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学习主要以学习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主线,使学习者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建构知识、习得技能、获得真实发现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并进一步培养对探究和发现的内在兴趣。信息技术对探究学习活动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其作为调查实验工具、互动交流工具、情境探究工具、信息处理工具、评价工具等方面的应用,比如在线调查问卷发布平台、电子显微镜及数据分析包和物理虚拟实验软件等,如表5-3所示。
表5-3 信息技术与探究学习的整合
案例:基于iPad移动终端和教学云平台的探究式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
“三角形三边关系”既是判断三角形的重要标准,又是对三角形概念内容的不断丰富,可对学生现有生活经验概括提升,亦为学习三角形其他特征打下基础,在学生的三角形知识体系中起到继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按照“创设情境,启发思考猜想——自主探究,小组合作验证——运用新知,创造回归生活——课堂小测,数据统计分析”设计。
1.iPad软件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启发学生猜想(如图5-14所示)
图5-14 创设情境
充分发挥iPad丰富多彩的演示功能,iPad中用Flash创设了生动的小明上学路线图,让学生有一种亲近感,顺势提出数学问题:“三角形中三边有什么关系呢?” 启发学生积极大胆思考猜想:“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引导学生步入探究式学习第一步: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思考猜想。
2.全程即时录制小组实验探究验证,实现数学思维过程可视化(如图5-15、图5-16所示)
图5-15 探究验证
当学生步入猜想思维阶段后,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要求分工动手操作,进行实践验证活动。小组中iPad拍摄员即时真实全程录制小组动手操作拼摆、对比分析三边关系、交流分析、记录数据等探究实验过程。学生可以随时回看记录视频,分析、反思实验过程。iPad富媒体化,具备移动、便捷、智能、网络交互的特点,能如实即时记录过程性信息,包括音频、图像和视频等,学生还可展示汇报探究过程和验证结论。
图5-16 小组协作过程
3.添加图画练习,总结延伸,应用新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善于总结延伸知识,创造应用新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计算、猜想、分析、推理和验证的高阶思维,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严谨性以及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应用意识,并且体会到数学来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味学习数学的价值。
4.巧妙运用网络环境和iPad移动终端,应用教育云平台设计课堂小测
通过一节课的探究式学习,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如何呢?教师可应用教育云教学平台设计一份课堂小测,包括填空、选择和分类列出组合的文字题。教育云教学平台中提供列表、饼状图和标签云等进行数学课堂练习及时信息反馈评价分析,教师可根据统计数据分析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提高课堂实效。
案例来源:肖军莲,《基于iPad移动终端的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实践研究》,载《新课程研究旬刊》,2016(S1):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