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口流动日益频繁、数量日益增大的情况下,流动儿童就学难问题越来越突出。国家教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6年印发了《城镇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办法(试行)》,在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等6省市进行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98年国家教委与公安部联合颁发《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规定了以随班借读为主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形式,在制度上明确了让流动孩子上学不仅是社会责任,也是法律责任,逐渐推行流动儿童教育以流入地为第一责任人的义务教育制度。这项制度使数以百万计的流动儿童得以重新入学,初步覆盖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死角,解决了流动儿童就学难的问题。
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初步形成了“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列入教育经费预算,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实行与当地学生同等对待的政策,切实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通过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建设,积极推广各地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管理,初步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管理网络。
2008年7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针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规定:对符合当地政府规定接收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免除学杂费,不收借读费;在接受政府委托、承担义务教育办学任务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按照和公办学校学生一样的标准享受免除学杂费政策;对接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拨付公用经费。国务院文件在重申“两为主”(以流入地为主和公办学校为主)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以保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更好的义务教育:一是做好统筹规划。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根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入的数量、分布状况和变化趋势等,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和发展。二是足额拨付公用经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按照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实际接纳人数,对接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足额拨付公用经费。三是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力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入较多、现有教育资源不足的地区,政府要加大教育资源统筹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大对校长和教师配备的支持力度,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需要。国务院文件还明确规定,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解决较好的省份,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给予适当奖励。
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11年秋季开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就学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积极扩大公办教育资源、购买民办学位等渠道,落实好“两为主”政策,确保所有符合输入地政府规定条件的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要把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列入输入地教育经费支出,按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标准,及时足额向接收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和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拨付办学经费。中央拨付的专项奖励资金要用于随迁子女较多的地区和学校。符合入学条件的随迁子女,一律免收学杂费,不得加收借读费。要将家庭经济困难的随迁子女纳入资助范围,确保不因经济困难而失学。要对以接收随迁子女为主的学校,在经费、师资、管理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制定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具体政策,根据进城务工人员在当地的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年限,以及随迁子女在当地连续就学年限等情况,确定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具体条件,制定具体办法。
地方各级政府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和措施。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生达1394.8万人,比上年增长2%,占在校生总人数的比例为10%,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为79.5%。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状况得到明显的改善:其一,随迁儿童教育得到较好保障,义务教育年龄段随迁儿童的在校率为98.7%,与上年基本持平。从就读的学校类型看,小学年龄段随迁儿童82.2%在公办学校就读;10.8%在有政府资助的民办学校就读。初中年龄段随迁儿童85.9%在公办学校就读;9.7%在有政府资助的民办学校就读。其二,随迁儿童在学校总体不受歧视,96.7%的进城务工人员家长认为子女在学校未受歧视;2.9%的进城务工人员家长不了解情况。从师资看,进城务工人员家长对老师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77.3%,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认为一般的占21.9%,比上年下降1.6%;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占0.8%,比上年下降0.2%。其三,随迁儿童上学面临的问题有所缓解,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随迁儿童,55.8%的家长反映在城市上学面临一些问题,比上年下降2.4%。费用高、本地升学难、孩子没人照顾是家长认同度最高的三个主要问题,认同率分别为26.4%、24.4%和23.8%。其中,费用高和本地升学难认同率较上年分别下降了0.8%和1.7%,孩子没人照顾的认同率较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