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基础

三、组建创业团队的策略及其后续影响

字体:16+-

(一)创业团队的组建原则

组建创业团队,首先应考虑创业计划实施过程中所需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与能力,从而按照实际需要组织能够担当各种职能的团队成员。组建创业团队一般要遵循下面的原则:树立正确的团队理念,确立明确的团队发展目标,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团队管理机制。

1.人数合理

一般而言,创业团队的人数一般控制在3~5人为宜。刚开始创业的时候,往往会碰到很多意料不到的问题,人少了,团队的群体效应没发挥出来,人多了,团队思想不容易统一。人数合理,便于领导与任务分工协调的有效开展,保证各项工作完成的速度和质量,提高办事效率,占据有利的市场地位。

2.技能互补

团队应包括的基本人才有:管理型人才,负责团队工作调配与应急事务处理等;营销型人才,负责创业计划书的起草修正及市场调研推广等;技术型人才,负责创业项目研发、技术支持和专业服务等。创业团队基本架构见下图。

图2-1 创业团队基本架构[6]

3.目标统一

目标在团队组建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价值。首先,目标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因素。既能帮助团队成员看清未来发展方向,又能激励创业团队勇于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其次,目标是一种有效的协调因素。《孙子兵法》曰:“上下同欲者,胜。”团队中各种角色的个性、能力有所不同,只有真正目标一致、齐心协力的创业团队才会得到最终的胜利与成功。

(二)创业团队的人员选择

创业团队必须在创业前慎重选择成员。

1.加入目的

团队成员基于哪个层次需要的目的而加入团队,对其在组织中的行为方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组建团队时,要选择那些有志于创业、注意企业的未来发展、目标远大的伙伴。

2.知识结构

在一支创业团队中,成员的知识结构越合理,创业的成功几率越大。纯粹由技术人员组成的创业团队容易形成技术为王、产品为主的状况,从而使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与市场脱节;全部由市场营销人员组成的创业团队则会缺乏对技术的领悟力和敏感性,容易迷失发展方向。因此,创业团队在成员选择上一定要充分注意人员的知识结构,兼容技术开发、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不同方面。

3.兴趣爱好

创业团队在形成时,往往会被美好的创业前景所吸引,而忽略成员的个性特征。创业初期,大家同甘苦、共患难,怀着满腔的创业热情而工作,团队成员在性格上的差异和处理问题的不同态度就容易被掩盖。一旦企业发展到某个阶段的时候,由于个性冲突而导致的矛盾就会激化,使创业团队出现裂痕。所以,在选择创业伙伴时应该仔细判断,慎重选择。

4.价值观念

创业团队成员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形成。企业文化的源头是企业创始人自身价值观念的体现。创业团队形成之前,成员之间必须通过深入的交流和充分的了解。只有价值观念相近的人在一起组成的团队,企业才能发展得更好。

(三)创业团队的组建方式

组建创业团队的形式主要有合伙制、公司制两种。

1.合伙制

合伙制由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创业团队采取合伙制是一种过渡型创业模式,有利于将创业中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有全体合伙人共同执行合伙企业事务、委托一名或数名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两种形式。这种创业模式比较自由灵活,启动资金少,创业者可抓住消费群体特点来确定行业,降低了创业风险。

2.公司制

公司制是采取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形式组建创业团队,运用公司的运作机制及形式进行创业。公司制能有效集中资金进行投资活动,以自有资本进行投资有利于控制风险;投资收益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作必要扣除和提留后再进行分配;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可以申请进行改制上市,使投资者的股份可以公开转让而以所得资金用于循环投资。

组建一个高效的创业团队是成功创业的基础。创业团队理念和团队成员的素质是实现公司远景的关键。优秀的创业团队日渐形成的、高绩效的、卓越的团队风格会逐渐演变成一种传统,形成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