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高校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典型特征是开放性、融合性和跨国性。
民办高校对外合作吸引力强。国内一大批民办高校充分利用自身执行力强、灵活性大等优势,积极开展与国外大学的合作,采取“2+2”“3+1”或“1+3”等方式,让学生在国内学习1~3年,之后去国外学习1~2年,双方课程与学分互认,学生可以拿到国内外两所学校的文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优秀教育资源。[15]民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除了走出去,还包括引进来。《2014年度来华留学调查报告》统计,2014年在华留学生37.7万,已占全球留学生份额的8%,成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一带一路”涉及的73个沿线国家中,高等教育进程处于精英教育阶段的国家仅有11个;处于大众化阶段的国家有29个,主要是亚洲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处于普及化阶段的国家有33个,主要是欧洲及亚洲经济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总体来看,超过85%的国家目前已经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及以上发展阶段。“一带一路”倡议为推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了重大战略机遇。
民办高校调整发展定位,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面向国外,开展国际合作,能够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第一,可以满足社会需求,扩大学生来源;第二,可以向国外借智,迅速提升办学水平;第三,可以走出去,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甚至可以选择到国外条件合适的地方开办分校,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我国民办高校实施国际化合作战略必然吸引国外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重新审视和改革我们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进一步夯实教学质量体系,放开手脚,增强国际办学的开放性与自由性。只要是实践证明,引进的办学方式、开设的各种专业、设置的各种课程是能够被广大学生和家长认可,并被社会、市场接受的,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办起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不断拓展自身的办学空间,提升自身的办学质量。[16]
[1] 教育部:《关于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工作说明》,[2018-9-28],https://gaokao.chsi.com.cn/gkxx/zc/moe/200905/20090504/23086699.html。
[2] 李凌飞:《独立学院的存在优势及发展方向》,载《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26(3):12-13。
[3] 阙明坤:《混合所有制视角下独立学院办学体制创新研究》,载《复旦教育论坛》,2017,15(3):46-52。
[4] 阙明坤:《职业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的有效形式》,载《中国教育报》,2015-3-26。
[5] 阙明坤:《职业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的有效形式》,载《中国教育报》,2015-3-26。
[6] 阙明坤:《职业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的有效形式》,载《中国教育报》,2015-3-26。
[7]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和规范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意见(陕政发〔2011〕78号)》,2011-12-30。
[8]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办好民办高等教育的决定(陕政发〔2000〕3号)》,2000-1-08。
[9] 刘永根、谭永红、孙希刚:《广西民办高校用地政策研究》,载《学术论坛》,2005(12):190-194。
[10] 李维民:《民办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工程》,载《中国教师报》,2011-11-9。
[11] 夏季亭:《多措并举加强民办高校党建》,载《光明日报》,2017-10-12。
[12] 金朝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探讨》,载《中国成人教育》,2014(11):25-27。
[13] 王和强、李文国、王玉兰:《内涵发展是民办高校的必然选择》,载《中国高等教育》,2016(8):28-30。
[14] 王和强、李文国、王玉兰:《内涵发展是民办高校的必然选择》,载《中国高等教育》,2016(8):28-30。
[15] 刘学民:《关于民办高校高端化、国际化发展路径的思考》,载《经济师》,2017(1):17-19。
[16] 刘学民:《关于民办高校高端化、国际化发展路径的思考》,载《经济师》,2017(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