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准确评估参与本计划的非华语幼儿,在完成本识字课程后,其识字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变化,研究小组设计了识字测试卷和自由书写环节作为评估工具,因为题目设计的缘故,前者需要以单对单的形式进行评估,后者则可以用全班活动的模式进行。
本研究采用纵向追踪的方法,比较幼儿在“前测”、“中测”和“后测”的成绩,以评估幼儿的学习进展和成效。为了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比较性,“前测”、“中测”和“后测”的测验卷,均采用题目类型和难度一致的平行测验。以下简略介绍各个评估项目的评估目的、具体的评估内容和施行方法。
1.看字选图
第一个部分是看字选图,共十五道题目,目的是评估幼儿对汉字字义和字义的掌握。每道题上方列写了一个词语,这些词语都是从本课程的文本或幼儿口述的心理词汇中选出,全部属于实词,例如太阳、牛奶、车等。词语下方有四个方格,每个方格内有一张图片;部分图片的属性相同,例如太阳跟月亮和云编在同一道题目中(见图8.12),幼儿需要指出哪一张图片与列写出来的词语意思上配合从而评估幼儿对字形和字义的掌握,以及他们分辨属性相同而个体意义不同的图片的能力。
图8.12 看字选图评估示例
2.看图选字
第二个部分是看图选字,共十五道题目,目的是评估幼儿辨认字形和字义的能力。每道题上方都有一张图片,图片的内容多围绕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所接触到的事物和取材于他们的学习材料,例如水、月亮、爸爸等。图片下方有四个方格,每个方格内有一个字或词(见图8.13)。部分题目选了一些字形相近的汉字,例如“右”和“石”“人”和“入”;部分题目选了一些同音字,例如“巴”和“爸”“路”和“露”等,以增加题目的难度。幼儿需要先观察图片,再从四个汉字中找出与图片意思符合的汉字。过程中,幼儿不需要读出该字的正确读音,只是评估他们辨析字形和字义的能力。
图8.13 看图选字评估示例
3.看字读音
第三部分是看字读音,共七十道题目,目的是评估幼儿认读汉字的能力。题目所评估的汉字都是从本课程的文本或幼儿口述的心理词汇中选出,全部都是实词,例如左、右、快、乐等,而题目编排方面主要以词组为纲,例如“一”字跟“个”字、“母”字跟“鸡”字编在一起,务求令各个单字组合起来能成为有意义的词,减低因语境割裂而阻碍幼儿辨认汉字的情况(见图8.14);此外,笔画较少的汉字也会排列在评估的较前位置。评估的过程中,幼儿会根据主试者的引导,按顺序读出所有字词。若幼儿遇到不会读的字词,可先示意,然后跳过这些字词。
图8.14 看字读音评估示例
4.口述心理词汇
第四部分是口述心理词汇,主试者依次向幼儿展示三张图画,图画主题分别是家庭、学校及社会(见图8.15、图8.16、图8.17)。幼儿要用口语表达图画的内容,包括说出图画中的事物、人物的动态、景物描述以及跟幼儿相关的一些生活经验。评估的目的是考核幼儿辨认和口述图画中的人物、对象,或通过联想说出与主题相关的字词的能力,从而得知他们能口述的心理词汇数量。为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评估,主试者会鼓励他们用任何语言表达(包括中文和英文),唯评估结果只计算幼儿能以中文口语表达的词汇。本计划期望通过评估学生的心理词汇量及词汇属性,从而编写一套符合他们生活经验的识字课编写教材。
图8.15 心理词汇(家庭)评估示例
图8.16 心理词汇(学校)评估示例
图8.17 心理词汇(社会)评估示例
5.自由书写
第五部分为自由书写,以全班活动的方式进行,目的是评估幼儿的书写汉字的能力和水平。研究小组将幼儿可能达到的书写水平综合为十五级的表现水平,由第一级未能运用图画、线条或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至第八级能仿写汉字词汇,进而到第十五级能独立书写句式来表达。幼儿的书写水平以他们在书写样本中所表现出的最高表现来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