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始年级班主任带班策略

我和我的一年级新班

字体:16+-

曹艳娟 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庄中学

这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坐落在小镇旁边,经历了多年的风吹雨刷。当夕阳把天边染红,喧嚣了一天的校园显得格外平静安详。西边的操场上,每天都有人奔跑追逐。走进初一(6)班教室,我备感兴奋,那是我和一群可爱的孩子构建起的一个温暖和谐的班集体。因为孩子们是学习的主人,是学科课堂的主人,是班级的主人,他们也应该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就像学科教学一样,班主任不应该成为管理的主力,而应该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监督者。从班级管理的实践来看,一个几十人的班级,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实施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一、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紧张的学前教育开始了,对于刚刚离开妈妈怀抱的初一新生,首先面对的是苦与累的考验和想家的痛苦。为了排解他们的烦恼,我让学生写日记,记录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样就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在与学生共同生活的日子里,我和学生们同吃同住,经常利用闲暇时间找学生谈心,把学前教育当作磨炼自己意志的舞台,告诉学生“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并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来充实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有趣。事实证明,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就能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从实际出发,制定出一套较为完整而容易操作的班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一定要有一套较为完整且容易操作的班规。有人说:“已经有一套校规,还需要班规吗?”我认为需要,理由很简单:校规的范围太广,内容太多,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班规可以针对本班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由班委会和全班同学共同制定出来,重点突出而且容易操作。有了班规,就有了班集体全体学生共同的行为准则,班主任开展工作就容易多了。因为学生从心里面认同了这些行为准则,如果谁违反了这些行为准则,那么谁就应当受到纪律批评,就要接受同学们和老师的帮助教育。班规要制定好,更要落实好,这样才能为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在班内实行了“量化积分管理制度”。

“量化积分管理制度”是从卫生、保洁、课前准备、两操、就餐、桌凳摆放、课间秩序、课堂纪律、课堂发言、作业完成、教室值日等方面根据个人行为表现进行加减分,每两周评比一次常规管理优秀学生,并发放喜报,每月进行一次总结,总分较低的取消各种评优资格,总分较高的则评优优先。该制度的实施遵循“奖惩有据,奖罚分明,人人平等”的原则,既达到了约束学生的目的,又调动了学生乐于助人、为班级做贡献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对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我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利用班会、队会等,向学生正面宣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让学生从认识上加深对独立性的理解;第二,在班级中安排“人人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负责;第三,联系学生的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培养学生在家的自我管理能力。学生们踊跃地参与。

四、精心培养班干部

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班主任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我在培养小干部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1)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对于学生自己选出来的班干部,要尊重他们的权利。每天的值日先由卫生委员负责评比,然后,由我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供他们参考。

(2)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的工作方法。

(3)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即“以点带面”。

(4)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即“以面带面”。

此外,我还注意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我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能力。这样培养的方法,所有采取的措施,其目的不在于人人都能管人,而在于人人都能管自己,培养学生对自己、班级、家庭的责任感。很多任课教师说我们班的班干部很负责,每当听到这样的评价,我都会立刻表扬学生,从他们兴奋的眼神中,我看到了骄傲自信。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作为班主任的我,工作重点和中心任务是整顿班级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这一任务的完成必须由班主任下决心,动真格,采取各种方法。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抓课前准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课前准备十分重要。开学初,铃声响了之后,大多数学生像没有听到似的,在玩什么的还玩什么。于是,预备铃声一响,我就到教室去,督促他们做好课前准备,然后在教室里巡视一圈,检查学生的书和笔记本是否放在了桌子的左上角。班委会建立后,课前准备由专人负责,班主任随机督查,现在已基本形成习惯。

(二)抓作业纸的收发

无论课堂作业还是订正作业,每组组长必须收齐后方可交给课代表,不会做的题目可以不做,但绝对不允许有不交作业的现象,如果有人不交作业,课代表要及时记录,并利用晨会或班会进行曝光和教育。作业纸的发放由课代表分给各组长,由组长发下去,并且送到每个人的桌子上。绝对不允许课代表把作业纸直接放在讲桌上,否则学生们就会蜂拥而上,把讲台围个结结实实,各人抢各人的作业纸。这一要求讲几次是不够的,要经常讲、反复讲,直到学生养成习惯为止。

(三)抓卫生保洁

教室的清洁工作往往做得很好,但保持得不够。学生们有乱扔乱抛的现象,我就号召他们不乱扔废弃物,并带头捡班上的垃圾,还给每个学生划分出一块包干区,这样就消除了卫生死角,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现在无论什么时候走进教室,教室里都是整齐、干净的。

(四)抓自习课纪律

无论是午自习还是晚自习,要求学生必须保持安静,值日班长坐在讲台上督查自习情况,并做好记录。自习课上首先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做好手里自备的随堂练习,最后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这样,学生每天的自习课安排得井然有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我喜欢这样的日子,喜欢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它能洗去我一天的疲劳,洗掉尘世的喧嚣。每每这个时候,我总会想,我还有什么奢求呢?能够跟这样一群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我心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