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接受良好照顾的婴儿会显得喜悦,容易与看护人产生亲昵的关系,长大后比较自信;相反,一个从婴儿时期至童年期间常遭冷遇的孩子,往往自我评价也相对较低。所以,帮助孩子建立自尊心,首先要给他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有来自父母的足够的爱与关怀。不要过多限制孩子的行为,或者过分责备孩子的过错。父母应该协助孩子处理问题,但不要过分呵护孩子,当孩子做错事的时候,父母表现出不满、处罚孩子都是正确的做法,培养孩子自尊心并不等于让孩子任意妄为。
我会用良好的沟通来保证对儿子的尊重。当他坚持自己做一件事时,我会鼓励他;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会适时地问一句:“现在需要妈妈帮忙吗?”不同的情况下,他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既让他学会自立,也让他明白,每一个人都不是万能的,应该懂得怎样获得别人的帮助,这也是一种能力。而且,做人应该有恒心,能坚持,却不可过于执拗,换一种方式或者换一条路走,可能更容易成功。
每当熊壮壮做成功一件事,经常会欣喜若狂,我也会和他一起疯,一起笑,一起体会这成长的快乐。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面对不同的挑战,最需要老师、父母的鼓励,自尊心有助他们接受考验,渡过难关,父母应该尽力营造与老师、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在这样的基础上,孩子与父母或老师、同学发生冲突,或遇到短暂挫折,可能会意志消沉,但是事情过后,自尊心又会重现,父母不必过于担心,孩子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脆弱,一点小小的挫折或者负面的评价,很难从根本上彻底打击孩子的自尊。
挫败对于孩子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但太多挫败却会令孩子气馁。因此,父母对孩子来说便非常重要,孩子遇到什么困难,最终必定是向父母求救,依赖父母的帮助去解决问题。但帮助孩子解决困难也应当有技巧,当孩子正埋头苦干也做不好的时候,父母应在一旁为孩子打气,给予他信心再做尝试;如发觉孩子始终都做得不得法,应该向孩子提示,但切勿太明显,使孩子感觉是你帮他去解决困难;当孩子得到负面评价时,提醒他的强势,可以帮助孩子尽快走出失意,找回自尊。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的强势和弱势,又知道自己在成长进步的孩子,自然会肯定自己,珍视自己;自尊、独立,在失败面前能够鼓励自己继续努力的孩子,自然也是自信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