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行为学

第二节 消费者情境类型

字体:16+-

在借鉴彼得和奥尔森五个一般消费情境说的基础上,根据消费者购买行为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将消费者情境具体细分为三种类型:沟通情境、购买情境和使用情境。

一、沟通情境

沟通情境是指消费者接受人员或非人员信息时所处的具体情境或背景。无论是面对面的沟通,还是非人员性的沟通,其效果既与沟通方式、信息质量有关,又与消费者当时的接收状态,比如是否有他人在场、心情或身体状况如何等,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里所讲的沟通情境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即营销传播和群体互动。

(一)营销传播

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等活动,都是营销传播的基本方式。一般而言,营销传播由五个部分组成:来源、编码、传送、解码和反馈。营销组织通常被视为沟通信息的来源,它需要制定传播所要达到的目标,并设定具体的传播对象。在编码过程中需要将制定的目标转化为所要传播的信息,以传播商品的利益,而销售人员只需要采取适当的手段,将这些信息转化为直接面向顾客的销售展示。当然在此过程中,需要避免与需要无关的信息或欺骗性广告。在编码之后需要通过专门指向特定受众的媒介进行信息传送,这里需要关注的是媒介的选择问题。为了方便理解,信息接受者会将信息储存在记忆中,并对信息按照自己的理解方式进行解读,这就是解码的过程。解码可以进一步分为:展露、注意、理解、接受信息和保留等过程。此处还有两个关键问题,即消费者是否会按广告人员的意图去理解信息,以及信息能否积极地影响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在传播过程中,对传播活动效果的关注,这就是反馈。企业充分关注营销传播的整个过程,对各个环节沟通效果的实时把控,对最终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案例11-1]

德芙巧克力广告

2007年CCTV每天黄金时段都会播出德芙巧克力的最新电视广告。专业人士评价它把德芙牛奶巧克力的魅力及纯美品质刻画得丝丝入扣。其独特的创意及制作拍摄技巧,也将德芙牛奶巧克力带向了全新的境界。这个广告片的成功不只在于创意构思,更在于技术成果。这则广告的制作还是延续了德芙以往的优雅气质,主角还是采用美女,唯美的画面,优雅的音乐,明快的色彩,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难以言喻的舒心。

广告的大致内容是:广告片从一片飞鸟飞过的天空开始,背景音乐响起,镜头转到露台上正在看书的女人(虽然广告采用的不是众人皆知的大牌明星,可是它采用了美女,相反更能体现广告的唯美,让人心生美的感受),露台咖啡厅男侍者的目光一直落在她身上,女人用流畅的动作拿出一块巧克力,并将一块送入口中,画面变成牛奶与巧克力交融的情景(采用Photo-Sonics的镜头捕捉,呈现出缓缓旋转运动的美)。顺滑丝感的感觉从口中延续到身边,咖啡色的丝绸轻绕过女人裸出一侧的香肩上,接着又随风轻拂在抚过书页的手背上,最后轻轻环绕在走过的男侍者身上,女人一脸甜蜜的微笑,沉浸在阅读和德芙所带来的愉悦里。(整个广告片画面简洁,色彩淡雅,灰白的浅色映衬着巧克力的浓郁,情节简单,却让人印象深刻。此广告背景音乐也为广告加分不少,音乐营造的浪漫气氛使主角享受着巧克力带来的愉悦感受时,观众也伴着醉人的音乐感受生活的浪漫,让你觉得只要吃一块德芙,生活就会更加美妙。)最后丝绸揭开,画面正中一行字:愉悦一刻,更享丝滑。画面中低沉,感性的独白同时响起:愉悦一刻,更享德芙丝滑(简洁明快,紧扣广告表现的愉悦感)。整个广告片仅30秒,却令人回味无穷。

而2008年的德芙广告更是深入人心,其内容大致为:在复古的英伦风街道上,一位身着小礼服的年轻女人(一如德芙以往的风格,用美女代替人气的明星,给人一种温馨唯美的感觉)走到橱窗口,比着镜子里的自己,想象着自己佩戴着橱窗里面的帽子,表情欢快,又走到珠宝的橱窗,看着玻璃上自己的影子,摆出各种pose,想象着自己佩戴着这些珠宝的样子,里面的店员看到了,温情地回头一笑(该情节创意十足,给人一种新奇欢快的感觉,让人过目难忘意犹未尽)。此时,女主角从包里拿出德芙巧克力,轻咬一口,顺滑丝绸的感觉从口中延续到身上,咖啡色的丝绸轻绕过女人的手臂,最后离开,女孩儿沉浸在欢乐里(表现出德芙巧克力给人带来的是非物质的享受,已经上升到精神层面,使身心愉悦,给人的生活带来幸福)。背景音乐欢快轻柔,最后丝绸再次揭开,画面正中一行字:此刻尽丝滑(依然抓住了德芙巧克力丝滑的主题,简洁明快,又不乏愉悦感)。同时旁白响起,令人回味无穷。

2009年的德芙广告明信片篇选用高中女生,唯美地表达出德芙所包含的对浪漫爱情的憧憬。广告内容为:轻松的音乐响起(贯穿始终),女主角(憧憬爱情、崇尚时尚、追求浪漫、讲究青春的年轻群体,尤其是年轻情侣和年轻女性)正伏案微笑,看到门缝里出现一张明信片,她按照明信片上所说的来到那个地方,突然一条丝巾状的巧克力蒙住了她的眼睛,让她看到了一个美丽的世界,然后她乘着男主角的车来到一个美丽的郊外(轻松愉悦的音乐贯穿始终,多个唯美画面构成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整个广告中,弥漫的是甜蜜、浪漫的情愫,营造的是愉悦、时尚的气氛),看到一个方盒子,方盒子里飘出一条棕色丝巾(使用联想通过棕色丝巾把德芙的丝滑感受进行形象化,一步一步地引出文案“此刻尽丝滑”,强化了目标顾客的印象)再一次蒙住了她的眼睛,当她睁开眼睛时,她的手里多了一盒德芙巧克力。(旁白响起):发现新德芙,更多丝滑感受,更多愉悦惊喜。文案出现:此刻尽丝滑。

首先,来分析德芙巧克力广告的广告词“此刻尽丝滑”,这是在德芙巧克力所有制作广告中都可以明显体会到的,也是这则德芙巧克力丝滑女人篇最想让消费者体会到它的精华之所在。这个广告词之所以够得上经典,在于能给消费者带来“丝般感受”的心理体验。此广告文案还采用了类比联想的手法。所谓类比联想,是将形似、义近的事物加以类比形成的联想,是人们对一件事物的感知引起对和它在性质上、形态上相似的事物的回忆。“德芙”广告词:“此刻尽丝滑”,把巧克力细腻滑润的感觉用丝绸来形容,用丝绸的质地与巧克力的纯正口味进行类比,想象丰富,增强了广告表达效果。其次,整个广告片画面简洁,色彩淡雅,黑白的色调映衬着巧克力的浓郁,情节简单,却让人印象深刻。此广告背景音乐也为广告加分不少,音乐营造的浪漫气氛使主角享受巧克力带来的愉悦感受的同时,观众也伴着醉人的音乐感受生活的浪漫,虽然广告采用的不是众人皆知的大牌明星,可是它采用了美女,相反更能体现广告的唯美,让人心生美的感受。

在全世界,巧克力似乎早已成为人们传递情感、享受美好瞬间的首选佳品。爱情是一件美好的东西,巧克力和鲜花现已成为表达爱的象征。看到巧克力人们都会联想到爱情,特别是情人节那天德芙巧克力已成了中国男士送女友的首选之物,想象一下所有在那天吃到男朋友送的德芙的女孩,心里的那种甜蜜和温馨。试想一下不用美女而用我们所知的其他名人就算再有名气,可能也收不到这么好的效果。丝般的感受,一半指的是人的口感,另一半是人吃巧克力时的综合感官体验,包括愉悦的心情、忘我的精神层面感受。“德芙如丝般的感受”是一种心灵的召唤,唤醒大众对积极品味德芙的美味和精神双重享受的兴趣。相信凭借这则优秀的广告,德芙巧克力会吸引到更多消费者的目光,德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大幅度提升,它的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资料来源:德芙历年广告案例分析[EB/OL].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98f15d1155270722192ef7fe.html.)

(二)群体互动

群体互动具体可以分为暗示、模仿和从众行为。模仿和从众行为在前面章节中已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赘述,这里只就暗示进行说明。

所谓暗示是指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消费者产生顺从性的反应,或接受暗示者的观点,或按暗示者要求的方式行事。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感染”的结果。处于群体中的个体几乎都会收到一种精神式的暗示或提示,在这种“感染”下,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产生这样的信念:多数人的看法比一个人的看法更值得信任。因此暗示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暗示者的数目,或者说暗示所形成的舆论压力的大小,暗示得当就会迫使个人行为服从群体行为。

二、购买情境

购买情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或获取产品时所接触到的物质和社会因素。通常涉及做出购买决定和实际购买时所处的信息环境、零售环境和时间压力。

[案例11-2]

红叶超市的购物环境

红叶超级市场营业面积260平方米,位于居民聚集的主要街道上,附近有许多各类商场和同类超级市场。营业额和利润虽然还过得去,但是与同等面积的商场相比,还是觉得不理想。通过询问部分顾客,得知顾客认为店内拥挤杂乱,商品质量差、档次低。听到这种反映,红叶超市经理感到诧异,因为红叶超市的顾客没有同类超市多,每每看到别的超市人头攒动而本店较为冷清,怎会拥挤呢?本店的商品都是货真价实的,与别的超市相同,怎说质量差档次低呢?经过对红叶超市购物环境的分析,发现了真实原因。原来,红叶超市为了充分利用商场的空间,柜台安放过多,过道太狭窄,购物高峰时期就会造成拥挤,顾客不愿入内,即使入内也不易找到所需的商品,往往是草草转一圈就很快离去。商场灯光暗淡,货架陈旧,墙壁和屋顶多年没有装修,优质商品放在这种背景下也会显得质量差、档次低。为了提高竞争力,红叶超市的经理痛下决心,拿出一笔资金对商店购物环境进行彻底改造。对商店的地板、墙壁、照明和屋顶都进行了装修,减少了柜台的数量,加宽了过道,仿照别的超市摆放柜台和商品,以方便顾客找到商品。整修一新开业后,立刻见到了效果,头一个星期的销售额和利润比过去增加了70%。可是随后的销售额和利润又不断下降,半个月后降到了以往的水平,一个月后低于以往的水平。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观察发现,有些老顾客不来购物了,增加了一批新顾客,但是新增的顾客没有流失的老顾客多。对部分顾客的调查表明,顾客认为购物环境是比原先好了,商品档次也提高了,但是商品摆放依然不太合理,同时商品价格也提高了,别的商店更便宜些,一批老顾客就到别处购买了。听到这种反映,红叶超市的经理再次感到诧异,因为一般来说,红叶超市装修后商品的价格并未提高,只是调整了商品结构,减少了部分微利商品,增加正常利润和厚利商品,其价格与其他超市相同。

(资料来源:红叶超市的购物环境案例分析[EB/OL].百度知道.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095910.html.)

(一)信息环境

在做出购买决策之前,消费者必须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处理,而这些信息主要来自于消费者所处的环境,信息环境主要涉及三个层面:一是信息的可获性;二是信息量;三是信息的形式与格式。

1.信息的可获性

与某一购买问题相关的信息可能要从市场上获取,也可能已经储存在消费者的记忆中。然而,在实际购买时,消费者不一定会花很大的力气去主动搜集外部信息,也不一定能够随时从记忆中提取所需要的信息。研究发现,消费者的选择与决策与是否只依赖记忆信息,以及外部信息在多大程度上展现在他面前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假如外部信息只能靠记忆中提取时,消费者做出最有利的决策买到最好品牌的可能性比有关外部信息展现在消费者面前时要低。因此,为了消费者能做出明智的决策,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企业应当提供诸如电器产品的能源耗用成本、产品的生命期成本、单价和营养成分之类的信息。提供这些信息,有助于消费者决策,不仅对消费者是有价值的,而且对企业也是有利的。

2.信息量

做选择时,环境中的信息量与被选择品的数目以及属性个数存在密切的关系。显然,当被选产品或品牌很多,同时要评价的属性也很多时,环境中的信息量就会增加。信息量的增加通常有助于提高决策的质量,但当增加量超过一定水平时会出现信息超载,此时反而降低决策的质量。

3.信息的形式与格式

信息的形式是指产品信息以何种方式呈现。比如,有关食品营养成分或汽油的行驶里程信息既可以以数字方式呈现,如每升多少千米,也可以以语意方式呈现,如最好、很好、一般等。用数字方式呈现信息,使消费者更容易对不同产品做出评价。同时,相对于语意呈现方式下,消费者更倾向于以产品属性为基础对不同品牌进行比较。信息格式通常是指信息的具体组织方式,它对消费者行为同样具有重要影响。例如,消费者对单位产品价格信息的运用就取决于零售环境下信息的组织与呈现方式。研究发现,如果零售商在同一价目表上列出有关竞争品牌的相对价格,消费者就更有可能运用单位产品价格信息,反之,如果每一品牌的单价是分别列示于各自的标签上时,消费者运用单价信息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二)零售环境

零售环境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商店的布局、过道的空间、商品的陈列、店堂的气氛等。零售环境对消费者的情绪、感受均会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商店应创造良好的零售环境,以吸引消费者。零售环境一般被认为是与特定购买场景相关联的状态,是消费行为中消费者个体心理、个体条件与其所处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说时间、任务和先前状态是消费者的个体条件,那么零售环境就与物质情境相类似。此处专门列出零售环境,更多的是要强调购买场景的特定状态和条件对处于其中的消费者的影响。

1.商店布局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商店布局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指的是具体某一商店的内外环境对消费者购物时心理上产生的影响,它对消费者的具体购买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一般包括招牌名称、门面设计、橱窗布置、灯光与色彩、音乐与拥挤等。

(1)招牌名称

招牌是商店标志的俗称,是招揽顾客的牌号。例如,在繁华的商业区里消费者很容易看到各式各样的商店招牌,一块好的店名招牌,往往能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激起消费者的联想,因此具有美感和吸引力的商店招牌,对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2)门面设计

门面就是商店的出入口及周围设施,是商店的脸面,也是构成商店总体形象的重要部分。门面设计是影响消费者最初印象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讲,门面设计首先要满足消费者方便实用的心理愿望,所以店门一般应在临街明显的地方。同时考虑到商店所经营的具体商品类别差异,也应注意店门大小与招牌、橱窗的对比关系。

(3)橱窗布置

橱窗既是商店门面总体装饰的组成部分,又是商店的第一展厅。它是以本店所销售的商品为主体,巧用布景、道具和画面装饰,配以适当的灯光、色彩和文字说明,进行商店介绍和商品宣传的综合性广告艺术形式。消费者在进入商店之前,都会有意无意地浏览橱窗,所以橱窗的设计与宣传布置要适应消费者的一般心理规律,使消费者看到后有美感和舒适感,从而对商品产生好感。好的橱窗布置既可起到介绍商品、指导和促进消费的作用,又可成为商店门前吸引过往行人的艺术佳作。

(4)灯光与色彩

在商店的内外环境设计中,灯光与色彩的使用最具有普遍意义。灯光的强弱与色彩的调配都对消费者的购物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商店的照明特别是大中型商店的照明多以人工光源为主体。合理科学的配置招牌及装饰光源,既可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又可以使消费者在舒适的环境中选购商品。因此,光照设计应与消费者通过视觉所反映的心理状态相适应,以促进对消费者购买欲望的激发。

不同的色彩能引起人们不同的联想,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在商业活动中,消费者对色彩的反应与偏好,通常与视觉规律有关。比如应注意利用浅色、淡色以显示较远的感受,给人以店堂面积扩大的错觉,产生扩展空间的作用。环境色彩与商业色彩相适应,局部环境的设置应以烘托凸显主营商品为目的,对主营商品的形象起到陪衬作用,使消费者在斑斓的色彩中更加感受到商品的魅力。

(5)音乐与拥挤

商店内的背景音乐会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影响。相关研究表明,消费者在商场内购物时的步行速度取决于音乐节奏的快慢,当播放舒缓的音乐时,按天为基础计算的销售量增加了38%。然而当询问顾客是否意识到现在放的音乐与刚才放的音乐有何不同时,均表示没有发现其中的差异,由此说明音乐对消费者的影响是潜意识的。由于音乐对顾客、员工均有正面的影响,所以一些公司专门开发音乐产品用于商场或工作场所播放。

拥挤是指个体由于空间位置的有限而感到移动受到限制。拥挤可能是因为零售点接受服务的消费者太多,也可能是空间位置狭窄所致,还可能是两者兼而有之。对零售店来说,拥挤会带来一系列的后果:顾客可能会减少购物时间,改变对店内信息的运用方式,减少与营业员的沟通;另外还可能导致消费者的焦虑、不安,降低满意水平,损害商店形象。

2.商品陈列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商品陈列的心理效应是指商品在货位货架和售货柜台内的摆放、排列等对消费者心理及购物行为的影响。商品陈列是商店内部陈设的核心,也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重要因素。虽然商品陈列方式因行业、经营品种、营业场所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商品陈列本身就是广告,丰富多彩、琳琅满目、摆放得体的商品,往往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实践证明,商品陈列必须适应消费者的选择心理、习惯心理,并努力满足消费者对新对美的心理追求。一般而言,商品陈列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1)卖场布局和商品类别与消费者行为

一个好的卖场布局必须简明,不能让消费者感到像是走迷宫一样。大量实验表明,绝大多数消费者倾向于长方形的卖场,而且应该带有平坦宽阔的通道,通道中应尽量避免设台阶。在消费者专心购物时,脚下的台阶是一种安全隐患,超市管理者必须要考虑到这一点。超市的商品种类繁多,分布时一般应以卖场的磁石点(磁石点是指超市卖场中能吸引消费者注意的地方)分布为基本原则,而且要让商品物有所归、类有所归,不能违背消费者的购买习惯。

(2)商品陈列的高度和数量与消费者行为

一般消费者进入商店后,都会有意无意地环顾商店内的货位分布、商品陈列等,以获得一个初步印象。消费者进店后的环视范围、高度应成为商品陈列或货位合理分布的最佳依据。以一般人为准,大约从腹部到头顶的高度范围内是商品最有效的陈列高度。商品陈列不但在高度上要与消费者的环视高度相适应,而且还要考虑店堂空间面积的大小及消费者的可视距离。这样,才能使消费者一进入商店就能迅速、清晰地感受到商品的形象。

商品陈列的数量同样也会影响消费者对商品的感受,商品陈列的数量过多或过少都会给消费者以不良的心理感受,商品陈列过多过密会使人感觉杂乱,从而难于辨别和选择,而商品陈列过少过稀会使人感觉商店无货可售,或者只有剩货可售,从而降低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三)时间压力

在购买情境中,时间压力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尤为突出,特别是在多个环节上影响消费者的决策。在现代社会,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商品和品牌的选择上,花费额外的时间就相当于货币的额外支出,因此消费者总是尽可能地节约时间。

①不同购买决策在紧迫程度上的差异。如果是家里的洗衣机尽管用的时间长了些,但还是可以凑合着用,则购买的紧迫程度相对就要低。

②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会出现更多互相矛盾的地方。

③非计划性购买的减少和买不到原先准备购买的产品。时间压力对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和购买方式等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④很多商品和服务,比如看电视、溜冰、钓鱼等,本身就是以时间为载体的。消费者是否购买这些商品和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因此,很多产品被设计成能够节省时间。一般而言,越是紧张,忙碌的消费者对节约时间的商品或服务越是感兴趣,越愿意在这方面进行消费。

三、使用情境

使用情境是指消费者在消费使用产品时所面临的情境。在很多情况下,比如当消费者在餐馆用餐时,购买和使用情境是一体的。但也有不少情况,使用情境和购买情境是分离的,此时,无论是从时间的角度还是从物质因素的角度,使用情境都不同于获得产品时的情境。例如,购买化妆品,如果是供自己使用,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可能很简单,但如果要送给自己的配偶或朋友,则需要考虑的因素可能会更多。因此,使用情境不仅影响产品如何被使用和消费,同样也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此外构成使用情境的诸多因素,如时间会对消费者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大米是我国南方人的主食,但大多数南方人早餐吃的却是馒头面条、油炸食品等,这些早餐食品通常不会进入中餐或晚餐的餐桌。同样,啤酒、白酒等产品很少在早上被人饮用。实际上对水果、蔬菜等产品,人们在一天的不同时段可能有不同的偏好,由于商品消费量与商品的消费时段有关,所以企业对使用时的时间因素应予以了解和把握。

市场定位和产品细分中也可能涉及产品的使用情境。例如服装企业可以根据着装场合,如正式场合穿、运动时穿还是休闲时穿而对市场进行细分。针对上述不同的细分市场,服装产品的营销策略也应有所不同。显然,使用情境在产品定位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案例11-3]

“改造”厨房

“定制”这一概念能让寻常百姓家庭的厨房瞬间升级。厨房电器的种类繁多,包括吸油烟机、灶具、橱柜、消毒柜、冰箱、微波炉、烤箱以及豆浆机、榨汁机等多种产品,通过个性化的定制可以让这些种类繁多的产品形成有效的功能搭配,从而在消费者身上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消费者对厨房使用价值期望值的提升带动了众多厨电企业纷纷由“卖产品”转型到“卖服务”,引导消费者的购买选择从单纯厨电产品转向橱柜与厨电一体化配置,因而催生出实现个人定制的厨电一体化解决方案。

同时,不同楼宇设计中厨房的面积、构造、布局各不相同,而且市面上不同企业之间,甚至同品牌不同系列产品的尺寸也不尽相同,经常出现橱柜与其他品类家电“不兼容”的现象,像一些冰箱、微波炉由于尺寸问题无法摆放到合适的位置而被消费者弃用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消费者对通过一站式的定制服务来解决“兼容”问题有着迫切的需求。

定制业务的前提是企业在对消费者行为分析的基础之上做出几十套备选搭配方案让消费者来选择自己喜欢的搭配,将厨房内的产品根据水槽、灶台、干湿区等不同区域进行分类搭配,将一个完整的厨房拆分掉,然后根据消费者喜好下单定制再重新拼装,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不同楼宇对厨房设计的不同而造成一体化不规范的问题。

“就目前的业务形态来看,定制业务的最佳平台应该是线上,电子商务给企业提供了一个无边界的销售平台。”华帝股份总裁黄启均表示,在搜集消费者需求、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层面上,传统实体店传递给企业信息的速度和真实度都远不及互联网带来的效应,而以方太、老板、万和、华帝为代表的高端厨电企业早在去年就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今年将是厨电企业深耕电商并检验电商渠道销售效果的关键性一年。

在黄启均看来,尽管目前的信息化技术、供应链管理还无法达到一般的消费级产品来专门下单生产,但已经开始从企业为消费者提供产品转向消费者在企业选择自己想要的产品,销售以及生产模式都开始朝向更加灵活的趋势发展,厨电行业未来的产值应该定义在创意服务型的现代产业上。

对此,美的厨电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孙命阳也表示,面对厨电一体化解决方案的整体趋势,美的厨房厨电专卖店体系要进行“柜电一体化”大升级改造。

这对于向来重资产运营的厨电企业来说,意味着厨电行业需要将过去的全部推翻,要重新定义行业标准,因为定制出来的产品是一个半成品而非成品,需要再安装、调试,经过消费者的再定义才能成为成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模式。企业除了加强自身的产品设计外,还要依靠目前的信息化技术对消费者的需求做出实时的了解。

尽管宜家家居在去年就重点推广整体厨房的概念,但仅停留在将众多功能不尽相同的硬件简单拼装的层面,还没有将其完全整合。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厨房更多的是集中在生产方式的变革上,是一种定制化生产方式的变化,它与传统制造业的逻辑完全不同,需要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与企业的工业化生产结合起来。定制化生产方式对于整个供应链管理就提出了新的要求,将厨房内的产品根据水槽、灶台、干湿区等不同区域进行分类也意味着整个生产过程注定不会是此前的一个大订单生产就可以实现的。

与此同时,众多试图进入厨房产业的企业更应该注重平台的建设,厨电系统所包含的产品种类繁多,很少有企业能有实力包揽厨房内所有的产品,更多的是依靠企业之间的协作来整合整个产业,从而形成规范的行业标准。

(资料来源:姜中介.“改造”厨房[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