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

三、访谈的类型

字体:16+-

根据不同的标准,访谈分为不同的种类。

(一)结构式访谈与非结构式访谈

因研究问题的性质、目的或对象的不同,访谈法具有不同的形式。根据访谈进程的标准化程度,可以将访谈法分为结构式访谈与非结构式访谈。

1.结构式访谈

结构式访谈是一种标准化的访谈,即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例如,访谈的内容、程序事先都已经设计成固定的访问调查表,按照有一定结构的问卷而进行的比较正式的访谈。这种访谈是严格控制和标准化的。访谈对象按照统一的标准与方法选取,访谈中所提的问题及其顺序、提问的方式、对疑问的解释以及调查结果的答案记录都严格遵守问卷的要求或访谈任务书的要求,甚至连访谈的时间、地点、周围环境等外部条件,也要求同访谈任务书保持基本一致。结构式访谈实际上是一种问卷调查。

结构式访谈的优点:便于对访谈结果进行统计,可做定量分析,便于对不同被访谈者的回答进行对比研究。还可以通过直接观察,获得一些对访谈对象的经济收入、身份、能力等方面的感性认识,分辨其回答的真实程度,对所获资料和答案进行信度评估。

2.非结构式访谈

即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对于提问的方式和顺序、回答的记录、访谈时的外部环境等,也无统一的要求,可根据访谈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做各种安排。

非结构式访谈最突出的优点是弹性和自由度大,能充分发挥访谈者和访谈对象的主动性、积极性、灵活性与创造性,有利于适应变化的情况,有利于调查原设计方案中没有考虑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利于对一些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在非结构式访谈中,双方可以围绕所定的题目就有关问题进行深入广泛的交流和探讨,访谈者可能会得到一些未曾预料的或一些启发的资料,可能获得一些与调查研究问题有关的丰富的社会背景材料和调查对象生活的感受等,从而对所研究的问题可以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这种访谈有利于了解被访谈者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及对问题的看法、解释等,从而能够让被访谈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情感。

(二)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根据访谈者接触受访者的方式,可以将访谈法分为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

1.直接访谈

即访谈者与被访谈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在很多访谈形式中,访谈者常采用面对面的方式与被访谈者进行交谈。直接访谈通常是访谈者根据精心设计的访谈提纲当面询问被访谈者,并将与被访谈者的谈话记录下来而获得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其突出特点是访谈双方直接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访谈者能广泛深入地探讨问题,了解被访谈者的思想、态度、情感等情况,而且还能亲自观察被访谈者的有关特征和他们在访谈过程中的很多非语言信息,从而加深对谈话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判断访谈结果的真实可靠性。这种访谈成本较高,对访谈者的要求也较高。

2.间接访谈

即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物与被访谈者进行非面对面的交流。例如,访谈者可以通过电话、QQ、MSN等通信工具进行访谈。电话访谈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将会成为一种重要的访谈方式。通过电话访谈可能会获得一些重要研究资料,例如,对新政策的研究中,通过电话访谈可以直接获得一些专家或民众对此政策的态度,从而对政策的实施甚至政策本身做出评价,也更容易使被访谈者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当然了,电话访谈也最容易被人拒绝,也会因被访谈者不明确调查目的而影响调查的质量。QQ等访谈可以灵活安排访谈对象、时间等,但访谈的对象并不广泛,即样本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还有重要的一点,即这种访谈的虚拟性及网络文化的影响,因此,访谈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值得重新考虑。

(三)个别访谈与集体访谈

按访谈过程中的受访者人数,可将访谈法分为个别访谈与集体访谈。

1.个别访谈

即指访谈者对访谈对象逐一进行单独访谈的访谈方法。这是访谈法最基本与常用的类型。这种访谈易于双方沟通,在访谈过程中,访谈对方便于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处理问题。这种访谈形式常用于个案研究以及一些敏感的问题调查之中。个别访谈可采用结构式或非结构式,也可是双方的面对面口头的直接调查或电话等间接调查。

2.集体访谈

即指一名或多名访谈者同时对一组访谈对象进行访谈的方法。访谈对象为10人左右一组较宜,座位安排圆形较理想。访谈对象的背景相近为好。访谈对象要有代表性、典型性;参加者在学历、经验、家庭背景等各方面情况尽可能相近。事先要了解一下被访者的个人问题,避免触及个人隐私而造成被动局面。这种访谈既可以是结构式访谈,也可以是非结构式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