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圆柱体侧面积》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5]
(一)案例
场景观察
一个能容纳四五十人的小学教室,正前方是三尺讲台,讲台上放着一个圆柱体模型。学生每两个人一张课桌,分成四组,每组有6~7张课桌,学生都面朝黑板坐,每人桌上有一个自制的圆柱体、剪刀、数学书和笔等学习用品,学生的座位间基本上没有多余的空间。
教学行为
在导入部分(第一次前后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复习了圆柱的相关知识。在新授部分,教师拿出圆柱体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要给这个圆柱体的侧面包上包装纸,那需要多大的纸?
提完问题后,学生前面两人转身和后面的两人组成四人小组,学生们认真地讨论,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和观点。5分钟后,教师让学生停止,开始组织学生交流和汇报。
师生对话
师:怎么办?
生1:剪曲面。
师:怎么剪?
生2:剪高;垂直剪……
师:为什么剪高展开就是包装纸的面积?
生3:因为底面周长乘以高。
师追问:底面周长乘以高是求的什么呢?
生3:是曲面的面积。
师继续追问:你是怎么知道底面周长乘以高就是曲面的面积?
生3:剪开是长方形。
场景观察
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开始动手剪开曲面,并展示自己的作品。此时,教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你是怎么剪的?
生4:沿高剪。
生5:尺子找。
师追问:怎么找?
生5回答:垂直,沿着高剪。
师:(用模型边剪边示范)
教学行为
(第二次四人小组讨论)师拿着刚剪好的圆柱体侧面和与之相同未剪的圆柱体,先让学生观察剪开的圆柱体侧面图与未剪开的图,然后以小黑板的形式出示了如下问题。
1.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什么?
2.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什么?
3.展开后长方形纸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什么面积?
四人小组很热烈地讨论着,大概5分钟后师让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师生对话
师:第一个问题答案是什么?
生6: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周长。
师:你能演示给大家看吗?(师指名一生演示)。
师:谁再来一边演示一边说呢?(一生先指了指长方形的长,再指着圆柱的底面绕了一圈,师再次演示)
师:第二个问题答案是什么?
生7: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
师:为什么是高呢?
生7:因为是沿着高剪的。
师:要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就要知道什么?
生8:长和宽,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师板书)
师:我们知道长是圆柱的周长,宽是高,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底面面积,那公式可以怎么写呢?
生9: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师板书)
师:是不是每次都要把侧面积展开?
生9:不要,只要知道底面周长和高就行。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圆柱体的侧面积(板书)。
教学行为
(第三次小组合作)教学了圆柱侧面积的基础上,教师提出:同桌间讨论一下,然后,谁来说说如何求圆柱侧面积,它的推导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在小组充分交流后,教师请某小组的一名女生代表回答。
(二)案例分析
在上述案例中,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先行进行自我思考,然后邻座的4个同学为一组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再派代表进行交流发言。教师在此过程中,也参与小组的讨论,组织全班性的发言,特别是鼓励学生提出尽可能多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发表创新见解,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通过观察、讨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地学习数学的目的,而观察、讨论、设计、合作交流等也正是数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
对于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要不断研究怎样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去解决这些问题,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运用共同学习法教学策略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课堂中学习的主体应是学生,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学习,课堂教学中教师牵着学生走,就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这样的学习方式不能称之为合作学习。
第二,要求教师处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在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这样教学,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
第三,要处理好教学形式和目标的关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能让好学生一个人代替小组汇报交流,或者让组长做小老师,而要引导小组成员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使之对小组的学习任务产生一种责任感,从而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放任自流或流于形式。
第四,加强教师合作学习技能的培养。教师除了在理论上有对合作学习的正确认识,在实践上,还需对合作学习技能有较好的掌握。首先,教师要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同质小组或异质小组;其次,教师要能做好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尤其是所提问题一定要有启发性,激发学生探究合作的欲望和兴趣;最后,教师当然也要有能力将教学设计有效地实施于课堂教学中,并对每个合作小组的学习能够给予有效的监督和指导。同时,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和教学效果的评估,为下次教学设计的改进打下基础,并能够针对每个小组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地和个别地指导,促进小组内部进行不断反思;此外,教师也应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1] Johnson, D.W., Johnson, R.T.& Smith, K.A.Cooperative Learning: Increasing College Faculty Instructional Productivity.ASHE-ERIC Reports on Higher Education.1991a.p.16.
[2] Johnson, D.W., Johnson, R.T.& Smith, K.A.Cooperative Learning: Increasing College Faculty Instructional Productivity.ASHE-ERIC Reports on Higher Education.1991a.p.16.
[3] Johnson, D.W., Johnson, R.T.& Smith, K.A.Cooperative Learning: Increasing College Faculty Instructional Productivity.ASHE-ERIC Reports on Higher Education.1991a.p.16.
[4] Johnson,D.W., Johnson,R.T.&Holubec,E.J.Circles of Learning:Coo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Edina,MN: Interaction Book,1993.p.43.
[5] 案例选自:http://wenku.baidu.com/view/d9f6768683d049649b6658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