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杜瑶瑶:一个独生女的故事

字体:16+-

曾经有一部名叫《一个独生女的故事》的电影引起轰动。主人公的原型是一个名叫杜瑶瑶的青岛女孩。杜瑶瑶小的时候过着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天有不测风云,在她8岁时,她的爸爸突然得大病去世了。

爸爸去世后,妈妈的风湿性心脏病发作,瘫在了**。杜瑶瑶突然间长大了,她不仅要自己照顾自己,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妈妈,小小年纪的她,每天都要做饭、洗衣、做家务。她在妈妈住院期间,就守在妈妈的床边写作业;她妈妈的下身冰凉,她把妈妈的脚抱在怀里给妈妈取暖;为了让妈妈高兴,她还每天唱歌、跳舞逗乐妈妈。

母女俩一个月只有不到200块钱的生活费,生活过得非常艰难。班里的同学课间都买冰棍、可乐,杜瑶瑶从来不买,因为她连十几元钱的学杂费也交不上。但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杜瑶瑶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依然名列前茅,后来考上了青岛大学的法学院,还以优异成绩获得奖学金。

因为我采访过杜瑶瑶,她与我经常通信。读大二的时候,她给我来信说,她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员,并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后来,她的妈妈不幸去世了,杜瑶瑶更加独立顽强。硕士毕业后,进入深圳一家科技公司工作,依然在不屈不挠地奋斗着。

杜瑶瑶的故事告诉我们,在一个富有的家庭,最好让你的孩子当一个穷学生;如果你的家庭生活有困难,也不要让孩子自卑,要让孩子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抬起头来走路,这样的孩子才有可能变得更坚强。

我小的时候家里也非常清贫,那个时候我们经常要去劳动,挣点钱补贴家用。青岛靠着海,于是我们经常去赶海,挖蛤蜊、敲牡蛎、拾海带。有的时候还要到农民收过的地里翻土,翻那些农民收漏了的红薯、土豆。这一段经历让我至今难忘。

我希望父母们辛辛苦苦挣的钱,能够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有利条件,而不要成为一种麻烦。

比如,孩子怎么样过生日?孩子的同学过生日怎么办?有的孩子说,我最怕别人过生日,生日要送礼,一个月送三五次真受不了。而且,同学之间送礼攀比风是愈演愈烈,这样送礼当然会成为孩子的苦恼。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上曾登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一对父母如何指导孩子过生日。妈妈和她女儿计划了一场生日扬琴演奏汇报会。结果,这个女孩子的生日最受欢迎。而且别人过生日,这个女孩自己制作一份礼物。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我在新浪微博上写过一段教育感悟,谈美国孩子如何过生日(补上)。

“从对孩子成长有利着想,如何过生日不是如何花钱而是如何导向。据王青博士介绍,美国某小学不为孩子举办生日庆祝活动,却欢迎父母以捐一本书的方式庆贺孩子生日,也允许过生日的学生从学校挑一本书回家。此举的结果让孩子喜欢书,甚至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这不禁让人感叹:简单而美丽的规则是最受儿童接受的。”

我希望父母们关注孩子的消费,并且能够探索出一条让孩子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的健康成长之路。

教你一招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建议父母利用假期的时间,给孩子体验一下当家的机会。例如,选定某一周或半个月的时间,给孩子适当的钱,让孩子负责全家人的一日三餐。许多体验过这个方法的家庭,父母都发现孩子很有当家的积极性,当过家后都变得比以前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了。

[1] 孙云晓,李文道:《好好做父亲》,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