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四、教学实例

字体:16+-

《成长的烦恼》是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的语文综合活动,它以写作为主,结合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通过这次活动,力图使学生能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并能帮同学或朋友解除烦恼。下面我们结合《成长的烦恼》这个教学实例来具体分析结构设计法。

步骤一:建议学生采访自己的父母或其他长辈,他们曾经有过什么烦恼,又是怎样解决的。做好记录。

步骤二:在教室里布置一棵烦恼树,让每个学生将自己的烦恼写下来,制作成树叶的形状,贴在烦恼树上。

步骤三:以小组为单位,去认领烦恼叶,组内具体讨论如何解决这些烦恼,然后分工,每人针对一片烦恼叶,以书信的形式帮助同学解决这个烦恼。

步骤四:小组内交流书信,提出修改意见,评出写得最好的书信在班上交流。

步骤五:每人根据自己书信的内容写一句名言或较精练的句子,抄在自己制作的一朵小红花上,把小红花贴在烦恼叶的上面。

最后让学生把“烦恼树”三字换成了“欢乐树”。

是啊,“每一棵树的枝叶都有它的问题,但也是一棵树的全部”,只要有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烦恼树”也就变成了“欢乐树”。[2]

整个活动过程中,通过学生与家长的合作、学生与学生的合作,最后将解决烦恼的办法以书信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敞开了心扉,互相倾吐了心声,端正了生活态度,而且在合作中提高了写作能力。这样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通过采访父母或长辈,通过认领“烦恼叶”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组成员彼此平等共同参与,积极分享,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内在的动力。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评析[3]

(一)案例

教师课前把学生分为6人一小组,共9组,每个小组均由不同能力、性别、性格、文化背景的学生组成,每组选一位组长。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对学生的认知、情感、自信心、同伴关系等产生积极影响。为了竞争需要,教师在黑板上贴了不同颜色的有磁性的棋子,每个棋子代表一小组,每组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并向学生说明哪组合作的好,问题回答的对,代表那组的棋子就能向前移动,最后看哪组的棋子最向前,哪组就获胜。

Step 1.Lead-in

教师先放了些自己在各地旅行时拍的照片,美丽的照片立刻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紧接着提问:“从这些照片能推断出老师喜欢什么?”学生很容易的回答出了traveling.教师又紧接着问:What do you think is important for traveling?学生举手回答,这时教师就把黑板上该学生所在组的棋子向前移了一步,学生热情马上攀升,争先恐后举手回答,听了许多不同的答案后,教师把答案引导到了第一个活动的主题,即Packing is quite important for traveling.

Step 2.Language input

教师抛出话题:Different trips need different packing.What do you need to pack for the following trips?(A beach vacation and sightseeing in a city).给学生三分钟时间,小组讨论,并且给每一小组只发一张汇总表,让他们把想到的东西记下,时间到后,各组都停下,学生举手很活跃,叫第一组汇报时老师先问:“How many words do you have?”该组汇报完毕后,老师把该组的棋子移动了两步,这下教室沸腾了,叫下一组时,先说:“Which group has more words?”并且学生汇报时不能重复前面组提到的。当然,这一活动中,老师并没忘掉黑板上各组棋子的前进步伐。

Step 3.Listening task

处理课文中的听力部分,让学生看课文中的图片并猜:What are the family going to do ?What have they done for their trip?完成1B听力。

Step 4.Language input

听力完成后,老师又提了问题:What else do we need to do before leaving home ?再次让学生小组合作,列出尽可能多的短语。像lock the door and windows,feed the pets,turn off the TV and lights等。同样的,小组汇报时又掀起了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组的棋子能前进得更远,争先恐后举手,连平时比较内向或成绩较差的学生都在组员的带动下高高举起了手。

Step 5.Pair work

利用学生已列短语,教师对本课的语法“现在完成时”进行操练,教师问:If you are leaving home,have you done the following things?Do Pair work with the above phrases.

A:Have you...

B:Yes,I have./Yes,Ive already.../Not yet.Ill do it in a minute.

Step 6.Listening task

完成课文中的2a、2b听力练习。

Step 7.Memory challenge

教师根据听力材料内容改编了一篇完形填空,让学生根据记忆填空白处,同样采取小组竞争形式。

Step 8.Group work

教师设计了第三个小组活动:Who have looked after themselves well in the past week?给出的情景是:Suppose you are a parent who has not been at home for a week.List a set of questions to learn about what your children have done in the past week.并给出Model:Have you finished all your schoolwork?Have you watched TV too much?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列出尽可能多的问题,再由每组的leader汇报:has already...but he hasnt...在课的最后,老师还设计了一个Teaching evaluation环节,让学生对自己本课表现进行自评,然后再根据黑板上各组的棋子,评出了优胜组,给予奖励。

(二)案例分析

在本次课上,执教教师主要设计了三个活动。

活动一:讨论旅行时需要准备些什么东西。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讨论很热烈,想出了许多老师也没想到的东西,通过这一活动,把本节课需掌握的新词汇都解决了。

活动二:让学生讨论离家之前需要做些什么工作,大量短语的列出为下面句型的操练做了很好的铺垫,有了这些短语,再让学生操练现在完成时态Have you...就非常容易了。

活动三:把现在完成时态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一直比较困难,而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你是一个星期不在家的父母,回来后询问孩子在上周的情况,很自然的就用到了Have you...句式。在此基础上,父母亲汇报孩子在上周的状况,又延伸到了现在完成时的第三人称单数用法,has already...

在这节课,合作学习贯穿始终。但却没有出现合作学习形式化、表演化、自由化的弊病,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能够明确合作学习的规则

合作学习效率低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合作学习。因此,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目标、方法、步骤和任务分工,知道学什么、怎样学、达到什么标准;只有在小组成员明白教师的指令和合作活动的任务时才活动。采用合作学习,切忌在教师自己指令不明确的情况下进行小组活动,那样可能造成看似热闹、实为混乱的局面,这就冲淡了小组活动的意义,降低了小组的作用,更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节课,教师对学生的分工明确,每一组都确定好组长,再由组长确定每次活动的记录员、汇报员等,这样就避免了为挑选临时组长,你推我让,或小组内为谁先发言而争吵不休造成的学习效率低下现象的发生。并且,在合作过程中,老师会不时地提醒,请遵循规则,从而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质量,也就是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2.合作学习活动具有目标性

小组合作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是否能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合作学习的活动设置难度要适中,难度过高或过低都不行。难度过高会使学生们无话可说,甚至无动于衷,从而丧失合作学习的信心;相反,难度过低,必然造成学生在活动中情绪高涨,争论不休,虽然气氛活跃,但却可能毫无意义。因此,教师所设计的小组活动要具有一定目标性。即要求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要准确而适度,使教学环节的难度恰好落在学生通过努力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可以达到的潜在接受能力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一种成功的愉悦感,从而不断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并使之在合作学习中得到完善,进一步促进思维的发展。本课中老师提出的这几个任务都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有可操作性。这样的小组合作才有真实的意义,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形成了适当的竞争机制

高科技时代是竞争的时代,没有竞争,时代不会向前发展。学生只有具备了较深层次的集体主义观念,竞争成功的可能性才会更大。本节课,老师从一上课就宣布各组要进行竞赛,最后获胜的组还可以拿到奖品。每次活动中学生的汇报、回答都能使自己组的棋子向前移。这大大激发了各组奋勇争先的积极性,形成组间明争暗赛的竞争局面,使学生始终处于竞争状态中,不断强化其竞争意识。在本节课的一次活动中,其中某组有名男生始终未举手,其他组员立刻督促,后来这名男生也举起了手。通过这种小组竞赛的方式,激起每一位学生的关注。这样就保证了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4.构建起了合理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新课标提出:“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要有利于学生自主的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把学生个人计分改为学习小组计分,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小组合作达标。本节课中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都引导学生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对优先的组进行表扬,对落后的组进行鼓励,并给予更多的机会。课的结束,还让学生对自己进行个人评价。教师既重视对小组的评价,也重视对个人的评价,激励了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了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1] Kagan,S.Cooperative Learning.San Juna and Capistrano.CA: Resources for Teachers, 1994(3).p.3.

[2] 案例选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b403390100ngez.html.

[3] 案例选编自:http://wenku.baidu.com/view/ae54b5ebfab069dc502201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