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果
学生知道自己擅长的事。
学生能意识到自己觉得困难的时候,并且努力应对。
·课前准备
(一)教学场地及材料准备
为故事“喜欢做自己的小老鼠”制作的幻灯片;故事中的五幅插图。
(二)教学组织与实施准备
了解本主题是四年级“喜欢我自己”学习专题的第一课,在三年级建立的自信和了解自己的基础上,本主题将自我认识进一步深化,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基于四年级学生的已有认知水平,采取难度适宜的教学方法,并需要一定的讲解。
(三)教学组织方式概览
热身活动:我最擅长。
主题导航:喜欢自己。
探究与体验:听故事;制作我的轮廓;互相采访。
总结与反思:接纳自己。
·学习过程
(一)热身活动:我最擅长(5分钟)
教师让学生思考半分钟:想一想自己最擅长的是什么?不仅包括学习方面,而且包括生活技能、运动技能、音乐、绘画、表演等方面。
大家围坐一圈,问一位学生:“你最擅长做什么?”这位学生答:“我最擅长跑步。”然后任意指另一位学生回答,依次类推不重复。
“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最擅长的方面,这也是值得我们自己骄傲的。”
·学生活动可以小组形式进行,也可以在全班进行。
·游戏开始前,教师告诉学生擅长的含义:擅长是指在某方面有特长。比如,他擅长画油画。
(二)主题导航:喜欢自己(5分钟)
“同学们,当我们说到自己擅长的方面时,心情是怎样的?
“刚才我们每一个人都认识到并说出了自己最擅长的方面,我们每个人是优秀的,心情也都是愉悦的。”
“同学们,喜欢自己意味着对你擅长的事情感到骄傲,也意味着接受并且坦然地面对你觉得更困难的事情。”
教师可以让1~2位学生复述自己擅长的方面,其他学生观察他表达时的表情。
(三)探究与体验
活动1:听故事(10分钟)
教师回顾“喜欢做自己的小老鼠”。
学生利用“喜欢做自己的小老鼠”的图片进行讨论。学生两两一组,解释每幅图片里发生的事以及小老鼠的感受。
“同学们,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一起听过了‘喜欢做自己的小老鼠’,大家还能回忆起故事中的小老鼠吗?我们现在一起再来听一听这个故事。”
“小老鼠想去解救困在笼子里的动物,她遇到了什么困难?她是怎样应对的?
“她喜欢自己吗?为什么?”
“刚开始的时候,狮子、羚羊和猴子都看不起小老鼠,小老鼠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最后,当她勇敢地战胜自己,咬断绳子解救了动物们时,她才意识到‘喜欢做自己’。”
·印制的图片要足够多,保证每人都能参与到讨论中。
·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多进行正面引导。
活动2:制作我的轮廓(10分钟)
“通过前面的故事,我们了解了小老鼠由胆小、自卑到喜欢自己、相信自己的变化过程,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加深对小老鼠的认识。”
教师给学生看一张小老鼠外形的图片,让他们观察小老鼠外形的特点。
从外形来看,小老鼠的每一个器官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从故事中可以认识到小老鼠是有思想的、勇敢的、友好的,敢于克服困难的。
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一个关于自己的轮廓。
·学生在讨论完小老鼠的轮廓后,呈现教师提炼的关于小老鼠不同部位的表述。
·学生在制作了关于他们自己的轮廓图后,可以交换看一下。
活动3:互相采访(10分钟)
学生两两合作,准备一个“喜欢我自己”的采访。采访问题示例如下。
·这几周以来,你做过的让你感到自豪的事情是什么?
·遇到过困难吗?你是怎样克服的?
·克服困难之后,你是什么感觉?
(四)总结与反思:接纳自己(5分钟)
“本节课故事中的小老鼠看着其他动物,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但当猎人来袭的时候,它克服困难,获得成功之后才意识到‘喜欢做自己’。我们对擅长的事情应该感到骄傲,更应该接受并且坦然地面对自己觉得更困难的事情。”
教师应抓住故事的关键要点进行总结。
·小老鼠想要和其他动物一样特别。
·小老鼠见识到狮子是一位伟大的领袖,羚羊跑得快,猴子擅长攀爬。她期望自己能像他们一样特别。
·小老鼠躲起来,感觉自己一无是处,闷闷不乐。
·动物们被猎人捕获,他们寻求帮助。
·起初,小老鼠认为她无能为力,但最终咬断了绳子解救了动物们。
·当其他动物对她表示感谢并主动提供她想要的东西时,她意识到他们已经给予了她想要的一切,他们让她明白了一定要“喜欢做自己”。
·主题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