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被试
从大连、沈阳、锦州三个城市的妇幼保健院的婴儿保健卡中随机抽取14~24个月的健康婴儿213名。被试分布情况见表7-3。
表7-3 被试分布情况
(二)实验工具
一面镜子(40cm×60cm),一盒红胭脂,适合14~24个月婴儿玩的玩具若干;一部索尼摄像机;婴儿言语自我认知访谈提纲。
(三)实验程序
由经过培训的发展心理学专业研究生与作者本人担任主试,所有主试均为女性。实验前,主试向母亲简单介绍实验程序,请母亲在点红实验过程中保持安静,不要提示孩子,直到点红实验结束。
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1.自由活动:婴儿和母亲进入实验室。在地毯上摆着许多适合14~24个月婴儿玩的玩具,主试与婴儿和母亲一起进行10分钟的自由游戏,让婴儿先熟悉主试和环境。10分钟后,主试将所有玩具收拾起来。
2.点红实验:采用婴儿视觉自我认知的经典实验。首先给婴儿5分钟时间在镜子前自由活动。接着主试把镜子拿到一边,保证婴儿不会在镜中看到自己的镜像。主试假装给婴儿擦脸,秘密地将一个无味、无毒、水溶的红点点在婴儿鼻子上。然后和婴儿玩1分钟,这样确保婴儿在镜子前的行为与对红点的敏感无关。分心时间后,将镜子摆到婴儿面前,看婴儿在30秒内对镜像的反应。主试轻轻敲打镜子,说“看这儿看这儿”,来吸引婴儿对镜像的注意。无论何时,主试都不涉及婴儿的名字或鼻子。主试和母亲都站在镜子边,以便她们的映象不会出现在镜子里。
将婴儿看镜子的时间确定为30秒,是因为在国外已有关于婴儿自我认知的研究中,有的采用90秒作为时间标准,实验结果发现,在点红后,表现出自我指向行为的婴儿看镜子指鼻子后动作的平均时间为10.83秒;有的采用30秒作为时间标准。我们的纵向追踪研究发现,如果婴儿认出自己的形象,在30秒内就会做出自我指向动作。参照此标准,本研究将婴儿看镜子的时间确定为30秒。
婴儿的自我指向行为做如下分类:认知者——30秒内婴儿看镜子,摸自己的鼻子或口头上说出一些关于他/她自己形象改变的话;未认知者——30秒内婴儿没有表现出以上行为。
3.自由活动:在点红实验结束后,主试将玩具拿出来再与婴儿和母亲进行10分钟自由游戏。在游戏中,主试向婴儿提问与自我有关的问题,尽量诱发婴儿讲话。
(四)编码和记分
整个实验过程持续约30分钟。用摄像机全程录像。
婴儿的视觉自我认知采用0、1记分方法,表现为认知者记1分,表现为未认知者记0分。请两名不清楚实验目的与被试年龄的评分者独立观看录像带,为婴儿的自我指向行为(触摸鼻子)进行编码,计算评分者信度。评分者信度为0.93。
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11.0软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