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梦:有梦的孩子飞得高

永远的“铁榔头”

字体:16+-

提起女排精神,人们不由得想起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勇夺五连冠的美好回忆,那个被国人亲切称为“铁榔头”的郎平也不禁会让人们同时想起。

1960年,郎平出生在数九寒冬的北京。爸爸是北方人,妈妈来自南方,因而这个小姑娘的性格当中,既有北方人的豪爽与奔放,也有南方人的细腻与恬静。

小时候,一旦运动起来,郎平就像男孩一样勇敢和顽强;一旦安静下来,她又是一个非常文静的女孩儿。

童年生活,平淡当中也有许多幸福回忆。那时最令郎平开心的事情就是体育迷的爸爸经常带着郎平去自家附近的北京工人体育馆看比赛。这些经历对郎平影响深远。

时光荏苒,小郎平的个儿越来越高了,站在同龄人当中,她都要高于身边的男孩子,真有种“鹤立鸡群”之感。

1973年4月,北京工人体育场业余体校排球班的老师,来到郎平所在的学校挑选队员。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郎平由于个高被选中参加测试。那是一个星期天,风和日丽,13岁的郎平同几个同学前往体校测试。当天,测试内容有弹跳摸球和速跑等项目,这对于身高已有1.69米的郎平来说没什么难度,她满心欢喜地参加完了全部考试,结果自然榜上有名。郎平也从此与排球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起初,排球班训练内容相对比较轻松,随着难度和强度加大,一些队员有了畏难情绪,同郎平一起参加训练的小陈不练了,没过多久,又有队员退出。从那以后,只有郎平独自一人去体育场。枯燥、乏味、艰苦的训练,多少对郎平那时的情绪产生过影响,最终郎平靠着追逐梦想的信念顽强地坚持了下来。

有着良好身体素质的郎平,凭着刻苦训练,球技也进步神速。郎平也从短训班进入长训班,成为业余体校排球班的一名正式队员。

豆蔻年华,郎平凭着一股矢志不渝的韧劲儿,始终艰苦训练。她那时练习接球,甚至把两个手臂都练红肿了。那段青春岁月,郎平一直为一个梦无怨无悔地付出着。那段岁月,差不多每一个月,郎平都要在训练场上穿破一双运动鞋。

1978年,年仅18岁的郎平参加了全国排球甲级队联赛。她因表现十分抢眼而被当时的女排主教练袁伟民看中,进了国家队。

多少年来,郎平一直在为心中的梦而艰苦奋斗,最终梦想成真,她也成了“世界三大扣球手”之一。在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创造世界排球史奇迹的过程当中,郎平是其中四连冠中的主力和灵魂人物,在中国排球史和个人史上写下了双重辉煌。

这就是郎平,中国人永远的“铁榔头”。

梦想启示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人正在爬坡,广大民众从获五连冠的中国女排姑娘们那儿获得了很多的民族自信心。中国女排精神到底是什么呢?那便是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铁榔头”精神!

就是这个心怀梦想的郎平为中国梦添了砖,加了瓦。梦想能给人无穷的动力,有了它,我们的奋斗就有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