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习的发展:互联网环境中教与学的理论和方法

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交互式学习

字体:16+-

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交互提供了支持,如有丰富功能的物质性学习环境(如学习资源、工具等),以及基于技术的更多样性社会和文化互动方式。从技术支持层面而言,信息技术作为互动交流工具,可以支持更多样的互动,如触控一体机,提供不同的交互方式,互动形式更多样。触控一体机(或者电视、交互式电子白板、液晶投影仪)主要实现单屏或者多屏的切换显示,方便学习内容、多种媒体资源的呈现或调控,达成师生与学习内容、各类资源的互动。软件主要有教学互动平台、校园平台资源网、视频实时互动系统等,提供互动功能及组合,让互动的范围和方式都更多样。师生所用设备,如一体机和电子书包,还可提供学习内容、课件、各类软件、资源,使学习者、设备、资源之间根据学习的需要进行及时互动。

(一)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传统教学中主要的互动活动,但常规课堂教学中一般是由教师发起互动,学生则按要求参与交互,是单向线性的,很难照顾全体学生的差异,也难以凸显个性。交互式学习工具的使用提供了人与人之间的多向互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互动的形式更加多元,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第二,互动的范围得以扩大,让每个学生的参与成为可能;第三,互动反馈更加准确,能实现实时评测、精确分析、清晰呈现。

比如交互一体机,操作非常简单,学生可以迅速地掌握使用方法,这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用一体机完成互动活动提供了方便。教师可以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走上讲台与一体机互动,将互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一旁充当指导者、点拨者的角色,让一体机成为师生、生生互动的桥梁与工具,从而充分实现课堂互动。

案例:《四则混合运算》

在这节课中,教师首先利用触控一体机呈现教学软件内容,以生活中买书为例(如图5-20所示)引出学习主题——四则混合运算。

图5-20 放映课件,导入情境

接着,教师从校园资源平台上调取微课,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然后教师呈现练习题(如图5-21所示),并挑选几位同学走上讲台进行填写。教师用探照灯框选中学生做的题目(如图5-22所示),并问其他同学,这个答案正确吗?如果不正确,就再请其他学生来讲解自己是如何做的。教师利用白板及其探照灯功能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教学效果。

图5-21 利用一体机呈现练习题

图5-22 利用探照灯聚焦练习题

(二)学生与资源的互动

传统的多媒体课堂,更多关注教师与资源之间的互动,而且方式基本是单一的、线性的,资源更多作为教学内容呈现。交互式学习工具的使用,使得教师从学的层面更多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不仅促使教师组织更加有效的资源(实时调用或者是课堂生成资源),细化人与资源之间的互动内容和形式,而且还促使学生与资源的互动,促进学习的深入。此外,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校园数字化平台、互联网资源等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资源,可以支持学生的多样的学习交互活动。

案例:利用电子书包进行小组协作学习——《民族文化》

一次关于民族文化的综合性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各种民族风俗、游戏、节日。教师设置的一个活动就是各个小组选取一个感兴趣的民族,利用电子书包通过互联网或者教学平台上已有的资源了解所选民族的情况,然后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互动(如图 5-23所示)。

图5-23 活动设置

在这个例子中,学生收集资料、学习资料的过程就是学生与资源互动的过程,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进一步内化新的知识,从而使学习更加深入。图 5-24中,学生通过资源平台,在平台上查找相关资源,进一步进行知识的内化。

图5-24 学习资源平台

(三)学生与技术的互动

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课堂应该是一个多种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技术给课堂教学提供充分的支持。无论是教学者还是学习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进行着人与技术的互动。人与技术的互动也是未来课堂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人与互动媒体设备(如电子交互白板、平板电脑、电脑等)的交互,它贯穿在技术支持的人与资源互动过程中。

案例:用三维视图软件进行交互学习——《立体几何三视图》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立体几何的三视图即俯视图、主视图和左视图,教师设计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画一画:教师先让学生欣赏汽车的三视图(如图5-25所示),接着教师呈现了房子画面,请学生分析其左、正、上三个方向视图的形状,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利用白板中的数学画板拖拽功能,选择对应的图形。

图5-25 汽车三视图

活动二,变一变:教师呈现三个平面图形,请学生分组活动,讨论还原出可能的立体图形,然后请其中一组学生在白板上画出来,并利用白板批注功能标注出三视图(如图5-26所示)。

图5-26 三视图

(四)学生与环境的互动

图5-27 圆桌式的课堂

课堂环境是教学互动赖以进行的各种条件的综合,对教学互动产生显著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课堂环境直接影响师生在课堂中的行为。作为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主体自由与发展的课堂,其环境应能与人产生良好的互动。桌椅的选择与布置(如图5-27所示)适合于不同年龄学习者的身心要求和教学活动的灵活组织,会给学习者创设舒适的学习环境,让教学双方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此外,在课堂的教学活动设计中也可以设计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人与环境互动的活动。比如,电子书包具有拍照并上传到教学互动平台的功能,教师通过调用学生上传的资源进行讲解,实现与学生的深层次互动。

案例:利用电子书包分享学习成果——《植物的叶》

在科学课上,教师没有直接讲有关树叶的知识,而是让学生拿着自己的电子书包去校园里拍各种植物的树叶,并上传到互动教学的教师客户端,如图 5-28所示。

图5-28 布置任务

然后教师选择同学的作品(如图5-29所示),同步到所有同学的电子书包上,同学们仔细观察并讨论,比较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为讲解叶的结构、判断树叶种类做铺垫。

图5-29 学生作品

在这个例子中,教师通过电子书包实现了人与环境的互动,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互动中接受新知、理解新知。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一次学习活动往往包含多种形式的互动。互动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相互作用促进学生的学习。交互学习应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交互式学习的设计应包含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