笑得很甜,羞涩中带着自信与纯洁,爽朗中带着稚气与童真。

从上幼儿园开始,每天早晨起床钟点前五分钟左右,我都会到他身边,一边轻声说些话,一边用手轻抚他的头发、脸庞、后背的肌肤,直到他睁眼看我一眼为止。一般说话的内容包括“儿子睡得多香呀!”“爸爸的乖儿子马上就起床咯!”“孩子好辛苦!”“为了学习不得不早起!”“喔喔喔,公鸡叫;小朋友起得早!”……一般果果会在半梦半醒之间享受父爱,有时或许太累会迷瞪着嘟囔“再睡一分钟!”、“等会儿,梦里的游戏马上就轮到我了!”

快到起床时间时,我就会声音稍微大些宣布:“我数一二三,若不起床就咯吱啦!”接着数一二三,手放到嘴前做出“哈、哈”马上就要咯吱的声势。有时果果会一骨碌爬起来,以胜利者的姿态赶紧穿衣;多数时候果果会故意赖着,等我去咯吱,我随他的愿。果果在躲避和防御咯吱中全身肌肉紧张,大脑迅速处于兴奋状态,在笑声中开始他的一天!

每天早晨起床的五分钟,既是亲子交流的五分钟,又是播种亲情的五分钟,也是制造快乐的五分钟。抚触后背这一神经末梢非常丰富的地方,使孩子由Ⅴ度睡眠逐渐过渡到Ⅳ度睡眠,再到Ⅲ度睡眠到Ⅱ度睡眠,再到Ⅰ度睡眠到清醒,以免跳跃式苏醒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神经损伤。

果果很喜欢这种起床的方式,平时再忙,我也绝不放过这个与儿子天伦之乐的幸福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