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习的发展:互联网环境中教与学的理论和方法

三、智慧学习环境中的学习

字体:16+-

在理想的智慧学习环境中,每个学习者可手持一台智能移动设备( 如电子书包、平板电脑等)。它能模仿纸质课本的全部功能,并提供常规学习的各种学习活动,如做笔记、插入书签、做标注和批注等。设备中的电子教材的内容多媒体化,知识点之间按照语义关系链接,可实现知识内容的个性化呈现。电子教材能和学习者的学习进度绑定,实现学习数据的云服务同步,及时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智能分析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图形化呈现分析结果,结合教师的意见对学习者的学习提供指导和帮助。学生利用学习系统提供的便捷交互工具,可与同伴和教师进行互动。学生还可以利用内置的投票功能等与教师即时互动,教师则第一时间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如图3-60所示。

图3-60 学生在使用智慧教学系统

教师可以根据智慧教学系统中的传感系统、学习分析系统等及时获取学生的信息,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讲解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利用系统提供的丰富学习资源,设计各种学习活动。教师通过集成化的教学过程和设备控制系统,灵活地控制学习终端,如图3-61所示,实时推送学习资源,安排和实施学习活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征,快速分组,组织课堂协作学习。智慧学习环境能够提供智能化的教学设计支持,以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能对学生的作业和试卷进行自动批改和自动分析。智慧学习环境提供了类似QQ、微信等同步通信工具和微博、虚拟学习社区等异步通讯工具等,便于师生和生生联系。

图3-61 教师在使用智慧教学系统

学生可以在家利用电子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和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如图3-62所示。自主学习的重点将被标记出来,并配有相关练习;系统自动给出作业结果的反馈,对疑难问题给出提示和解答,按照主要知识点和次要知识点,给出知识点之间关系的结构图。系统能记录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可以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智慧学习系统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功能,方便学生需要学习指导的时候“呼叫”老师。家长则可通过信息系统提供的学习记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家长的电子签字也可通过学习平台便利地传输到学校管理系统(如图3-63所示)。

图3-62 学生使用智慧学习系统进行自学

图3-63 家长管理中心

在社会学习中,智慧学习环境能够感知学习者所处的地点,根据所处环境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主动推送与学习者所处环境相关的学习资源,实现自适应的泛在学习。在某些情况下,能根据学习者的位置进行分组,将处于同一地点的学习者组成一组,满足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协作学习的需要;能为学习者提供最合适的学习路径和最合适的学习方法。对成人及校外学习者,智慧学习环境能把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有机融合在一起,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从而真正实现“无缝学习”(Seamless Learning) 的理念,如图3-64所示。

图3-64 基于定位技术的场景感知移动学习应用

智慧学习环境中的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和普通数字化学习环境中学习的区别如表3-4所示。

表3-4 三种学习环境的对比

续表

案例:智慧学习环境中的英语教学

基于电子书包学习系统,教师利用教师端将课前的学习资料如微课资源等学习资料推送到学生的学习中心。学生可以在课前先完成学习任务,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课堂中教师创设情境任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语言知识,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协作、合作意识,在创设总结过程中锻炼归纳、创新的思维能力。在课后学习阶段,教师及时检测作业情况,学生根据自己具体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完成个性化的拓展学习任务,及时互动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利用电子书包进行的小学英语智慧课堂的基本流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具体流程如图3-65所示。

图3-65 智慧学习环境中的英语教学

1.课前阶段

课前阶段学生以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为主。教师在课前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将部分易于理解的概念类知识以阅读材料、微视频等形式发布给学生;布置形式多样的预习任务,例如利用电子书包录制课文的朗读,收集一些音频、视频材料,观看电影的片段等,让学生在还未进入英语学习课堂中就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设计相应的课前测评习题,以听、读、写为主要测评点,并要求学生提交;学生提交结果后,教师通过测评中心的统计功能及时汇总检测结果,在课前了解学生对预习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发现的薄弱点设计课堂教学内容。

2.课中阶段

课中阶段是智慧课堂的核心部分,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中轻松愉快、高效地进行英语学习。在智慧课堂,课中阶段主要分为六个具体环节。

(1)抽查检测,情境导入。教师根据课前的预习内容设计简单的抽查提问,帮助学生预览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同时,教师通过师生对话、观看视频、做游戏、讲故事等方式进行情境导入,让学生自然融入学习内容,并且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出符合教学主题的学习情境,并在情境中抛出问题,呈现出明确的活动任务、清晰的活动步骤,为学生的学习主题完成过程提供支架。语言学习需要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掌握能力,需要教师通过创设“境”,将学生引入“情”。

(3)小组交流,对话练习。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学习活动的情况,让学生进行小组沟通交流,设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合作活动。学生基于电子书包开展小组学习活动,进行职责分工,组长、组员分别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合作任务,完成对话练习,不再以哑巴课堂的形式学习英语。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交流对话,同时关注各个小组的活动,提供指导、帮助。

(4)阶段检测学习效果。学生完成前一阶段的协作与自主对话学习之后,教师需要通过电子书包学习平台的测评中心,测试学生阶段学习效果,反馈学生知识内容掌握情况。教师结合学生小组交流情况及检测中的信息,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发现教学难点,再进一步讲解、演示等,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5)小组探究与展示。教师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前期所学的知识内容进行再次加工,创造性地完成学习活动,学生经过小组的交流与协作得出学习成果。学生个人或者由小组指派的代表汇报学习成果及任务完成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口语表达、利用移动终端操作演示等交流形式,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将自己对学习任务的思考、加工及结果进行分享交流,增进学习效果。

(6)总结拓展,布置作业。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以图示、板书等形式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与总结,同时设计思考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和完整的知识结构。

最后根据课内的过程检测结果以及与所学知识相关联的知识进行作业布置。对于掌握知识较好的学生进行高层次的拓展训练学习,对于仍有疑问的同学利用学习平台提供课后交流,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课后阶段

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学生端中的交流互动平台与同学、教师进行及时的提问,教师在平台上为学生做有针对性的辅导。学生在课后阶段,除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外,还可以通过自己的作业检测结果,完成系统推送的个性化拓展学习方案。学习系统智能地记录学生的学习记录,并推送相匹配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拓展学习内容。

图3-66 智慧学习环境中的英语教学

案例来源:庞敬文等,《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智慧课堂构建及案例研究》,载《中国电化教育》,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