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管理机制研究

第二节 高等教育评估网络治理方式的实现

字体:16+-

评估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涉及多元利益。利益相关者在评估的决策和执行中无疑会存在很多分歧,甚至是矛盾,这些都将阻碍评估的进行和其目的的实现。网络治理倡导评估主体的平等地位及其相互之间的合作。简而言之,“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1]。因此,在网络治理下,要想实现网络治理必须借助对话和沟通,也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各种类型的评估,让评估主体自由合作,发挥自身在评估中的作用,创造出1加1大于2的效果。那么,对话和沟通究竟能够在这种网络治理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一、通过对话和沟通明确评估目的

“高等教育并非一项统一的只有一个目标的事业,而是一个形形色色的学科和专业的集合体,每一个学科和专业都追求它自己的目标、目的和利益。”[2]无论是在大学组织内部,还是在大学组织外部,不同的群体有着不同的利益和需要。高等教育评估也面临着如此困境。高等教育评估只是一个大的评估范围,其包括多种多样的评估,有外部评估、内部评估;专业评估、综合评估;还有具体的项目评估,等等。当然,高等教育评估也是多主体的评估,有政府评估、高校自身评估和社会中介机构的评估,还有相互之间合作的评估等。这些名目众多的评估都要涉及具体的评估目的,由于其可能涉及多个主体、多种类型,因此,其在确定具体评估目的时内在的分歧必不可少。

如何解决分歧,确定共同的目的呢?对话和沟通将帮我们解决这一问题。对话和沟通让各评估主体放下自我中心的心态,以敞开的胸怀看待对方和面临的评估问题。在这种状态下,大家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谈论自身对评估的看法以及目的的实现等,任何问题都可以摆在桌面上来谈。在前期确定评估目的的时候就通过多次对话和沟通使其最终明确,这样也可以给评估的具体实施提供一个很好的基础。在执行的过程中就不会因为评估目的不清楚而浪费时间,或者产生矛盾,从而尽可能减少评估过程中的阻力。因此,只有通过对话和沟通才能确定共同的目标。

二、通过对话和沟通化解矛盾

社会学家波谱诺曾细致地描写了学校内部的冲突,比如,教师会为减少课时压力而斗争。二年级的大学生会因选修课的减少而不安。医学实验室的助手会组成工会,以提高他们的工资,使之达到与校外同样的工资水平。而学校管理人员会认为,所有其他人员都没有看到,在面临政府削减经费的压力下,他们为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做了极大的努力。[3]我们十分清楚,矛盾和冲突是任何组织和活动都肯定存在的,但是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方式,在不同理念指导下却有着不同的方式。在管制理念指导下就是上级命令,强制执行,这样的结果往往使利益双方相互对立,而不是形成利益共赢的合作体。从治理理念的角度看,它包括了不同的控制和协调的混合模式,单边的决定不被排除,但是通常协商过程中的相互调解是普遍存在的,这种互动的模式通常被称作对抗的合作。[4]

对话和沟通无疑是化解矛盾的最好方法,这在目前全球化的背景下,环保、毒品、海盗等问题上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如果没有各国之间的对话和沟通,各国的分歧和矛盾是永远不会化解的,只会不断地升级。可以通过对话和沟通的方式来化解矛盾,甚至求同存异,在分歧暂时不能得到完全解决的时候,先把它搁置起来,不去进一步激化它。高等教育评估是一项涉及多元利益的活动,自然,在高等教育评估中冲突和矛盾也少不了。在学生评教中,学生、教师和行政人员之间的矛盾就非常明显。行政人员总是试图管着学生和教师,而学生和教师总是想方设法摆脱这种束缚,他们在评估中并不是合作者,而是利益的对立者。因此,他们往往不能为实现评估的目的而进行合作,更多的时候是互相对立和扯皮。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本来是国家为保障高等教育质量费尽心血搞的一项综合性评估,其宗旨本来是对学校和学生都有利,但是在评估的过程中不但得不到学校的配合,就连学生也和学校一起来应付教育部的评估。表面看来似乎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是认真分析就会发现其中的原因还是在于各利益关系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政府想借评估来提高学校的软硬件水平,以从外部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但是学校领导面对来自上级的评估,则是想方设法获得好的评价结果,以显示政绩。而学生虽然和政绩没有任何关联,但是为了在评估中获得好结果,也给自己的大学生身份添点光彩而和学校领导形成攻守同盟。其中各自利益冲突和评估本身要达到的目的是完全相悖的,如不化解这些矛盾和冲突,又怎么能够搞好评估,实现评估所要达到的目的呢?像这样的矛盾和冲突存在于任何一个评估活动中,在此不再举例赘述。

当然,面对这些矛盾和冲突,对话和沟通是合适的方法,能使损失降到最低,使问题有机会得到解决。矛盾和冲突并不可怕,也是不可避免的,可怕的是找不到合适的办法给予解决。对话和沟通的方式使我们以一种更为积极乐观的心态来看待和处理矛盾和冲突。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着评估中存在的矛盾,及时发现它,然后通过对话和沟通的方式使其得到解决,尽可能地减少其对评估的消极影响。这种完美状态已经被皮特金和舒梅尔简明并雄辩地阐明:“民主政治是带着不同利益、观点和意见的人们之间的相遇——在相遇中他们重新考虑并相互更正意见和利益,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共同的。这种相遇总是在冲突、不完全认识和不稳定的状态中发生的,但是那里共同的行为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的决议或多或少是暂时的,服从于重新考虑,而很少完全一致。重要的不是一致性,而是交谈。实质性的共同利益只是在民主政治斗争中才发现和创造出来,而且它被争夺同样也被享用。对民主绝没有敌意,冲突——用民主方式解决,具有公开性和说服性——是使民主起作用的东西,是进行相互更正意见修正利益的东西。”

三、通过对话和沟通达到合作

任何一股单一的力量能发挥的作用总是有限的。尤其在现在公众需求越来越多,政府职能越来越难以完成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靠多种力量的合作,使其共同发挥作用才能解决现实评估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有很多这方面的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等。在当下,高等教育评估主体逐渐多元,利益分化明显,社会需求旺盛,单靠政府评估或者社会评估都不能满足需求,解决问题。所以,必须靠多方的共同合作来达到目的。合作是平等的协商所达到的结果,要想实现彼此间的合作,相互的对话和沟通无疑是必需的。对话和沟通可以打开彼此间的合作之门。

在当下,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中不同评估主体间的相互合作是非常少见的。致使政府、高校和社会中介评估组织各占一方,政府主要评估学校的综合水平和政府重点建设的项目,高校只管学校内部的评估以服务于自身,而社会中介评估组织则只管大学排名以服务于大众,它们之间很少有合作。即使是政府委托一些高校和社会中介评估组织评估项目,也往往并不是处于平等地位,而是管理与服从的关系,高校和社会中介评估组织的独立性很难得到体现,从而也就算不上是完全意义上的合作。政府、高校和社会中介评估组织任何双方和三方都可以通过对话和沟通来达到合作。同时,对话和沟通还可以使合作各方集思广益,找到更为有效的评估方法。

总之,对话和沟通是实现网络治理方式的必由之路。在网络治理中,只有通过对话与沟通才能获得更多的力量,找到更多解决高等教育评估问题的方法。正像伯恩斯坦所说的:“只是在我们献身于加强那种奠基于对话共同体内的联合,参与和互相重新认识这一实践任务的时候,这样一种运动才能获得‘现实性和力量’”。[5]

[1]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6.

[2] [荷兰]弗兰斯·F.范富格特.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12.

[3] [美]戴维·波谱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9.

[4] Martin,B.(Ed.).Generalized Political Exchange,Frankfurt:Campus,1990.

[5] [美]理查德·J.伯恩斯坦.超越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M].郭小平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