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

给孩子无限耐心的爱

字体:16+-

面对孩子成长的诸多困惑,父母要给自己的孩子一种“无限耐心的爱”,要尽最大的努力、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使他获得尽可能多的温暖、安全、宁静。

那么对父母而言,在孩子发展的“神奇阶段”,应该做什么呢?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在这个阶段,父母要给自己的孩子一种“无限耐心的爱”,这是一种无条件的责任,就是父母要尽最大的努力、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使他获得尽可能多的温暖、安全、宁静。人的成长都源于本能,它既是一种生物性的,又是一种“文化性”的成长,这样的成长也不可能仅仅靠食物就能发生。老鼠单独关在那里,长大了还是老鼠,人就不同,人非要伙伴、爱抚不可。越孤单的孩子眼神越迷茫、黯淡,童年的孤独会影响到他的一生。这一点蒙台梭利说得特别有趣,我读到这段文字时颇为惊讶,她所说的情形,我在乡村生活时并不陌生。

在劳累的哺乳阶段,哺乳动物受到体贴照料它们后代的本能的支配。一只普通的家猫提供给我们这种关心的例子:它把新生的小猫藏在黑暗的地方。它尽心留意它的后代,甚至不让它们被别人看到。但隔了一段时间后,当它们变成美丽和富有活力的小猫时,就让它们出来了。

在这段时间里,母亲是她儿女的奶妈和帮手,把它们藏在一个安静的隐蔽的地方,避免光线和噪声打扰它们。虽然这些幼崽通常天生就有发展得很充分的各种能力,能够站立和行走,但它们的母亲精心照管,把它们与群体分开,直到它们获得更大的力量,能够使它们自己适应新的环境。到那时,她才把它们带到群体的成员中去,于是,它们就能生活在跟他们有亲属关系的一个群体里。

同样可以说,人除了应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给予精心的照料之外,也应该注意儿童的心理需要。

爱是什么?爱就是保护,爱就是对你两岁之前的孩子像动物一样用自己最母性、最父性的本能去疼爱。在前面我也说到,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放下自己所有娱乐、休闲和其他的琐务,把疼爱、照顾孩子当做最大的事情。其实,你若把爱的教育贯穿在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中,其实是无须花费太多时间的。

比如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对生命的起源感兴趣,父母若能适时对其进行身体——性教育,我们又为何会“谈性色变”,或者使孩子的成长走那么多危险的弯路呢?这方面的教育是面对生命奥秘时不可或缺的重要话题,极具挑战性。下面是我的朋友水谷龙生老师所提供的案例,这是他的学生在面对青春期成长困惑时写给他的一封信:

性成长的独白

前记:在我们传统的意识中,性往往和道德联系在一起,成为文化上的禁忌,严重到谈性色变。实际上,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性知识也是知识的一部分,对性知识的好奇无非是一种求知的欲望在起作用,是正常的心理需求,这不会影响正常的性心理发展,也不会影响成长而造成不必要的道德羞耻感。心理上的自闭和自卑感,对个体心理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我觉得这对当代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必要跟他(她)们交流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当一个男孩有第一次**行为的时候,表明他已进入青春期,并逐渐走向成熟,在成熟的道路上,**将伴随着几乎每个青春期的男孩在烦躁、苦闷、激动、好奇、向上、自责的不同心态下长大,**也曾经左右过我的青春岁月,我也曾用**化解过青春的**。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性知识的了解,我成功地走过青春的危险地带,走出青春的不安,也成功地摆脱了因**而影响我身心健康的困境。

在上初二的时候,正处于青春萌动期的我,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特别留意同班几位漂亮的女孩子,后来还暗恋上其中一位既漂亮又成绩优秀的女孩子。我常常有冲上去拥抱她、吻她的冲动,可是我最终都没有这样做,在多年的学校教育和父母的教诲下,我逐渐认识到这是不道德的流氓行为。有时,我会骂自己不好好地读书,整天尽想无聊的风流事,真对不起在田间日夜辛苦劳作的父母,常泛起一种深深的负罪感,可是,我还是忍不住地去接近她,总是到处找机会和她谈话。她身上所焕发出来的那种夺目的光彩和独具魅力的青春气质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真的难以自制。对女性神秘体形很着迷的我,竟然偷偷地看了几次黄片,我也忍不住地从模仿行为中获得了一种快感,我不知怎样形容第一次**行为所产生的感觉,而这种行为使我的思想发生悄然变化。我曾经不太喜欢女同学,尤其是那些漂亮的女同学更令我反感,我觉得她们骚,是狐狸精,但自从发现快感后,我的想法就不同啦,我会偷偷地欣赏那些漂亮女孩的面庞和身材,一到天黑,躺在**,我就放纵思想的野马,在黑暗中回味白天的收获。随着想象力的增加,**次数也逐渐增加,一觉醒来,总会发现**湿湿的,每次看完色情小说的我都会拼命地责骂自己怎么会有这样无聊、愚蠢的行为,每次**后我又很害怕,憎恨那些污浊的画面与情节,但同时又渴望翻阅其中的情节。我经常处在矛盾中,思想逐渐不活跃,曾经活泼开朗的我逐渐变得沉默,心乱如麻,常在自责中难受地生活着。

这时候的我频繁地**,有时,一天竟达到两次。我必须了解有关的性知识,才能消除我心中的疑虑。经过查找有关的知识,我才知道,自古青年就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和“求之不得,辗转反侧”的典型记录,这就是通常所讲的“异性吸引”。我正处在青春期,对异性感兴趣,爱慕漂亮的女孩子,这都是正常的心理,于是,我开始了解人的性生理和心理活动的正确情况,与老师、父母交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女性,排除自己内心的冲动。性冲动其实就像一大锅沸腾的**,总要有个宣泄的出口,它是一种能量,能量一旦积累多了就要爆发,而发泄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多途径的。整天胡思乱想,通过看黄片来刺激自己,表面上虽得到暂时的发泄和满足,实际上却引发了冲动的再次发生,如此周而复始,无形中会加重自己的负罪感。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性欲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欲望,我们应该正视这种本能。

通过自我的分析发现,原来我频繁发生**行为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性的吸引和冲动。一旦想到她美丽的身影和甜美的笑声,我便有一股想和她在一起的冲动,抑制不住自己,于是便有了多次的**行为,为此,我必须控制自己的这种连禽兽都不如的欲望,我必须避免与她的亲密接触。二是现在的书籍、影视和网络中对性的描写十分露骨、诱人,富有刺激性,易引发“联想”,色情文字和图片、**的镜头等无不侵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

我找到了发生**行为的两个原因后,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我渐渐地远离她,虽然这对我打击较大,我还是忍住心中的痛苦避免和她见面;二是在较长时间内不看色情影视和书籍,避免性文字的刺激;三是增强自己的意志,加强锻炼身体的力度,以消耗过剩的精力,以数倍的精力投入到紧张、无聊和枯燥的复习生活中,使自己忙碌而充实起来。同时做一些剧烈的体育活动,释放青春男孩过剩的精力,增加疲劳,使我晚上能够很快入睡,避免晚上有精力和心思去想入非非而导致**行为。经过以上措施,效果十分明显,我上课时精神饱满,心情快乐,**次数明显地减少,只是偶尔有梦遗而已,但我并不害怕,心理正常,不自责、不憎恨,反而更加快乐,以饱满的精神去迎接中考。青春是美丽的,生活是快乐的,身心健康的我安全地走过危险地带。

不管谁知道了我的经历,对我产生什么样的态度,认为我卑鄙、无耻、下流也好,说我是伪君子、衣冠禽兽也罢,我都会坦然对待,毕竟这是我生命中性成长的真实记录。

后记:一个青春期心理教育专家曾经在出国考察回来讲过这样一段话:“在国外,她的房东的女儿来了初潮,她的爸爸给她买来了蛋糕庆祝她真正成人。”而在中国,一位母亲在发现儿子的床单上有遗精的痕迹后,用手指着儿子的脑袋说:“你这小子,年纪小小,就想老婆啦!”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做法,究竟给孩子留下了什么不同的影响,我们的家长、老师和各类教育工作者难道不应该好好思索和反思一下吗?

2004年4月20日

当时水谷老师只是给其作了简单的回复:“庆幸你能用科学的性知识理智地战胜自己,走出自己的成长困惑。感谢你能把你的经历讲出来,给教育工作者一个及时的提醒,也给同学提供了一个真实的事例,为你的逐渐成熟而感到欣喜。”后来,这位学生读高二时再次遭遇自己的情感困惑,这次他理智地说,“我会以学业为重的,自我约束很重要”。这个案例确实给我们以深沉的思索!

面对孩子成长的诸多困惑,我们到底能做什么?继续以被动应对,还是应该更有作为?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两种更理性的做法。苏霍姆林斯基在面对女儿的爱情教育时,通过童话故事的方式让孩子明白“只有懂得爱,将其提高到人性美的高度,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是极具教益的。而哈佛女孩刘亦婷的父母则借助生活化的情境让其自然地认识了男女的身体构造和机能,当孩子有所意识的时候,又结合动植物的生殖规律给予间接的性教育,培养了孩子的性美感,有效地增强了孩子的抗污染能力。[1]

爱的教育,是真诚的、不虚伪的、不矫饰的,而那些以爱为名义的管制或者放任自流,却是父母们应该避免和杜绝的。

[1] 张欣武、刘卫华:《刘亦婷的学习方法和培养细节》,北京,作家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