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学前教育卷

后记

字体:16+-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对全面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性价值。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教育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被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迎来了改革与发展的春天。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学前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国家发展学前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明确了政府是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主体。《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发展学前教育的路径和措施。连续三期国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与实施,使得我国学前教育在短短几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园儿童数和入园率总体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入园难”问题得到了基本缓解。1978年,我国学前教育三年入园率只有11.3%,在园儿童数仅为788万;2017年,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79.6%,共有幼儿园25.5万所,在园儿童4600.1万人。

党的十九大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要“办好学前教育”,使“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并“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办好学前教育,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也是亿万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已经成为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重要民生事项。

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全面回顾和深入总结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经验,认真总结、客观分析当前新形势下学前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深入思考今后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本书主要围绕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探讨,包括九个关键领域: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与政策变革,政府职能与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变革,学前儿童研究进展与展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变革,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发展,0~3岁早期教育服务的政策与实践,幼儿园、家庭、社区协同共育的发展与展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与展望和民办学前教育。这九个关键领域各为一章,每一章旨在对40年来该领域的发展历程进行全程和全面的回顾,梳理其主要的发展脉络与经历的主要历史时期,收集能够全面反映和展示发展概况的资料,概括和总结改革开放40年中该领域所取得的发展成就、积累的成功经验,并就当前事业发展的新需求客观分析该领域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开展的新探索,在此基础上尝试对未来发展趋势和改革的着力点进行前瞻性的分析与展望,以期为深化推进该领域改革与发展提出积极的建议。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各章作者对有关资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总结,对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修改,是集体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晶。各章写作的主要作者如下:梁慧娟(第一章),洪秀敏、范明丽(第二章),王兴华、丁雪梅、刘聪(第三章),姜勇、郑楚楚(第四章),杜继纲、蔡冠宇、和卓琳、彭代玉(第五章),洪秀敏、陶鑫萌(第六章),李晓巍、刘倩倩、郭媛芳(第七章),孙美红(第八章),李辉(第九章)。

感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对本书的出版所给予的大力支持。本书在构思与撰写过程中,参考和引用了许多研究者的相关著作与研究成果,使本书能够较为全面地概括和反映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并思考今后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政策建议,在此深致谢忱。

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的40年是我国学前教育全面深化改革、砥砺奋进的40年,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还有很多,本书的观点与思想仅是我们基于其中的九个关键领域所进行的概括、总结、分析与思考,热忱希望关注中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专家、学者、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和其他读者对书中的观点与内容不吝指正。

洪秀敏

2018年10月8日

于北京师范大学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