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新组建的班级出现学生没有完成作业的现象时,确实会让教师头疼,因为,不做作业的现象不利于班级班风建设。但是,现实中学生不做作业的原因是复杂的,班主任要冷静对待,认真分析,只有采取适当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般来讲,学生完不成作业会找一些借口,比如,忘记带作业了,不知道作业是什么,家里有事没有来得及做作业,作业太多,题目太难不会做,即使做了教师也不看所以不用做等。仔细分析这些借口,可以看出学生不做作业的心理是有差异的。有些是客观原因,比如,学生基础差,作业难,学生有畏难情绪,不会做;各学科教师没有协调好,各科布置作业多,学生不能完成;班风差,教师对学生作业监管力度不足。有些是主观原因,比如,学生自身学习动力不足;学生学习偏科,对某些科目缺乏学习兴趣等。
要想真正解决学生不做作业的问题,班主任一定要认真分析学生完不成作业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案例3-32]
“杨浩……”
我的话音未落,他的脸腾地一下红了。
我急忙改口:“杨浩是个好同学,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到校,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他抬起头,脸上掠过一种惊恐后的喜悦表情。
我暗自庆幸自己随机应变,可又纳闷——这么勤快又爱面子的孩子,怎么时常拖拉作业呢?调出档案方知,他入学时三门课分数加起来不足150分,基础太差了!
“老师,”和他同村的一名女生说,“上课他听不懂,作业又不会做。我们想讲给他听,他说会耽误我们学习;抄作业他又嫌出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苦闷了好长一段时间。
一天早晨,教室里只有我俩,灵机一动,我悄悄地说:“杨浩,作业交上来就好。我不要求你每题都做。”果真,他按时交作业了。开始他写的作业量较少,后来他又找些简单容易的题目添上,作业量和同学们一样多了。
又一天早晨,我再次对他说:“我们要勇攀科学技术的高峰。你能不能把题目难度加大些?”这句话真灵!他开始做难题了。可令我啼笑皆非的是,很多题只解了一半;个别题只抄了题目,写下一个“解”字,再加一个冒号。“怎么,让我解?”解就解吧。我把红笔放下,拿起了和他一样的黑水笔,模仿他的笔迹,一道一道地解起来。时间一久,他竟然在我解的题旁,写出了第二种、第三种解法。
又是一天早晨,我征求他的意见:能不能帮我改作业——他找错误,我下笔。结果,他发现了同学们作业中的一些错误,还说得有理有据呢!有一次,他竟然发现了我给学生改错的地方。
一学期下来,杨浩终于跟上了同学们的步伐,能够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了。
案例来源:夏玉桥.我和孩子的三次悄悄话[J].班主任,2011(4)
案例中,面对不做作业的学生,班主任采取的策略是:只要交作业就可以——做少量作业——做与其他学生数量相等、但题目简单的作业——做题目稍微难一点的作业。如此布置的作业,才是真正基于学生的发展需求。
[案例3-33]
5年前,为了挑战自己,我主动向校长请缨带了高一最“刺”(纪律差、学习差、问题生多)的班。同事们当面戏称我为“仙人掌”(刺儿头班的掌门人),学生们跟着起哄也这样叫。
接班伊始,我是“哄、吓、骗、拐、堵”(赏识、惩罚、鼓励、诱导、预防)各种招数齐上阵。两个月后,班级纪律、卫生刚见成效,科任教师们又开始抗议了:“仙人掌,咱班大部分学生经常完不成作业,怎么办?”没办法,只有召开班委会,询问班长、学委怎么办?他们拉长脸说:“您还是自己问问同学们吧。”
于是,召开主题班会,要求每个学生都发言。我先声明:“只要理由充分合理,今后可以不完成作业。”
学生们知道“仙人掌”说话算数,于是,几个“刺儿头”挺身而出:
“老师,我真的不会。”
“老师,我真背不下来。”
“老师,作业太多,‘顾了吹笛,顾不了捏眼儿’。”
“老师,放学回家我得帮爸妈照顾生意,他们太累了,所以我没时间写作业。”
“老师,我有数学恐惧症。”
“老师,我有文综健忘症。”
“老师,都说我笨,我考大学真没戏,还费那劲干什么?”
班会变成诉苦会。我把脸一板,拉长声音:“同学们,农民打粮、解放军站岗、医生看病、工人做工,各行各业,分工不同,都要做事,这叫天经地义。学生嘛,好好学习,完成作业,这叫义不容辞。”
“老师,道理我们都懂,我们不是有实际困难嘛。”学生中一阵嘈杂。我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老师理解你们的实际困难,但是你们要敢于面对困难,勇于解决问题啊!”“现在大家想一想,怎样才能完成作业?”
长时间的沉默。突然,孔明站起来说:“老师,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我和同学们用期盼的眼光望着他。
“自己给自己留作业。”
“啊”“哇”一片惊叹声。
“静一静,让孔明同学谈谈自己的想法。”我用鼓励的语气说。
“完成作业是每个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不写作业是违纪行为,我们不是有实际困难吗?那就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给自己留作业。多留少留可以,但不能不留。如果谁再不完成作业就找不到借口了。”
“我同意,因为……”“我不同意……”
又是一番激烈的唇枪舌剑。
班长建议:“全班表决,少数服从多数。”表决结果:43票同意,3票弃权,2票反对。班长宣布:“通过。”掌声热烈。
“我非常支持同学们的想法,请大家再好好想想,怎么具体操作这项工作呢?”我仍继续鼓励着学生们。
很快一套方案出台了:6~8人1组,设组长1名,负责管理;各组每名组员负责1门或2门课程。课间或放学前,每名组员把自己的作业以书面形式上报给小组学科负责人,小组学科负责人汇总后交给学科课代表,课代表汇总上交科任老师,让老师督查。如有特殊情况,事先或事后要向科任老师说明。
又轮到我表态了:“同学们,你们今天的表现非常积极、精彩,我们从理论上成功解决了不完成作业的问题。套用一句广告词,‘我的地盘我做主’,接下来就要看同学们的实际行动啦。我相信每位同学都会信守诺言,每个小组要比一比、赛一赛,争先创优。”
“不过,我还必须征求各科老师的意见,把老师们的建议补充到我们的作业‘政策’中,好吗?”我以商量的口气说。
“同意!”“行!”一片附和声。
班会后,我迅速召集科任老师,把班会的情况进行了通报说明。接下来是一场超级辩论……不过很快有了结果,九科老师一致认为:学生只要能写作业,就是质的变化,应该支持和鼓励。但又不能完全放手,应加以指导和引导。经过“讨价还价”,科任老师们达成了各科作业量的分配比例和时间安排,并确立了“适度、适量、适时,以学生自留作业为主、教师布置作业为辅”的作业原则。
随着“我的地盘我做主”活动的开展,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自己布置的作业。科任老师根据作业情况,上课更有针对性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同时,我还引导学生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帮助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成功路线图。班级学风明显改善。
“奇迹出现了!”(校长语)在学期末升级联考中,我班各科成绩均达到或接近中游水平,涣散的班风有了根本好转。
案例来源:唐敏英.我的地盘我做主[J].班主任,2011(4)
当班级里出现大部分学生不做作业的现象时,问题就可能不是出在学生身上,而是教师布置作业的方式和内容与学生发展现状不匹配。案例中,针对大批学生不做作业的现象,班主任并没有直接责问学生,而是通过召开主题班会的形式,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在此基础上,学生与班主任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实践证明,对具有学习自主性的高中生来讲,只要他们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他们是能解决好这些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