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基础

六、创业团队的社会责任

字体:16+-

创业团队在创造利润和对团队成员及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企业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创业团队的社会责任要求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理念,强调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和对社会的贡献。

创业团队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承担并履行好经济责任

创办和经营好企业,做到盈利,尽可能扩大销售,降低成本,正确决策,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和促进国家经济转型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承担并履行好法律责任

创业团队的所有行动都要遵守法律法规,诸如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法和劳动保护法等。带头诚信经营,合法经营,承兑保修允诺,完成所有的合同义务。带动企业的雇员、企业所在的社区等共同遵纪守法,共建法治社会。

(三)承担并履行好公益责任

创业团队应努力使自己的企业运营活动、产品及服务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和作用。应致力于加速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增大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为环境保护和社会安定尽职尽责。另外,随着政府职能不断调整。小政府、大社会将是未来趋势。一些地方在发展社会事业上往往投资不足,这就需要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企业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支持社区服务、健康教育、人文关怀、文化艺术、城市建设等项目的发展,帮助改善公共环境,为发展社会事业作出贡献。

本章小结

创业者的创业行动可以创造出有价值的新事物,这种事物的价值,不仅对创业者自身,而且对它的目标对象也是有价值的。创业者并不是一个特殊人群,创业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的能力和素质。

按创业者创业目标的不同,大致可以把创业者分成三种类型:谋生型创业者、投资型创业者和事业型创业者。

对于创业者而言,具备优秀的素质,是开创事业的良好基础。创业能力是实施创业和决定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

创业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从事创业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些目标的内部动力,是鼓励和引导个体为实现创业成功而行动的内在力量。产生创业动机的驱动因素有直接因素和间接因素。

创业团队是由少数具有技能互补、贡献互补的创业者组成的特殊群体,他们为了实现共同的创业目标,在一个共同认同的、能使彼此担负责任的程序规范下,为达成高品质的创业结果而共同努力,相互协作、依赖,共同担当。

组建一支优秀的创业团队对任何创业者而言,都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不同类型的创业团队各有其优势和不足。

创业团队管理的重点是维持团队稳定的前提下发挥团队多样性优势。创业团队领导者是创业团队的灵魂。

创业团队在创造利润和对团队成员及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企业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

案例分析

“赛为智能”周勇的创业生活

周勇,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荣获“广东省优秀企业家”和“深圳市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兼任中国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深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深圳自动化学会副会长、深圳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副会长、北京皖籍青年联谊会副会长等。

当年,身为中南工业大学硕士生,周勇的理想是留校,成为一名知名的、优秀的教授。然而,促使他离开学校,迈入社会,以至于后来在商界崭露头角的关键的奠基石,便是他在组织、参与湖南省第一次3所高校研究生联谊活动时所培养的能力。当时,身为外联部部长的周勇,积极投身此次活动。联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对于周勇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在活动的全程参与中,体会到了浓厚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对自己的社会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都有大幅的提升。

在1994年来深圳之前,周勇已是安徽工业大学负责科研的秘书兼华东冶金学院工程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并即将被推举为科研部主任,在事业上可谓做得相当成功。正当周勇满怀信心准备走马上任之际,科研部主任的位子却被公司一位副总给顶替了。面对这一情况,尽管学校开出了十分优越的条件想极力挽留人才,但周勇还是毅然选择了辞职。虽然为安徽工业大学付出了许多,对学校也有着很深的感情,然而周勇还是怀着些许感伤离开了那片伤心之地,远赴深圳,开始开拓属于他自己的另一片天地。

“赛才尚智,为德聚能”,这句话一直是促使“赛为”稳步前进的指导方针,也是周勇在事业上的行动指南。而这句话中的“德”,是周勇十分看重的。他说道,一个人即使没有“才”,但也不能没有“德”,才干可以培养,但如果失去了为人的品德,丧失了基本的职业道德,那便无药可救了。正是周勇对自己、对员工这种高标准、严要求,以及以博大的胸怀理解员工、信任员工、关爱员工,才使得“赛为”在众多同行企业中独占鳌头,打造了“赛为”久经“商”场,越磨砺越“锋芒”的好团队。

周勇在事业上的成功,除了拥有一群得力助手之外,还因为有着自己自主研发的技术。周勇把研发比作“保证企业强大生命力的火种”,“自主研发”,一条漫长而又艰辛的道路,周勇一走就是10余年。而今天,赛为通过多年的摸索和经验的积累,在专业的智能化领域、工程技术和服务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在谈及为何如此“钟情”于自主研发时,周勇感慨万千。他认为,自主研发的风险很大,但却是企业的“核心”,尤其是智能建筑行业。赛为自成立以来从未停止过自主创新,并且坚持从有限的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6%左右,以保证企业持续不断地稳步发展。

周勇说过:“把企业做大,关键要以平常心来做。”他相信,天塌不下来,没有什么困难是解决不了的。调整好心态,什么都可以做好。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周勇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周勇从商这么多年,对公益事业一直积极参与,面对突发灾难,多次进行捐款,从事慈善事业。

周勇认为,知识+财富=完美,二者是密不可分的,都非常重要。有财富,便能把知识运用到极致;有知识,才可以不断地积累财富;而对于自身的需求而言,二者的重要性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周勇拿自己的亲身经历举例。在2003年以前,“赛为”向银行贷款需要抵押,这个时候,资金就显得非常重要;而2003年以后,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加上“赛为”本身的信誉大大提升,再贷款时便容易许多。这个时候,资金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倒是对知识型人才、专业知识的架构有着极大的需求。正是由于经历过这两种不同的阶段,才深切地体会到了知识和财富的重要性,才使得他们现在已拥有了两者,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促使企业不断壮大。

选编自赖星潇:《快乐生活快乐工作》,见《中南大学校友创业启示录系列丛书·实业富国(商海篇)》,308~314页,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分析:

(1)读了周勇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2)在周勇的身上你感受到了成功创业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

(3)你可以从周勇身上找到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用在自己的创业团队的建设和管理上?

课外练习

1.除文中提到的五项基本素质外,你认为创业者还应具备其他哪些素质?在你的身边进行调研,了解人们对创业者素质和能力的认识。

2.你的创业动机是什么?属于哪种类型?

3.调研身边的创业团队,了解他们的组织架构及运行方式。了解优秀创业团队案例,分析它们有何共同点。

4.如果你打算进行创业,在选择团队成员时有何要求?如果你是团队的领导者,如何更好地凝聚激励团队?

5.给自己拟定一个增强创业能力的计划和组建创业团队的计划和方案。

[1] [美]杰弗里·蒂蒙斯、小斯蒂芬·斯皮内利:《创业学》,周伟民、吕长春译,39~40页,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 戴育滨、张日新:《大学生创业者的内涵、分类与能力特征分析》,载《科技月刊》,2006(10)。

[3] 高日光等:《中国大学生创业动机的模型建构与测量研究》,载《中国人口科学》,2009(1)。

[4] 丁桂凤、耿英伟:《大学生创业学习动机解析》,载《心理研究》,2008(1)。

[5] [美]杰弗里·蒂蒙斯、小斯蒂芬·斯皮内利:《创业学》,周伟民、吕长春译,200页,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6] 卢翠翠:《高绩效团队特质及其组建模型》,载中国劳动咨询网(http://www.51labour.com/ html/36/36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