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我曾专注于远程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但后来没有跟进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的理论梳理、技术研发和教学实践。2013年,教育部启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提升工程),我因参与了多省有力提升培训的项目策划、课程设计、过程实施和效果分析等活动,再次深入到中小学教学一线,对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教与学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也开始对互联网引发的教与学变革进行深入思考。
在随后的三年多时间里,伴随提升工程的实施,通过参与海南、广西、广东、新疆等各地的在线教学、专家进校、网络研修等活动,我认识到当前基础设施、硬件设备和软件工具的发展及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建设,已经能够很好地支持教师设计和实施服务于学生发展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灵活教学,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和个性化学习,真正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优势。但实际上,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处于“任你多路来,我只一路去”的状态,不论技术如何发展,他们仍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学中技术的应用,大多数教师还停留在沿用原有教学过程和方法,技术仅用于信息呈现和资料展示的简单应用阶段,因此出现了将交互白板和一体机当成投影幕用,除PPT外学科教学软件少有人问津,优质教学资源有而不用等情况,委实令人怵心刿目。同时学校、家长、学生和社会各界也不甚理解互联网、智能移动设备和移动APP等在教学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令这些技术和资源的作用难以发挥,甚至被禁用,与国际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发展大相径庭。
为了让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了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有关技术在教与学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它们对教与学产生的改变,我与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生导师张瑜先生决定编写《促进学习的发展:互联网环境中教与学的理论和方法》一书。本书结合教学实践和技术应用,围绕互联网环境中教与学的特点,对相关学习理论、技术产品和应用实践分六个模块进行了论述,并于2016年完稿,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希望这本书能给处于信息化教学环境中的教师们一些启示和借鉴,让他们真正理解教与学的新定位,接受和尝试改变,享受利用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这一优势。
值此书即将出版之际,我首先要感谢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广东省智慧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胡钦太教授,他的支持使本书的写作和出版得以顺利进行。感谢为本书写作整理资料的有关人士,他们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研究生王孝金、倪佳丽、温慧群、吴园瑞、胡雨晗和米兰,广州创显科教股份有限公司的麦勇总经理、高宁总工程师、卢春和博士和雷蕾女士。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陈红艳、戴轶、王齐云、陈民和马洁等各位编辑,他们的严谨工作,使得本书能较顺利地完成编辑、校对和出版准备工作,与读者见面。书中引用了一些已经在期刊或网络上发表的案例,这里一并对案例的作者表示感谢!
因受水平所限,本书论述及观点难免有不足和待提升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指正(邮箱musu@m.scnu.edu.cn)。
撰写后记的今天,正值阳春三月,大地复苏。华南师范大学校园里木棉绽放、紫荆满树,心中不禁升起希望,愿在大家的努力下,互联网环境中教与学的成果也会如春花般灿烂。
穆肃
广东省智慧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华南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
2017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