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确立调查目的和内容
研究者就所研究的问题已经阅读了大量的文献,提出了自己的研究问题,经过慎重思考,认为利用问卷来收集数据是比较好的方法,从而用问卷获得的数据。所获取的数据经分析可以描述某些方面的现状、特征,或者可以对某种现象进行解释,或验证某种理论或假设。初学者必须时刻提醒自己问卷的设计要服从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二)构建问卷总体框架
问卷的总体设计构思,需要查阅文献,了解此领域前人问卷是如何设计的,有什么理论可以支撑问题的设计。问卷中的问题和选项都不是随意呈现的,每个题目的设计必须有依据。
如果所做的调查只是一般性的现状和态度调查,那么研究者可以根据调查的内容性质将调查问卷分成几个部分设计。然而,如果研究者调查研究的内容是理论性的,需要有研究假设,就需要考虑以下方式构建问卷框架。[1]
①分解核心概念,构建问卷框架。比如,温斯坦(Weinstein)等人编制的学习策略量表(Learning and Study Strategies Inventory,LASSI)共分成10个分量表,即态度、动机、时间管理、焦虑、专心、信息加工、选择要点、学习辅助、自我测试和考试策略。
②以理论为根据,构建问卷框架。一个关于教师职业倦怠感研究,就是依据的国外学者将职业倦怠分为三个方面,即情绪衰竭、去个性化、降低的自我成就感的观点。
③设计开放性问题,做试探性的小规模调查,构建问卷框架。这个方法是问卷编制主流方法。比如,编制一份心理健康量表,就需要在编制初测问卷前,编制一份开放式问卷,进行小规模访谈。根据对访谈内容的整理,构建核心概念的维度。比如,将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分为9个维度,分别是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
④亦可以通过文献查阅、个案研究等方式收集资料,利用前人研究,构建问卷框架。
(三)确定问题和选项
问卷问题的确立(题干)和选项(答案)的设计是问卷法的关键。一个问卷应设计多少道题?以什么题型呈现(是否、单选、多选、填空、问答、配伍、等级式量表等方式)?这些都值得思考。
一个问卷应设计多少道题,来源于所确立的研究目的。首先,在编制调查问卷之前,必须研读所研究问题领域的所有文献和相关文献,了解此领域各种问卷中的题目数、题型和题干。其次,可以预先做访谈,编制出初测问题,所编制出的初测问卷题目要能够实现研究目的。再次,对初测问卷进行施测,分析数据,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对问卷的题目进行合理的修改,对问题中部分题目进行删减。在问卷编制实践中,一般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获取集体智慧来完善初测问卷和试测问卷,进而获取数据,根据数据结果来修改初测问卷这个过程可以反复多次。最后,确立用于正式调查的问卷。
同样,以什么题型呈现问题,这也根据研究目的和已有文献来确立。所选择的题型能够最佳化地调查出所要了解的问题。一般来说,问卷中的题型有以下几种。
1.是否式
是否式也称二项迫选,比如见附录10-2中的A5题。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从两个选项中择其一作为问题的答案。再如:“你的性别是:□男 □女”“你是否是班主任:□是 □否”。
2.填空式
在题干的某处留空白,需要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填充。例如,你的教龄是____年。再如附录10-2中的A2题。
3.单项选择
如附录10-2中的A3、A4等题,这类题目包含一个问题,并提供若干选项,要求被试从中择其一。这类题目是问卷调查中最常见的问题类型之一。
4.多项选择
多项选择题指列出多个答案,被调查者根据要求自由地选择一项或多项答案。选择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你最喜欢的学科有哪些?□语文;□数学;□英语;□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其他。再如附录10-2中的A24题。
5.排列式
排列式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判断或情况,将多个陈述句,按照一定的标准做先后顺序上或程度上的排列。
6.等级式
等级式指选项为多重等级,要求被试权衡之后做出选择。等级可以是频率上的不同,例如,总是、经常、有时、从不,也可以用精确的数字来表示频率;也可以是程度上的差异,例如,很好、好、一般、差、很差;也可以是某种特质变化的连续体,如附录10-2中的A22题;也可以设成5个等级。在心理学调查上,经常使用李科特(Likert)五点量表。
(四)确定问题排列顺序
问题的合理顺序,是指问题的排列要便于被调查者顺利地回答问题,问题的排列次序会影响被调查者的兴趣、情绪,进而影响其合作的积极性。确定问题排列顺序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按照某一逻辑,将同类别的问题排列在一起。这样被调查者可以按一定思路连贯地回答问题,否则就容易产生思维中断或跳跃现象。这样排列也便于问卷的编码和后期的录入分析。
第二,按问题的难易程度排列。在编排问题时,一般把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放在前面,把比较难的放在后面;把被调查者熟悉的问题放在前面,比较生疏的、专业性强的问题放在后面。
第三,把比较好答的封闭式问题放在前面,把比较难答的开放式问题放在后面。这样可以给被调查者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以便于他们继续答下去。
(五)征求意见、试测和修订
编制好初测问卷后,还需要经过研究小组讨论后修改,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再次完善题目的措辞、题项的确定、题目的排列等。然后在小范围内进行一次或多次的试测,分析试测的数据以发现问题,以及在试测过程中了解被调查者是否理解指导语、所列的答案是否完全。此过程可以反复多次,最终确定最满意的调查问卷。
(六)印刷问卷
印刷问卷前,需要对问卷进行专业的排版。首先,在纸张选择上,不应采用廉价的纸张。同时,不需要使用如同商业调查中用的高价格的纸张印刷。问卷的排版要使题干与选项同时出现在一页,行间距不要过密。请排版专业人员对问卷进行排版,使整个问卷从视觉上使用户体验良好。如果有开放式的问题,要考虑到是否给被调查者留有足够的空间。
[1] 侯典牧.社会调查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