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的岁月留痕:一位小学教师的成长手记

从看《三傻大闹宝莱坞》想到教育

字体:16+-

2012年7月8日 星期日

自放假以来懒散了好久没有这样的写作冲动了。然而凌晨看完印度名片《三傻大闹宝莱坞》后,今晨六点半就醒来,精彩的电影促使自己必须写点什么,否则不吐不快。

这部电影其实已经上映很久很久,只是我一直把名字误记为“三傻大闹好莱坞”。虽然听说这是一部推荐老师必看的电影之一,但我却仍心存疑惑:好莱坞,美国那个神奇梦幻纸醉金迷的地方,会产生什么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值得大家去推崇?太遥远太高层的梦幻,其遥不可及之处也正是大家望而却步的借口和理由。但现在自己也改变了看法,强烈向各位同人推荐此部电影。就算某些教育理念太过先进和不现实,在我国实施起来还有很大困难,但能从影片中得到精神的洗礼,并享受美好爱情及友情带给自己的熏陶也是一件美事。

现在,很多镜头仍在我的脑海里放映,就以影片的精彩台词来回味吧。

“All is well”(一切皆好)。这是影片留给大家最值得回味和分享的话了。人生如戏,确实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忍忍、想想,坚持坚持,一切就都挺过去了,一切皆好。特别是影片安排的搞笑环节,那个初生的婴儿因为这句话而踢腿啼哭的画面带给人们多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啊,就算是肚中的胎儿也对此感同身受。

于是,法罕的心里话,又一语双关地道出了影片的初衷:“如果病毒说‘我的孙子将是一名工程师’,我就打烂他下巴,但当他最终说话时,我们都惊讶了”——“踢得好!想当足球运动员吗?做你想做的吧!”

是啊,那个“恶毒”的校长,被三傻们戏称为“病毒”,其实我也是非常非常讨厌他的,因为他逼死了一个暂时没能发明创造成功的优秀学生,因为他逼得拉加跳楼自杀,因为他逼三傻退学回家。但自从知道他还曾逼死自己的儿子后,我泛滥的爱心又开始同情他了。其实,他的初衷也是无可非议的。为人父母者,谁不希望子女的未来一片坦途、出人头地、受到万人景仰呢?于是,又想起了法罕的父亲。他一直不顾儿子的内心所想,逼他学工程当工程师,因为工程师能挣更多的钱买更大的车子住更大的房子。然而法罕最终在蓝丘的影响下,向父亲说出了自己的心声:

“我想说服你,爸。但不会以死相威胁,爸,我做一名摄影家又会怎样呢?挣得少一点,房子小一点,车子小一点,但我会很快乐,会真正幸福。”

“我为你所做的事都非虚情假意,我一向听你话,哪怕一次,让我聆听自己的声音。求你了……爸。”

“去活出你自己,我的儿子。”

最终,父亲同意了儿子的选择,谁能说这不是伟大父爱的所在呢?

还有拉加,当“病毒”让他在退学和出卖朋友之间二选一时,他毅然决然地走向了窗口,从三楼一跃而下。这场戏,我流泪了。为“病毒”的恶毒,为拉加的无奈,更为他不肯出卖朋友的真心。而好人终归得到了好报,当拉加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后,他的人生、他的思想、他的信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就如台词所言:

“知道我为什么能得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知道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

“因为你是懦夫,害怕未来,看看这个,戒指比手指头还多。为考试戴,为姐姐嫁妆戴,为工作戴……你这么害怕明天,怎么能过好今天?又怎么能专注于学业?两个怪兄弟,一个害怕,一个虚伪……”

“今天我不请求上帝给我这份工作,只为这生命而感激。”

“断了两条腿,才让我真正站起来,好不容易获得了这种态度,我不会改变的。你们留着这份工作吧,而我保留我的态度。”

最终,总是考试最后一名的拉加放下了所有的包袱,特别是对未来的恐惧,得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特别是当法罕他们为他偷得“病毒”的考卷后,他选择了扔掉不偷看,因为他要靠自己的实力来通过毕业考试。

除此之外,我还特别喜欢女主角佩雅。第一次,那么着迷地喜欢印度美女,她们的五官是那么性感,特别是耳环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小巧的,让人觉得别致;大环的,让人感觉奔放自由。唉,迷人的异域风情啊!有机会,真希望能踏上那片国土。

其实影片的精妙之处还表现在那些配角的台词和设计。比如,佩雅的那个“名牌”男朋友,还有拉加的家人,等等。每一处,都匠心独具。另外,查托的生活方式,也能说明很多的大众倾向,更能发人深省。

最后,影片还是一个一切皆好的大团圆结局,也非常符合中国人的观影习惯。蓝丘更是成为一个顶尖科学家,拥有四百多项发明专利,名、利、情,三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