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基础

一、创业资源的内涵与种类

字体:16+-

(一)创业资源的内涵

资源就是任何主体在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拥有或所能支配的有助于实现自己目标的各种要素以及要素的组合。创业资源是企业创立以及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和支撑条件,是新创企业在创造价值过程中所需要的特定资产,包括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

(二)创业资源的种类

根据资源基础理论,常用的创业资源可以有如下分类:

1.创业资源按性质的分类

创业资源按性质可以分为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物质资源、技术资源和组织资源五种。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不仅包括创业者及创业团队的知识、训练和经验等,也包括团队成员的专业智慧、判断力、视野和愿景,甚至创业者本身的人际关系网络。创业者是新创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其价值观念和信念是新创企业的基石,其所拥有的人际和社会关系网络使其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外部资源,降低潜在的创业风险。鉴于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之间的竞争,高素质人才的获取和开发,便成为新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财务资源。财务资源主要是指货币资源。通常是新创企业向债权人、权益投资者通过内部积累筹集的负债资金、权益资金和留存资金。一般来说,创业初期以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资本成本及时筹集到足额的财务资源,是新创企业成功创办和顺利经营的前提条件。

物质资源。物质资源是创业和企业经营所需要的有形资源,如建筑物、设施、机器和办公设备、原材料等。一些自然资源如矿山、森林等有时也会成为新创企业的物质资源。

技术资源。技术资源包括关键技术、制造流程、作业系统、专用生产设备等。通常,技术资源包含三个层次:一是根据自然科学和生产实践经验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流程、加工方法、劳动技能和诀窍等;二是将这些流程、方法、技能和诀窍等付诸实施的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资设备;三是适应现代劳动分工和生产规模等要求的对生产系统中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的知识、经验和方法。技术资源大多与物质资源相结合,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予以保护,部分技术资源会形成组织的无形资产。

组织资源。组织资源一般指企业的正式管理系统,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作业流程、工作规范、信息沟通、决策体系、质量系统以及正式或非正式的计划活动等,有时候组织资源也可以表现为个人的技能或能力。其中,组织结构是一种能够使组织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无形资源。那些能将创新从生产功能中分离出来的组织结构会加速创新,能将营销从生产功能中分离出来的组织结构能更好地促进营销。

2.创业资源按存在形态的分类

创业资源按其存在的形态可以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有形资源是具有物质形态的、价值可用货币度量的资源,如组织赖以存在的自然资源以及建筑物、机器设备、原材料、产品、资金等。

无形资源是具有非物质形态的,价值难以用货币精确度量的资源,如信息资源、关系资源、权力资源以及企业的信誉、形象等。无形资源往往是撬动有形资源、使有形资源更好发挥作用的重要手段。

3.创业资源按参与程度的分类

按照资源要素对创业过程的参与程度,创业资源可以分为直接资源和间接资源。

直接资源是直接参与企业战略规划的资源要素。如财务资源、管理资源、市场资源、人才资源、科技资源等。

间接资源是不直接参与创业战略的制定和执行的资源。如政策资源、信息资源等,它们对于创业的影响更多的是提供便利和支持,对于创业战略的规划起一种间接作用。

4.创业资源按重要性的分类

创业资源按照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的重要性,可分为核心资源与非核心资源。

核心资源主要包括技术和人力资源。这些资源涉及新创企业有别于其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创业机会识别、筛选和运用三大阶段的主线。非核心资源主要包括资金、场地和环境资源。这些资源是新创企业成功创办和持续经营的基本资源。

5.创业资源按来源的分类

创业资源按其来源可以分为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

内部资源是创业者或创业团队自身所拥有的可用于创业的资源。如创业者自身拥有的可用于创业的资金、技术、创业机会信息等。外部资源来自外部机会的发现,是创业者从外部获取的各种资源。包括从朋友、亲戚、商务伙伴或其他投资者筹集到的投资资金、空间、设备或其他原材料等。内部资源的拥有状况(特别是技术和人力资源)会影响外部资源的获得和运用。

(三)战略性资源

战略性资源是能够建立竞争优势的资源,是与普通资源相对应的资源。资源基础理论认为当企业拥有并且利用具备以下特征的资源和能力时,企业就可以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

1.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是在供求不平衡的状态下产生的,供应不足就意味着稀缺。如果一种资源不能被竞争对手广泛获取,那它就是稀缺资源。如我国由于近些年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对能源和原材料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使得原材料和能源变得稀缺。创业中可以被视作稀缺的资源主要是:有优势的地段,被看作卓越领导者的管理人员,以及对独特物质资源的控制。实际上,某些行业的准入资格往往也属于稀缺性资源。

2.价值性

资源因为稀缺而有价值。从管理学的角度讲,当某种资源能够帮助新创企业提高其战略实施效果和效率时,它就是有价值的。在新创企业运作过程中,有价值的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创业者更好地利用环境中的机遇,使环境中的威胁最小化。战略资源“有价值”的特点意在提示创业者要注重挖掘资源价值,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分析资源,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资源占用的数量。有价值的资源和能力包括财产、装备、人员以及诸如营销、融资和会计上的独特技能等,由于这些资源的普遍存在性,因此,战略性资源要有价值,还需要同时具备其他某些特点。

3.不可替代性

如果某种资源不能被其他资源所替代,即不能以类似方式或不同的方式进行替代,则该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由于大多数资源之间都具有相互替代的关系,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对管理者工作的替代,机器设备对一般劳动者劳动的替代等,因此,拥有不可替代的资源对新创企业持久竞争力的形成和保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难以复制性

由于有些稀缺资源在某些价位上可能会变得不再稀缺,或者由于过高的价位使得该资源的优势消耗殆尽。如果某种资源难以模仿,或者竞争者需要付出极大代价才能复制,则这种资源便具有难以复制的特性。多林格(Dollinger)认为,由于新创企业都是在独特的历史条件下创办的,创业者的能力和其创业背景、个人特质紧密相关,因此,伴随组织诞生的那些初始资源就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而难以复制;另外,由于企业运用资源的能力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即使亲身参与创业与成长过程的人员也很难清晰地陈述其中关键的成功因素,其他人更是难以进行复制或模仿;最后,由于管理者、顾客和供应商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新创企业形成的独特的组织文化,使得在特定社会网络关系中诞生的企业的人力资源、声誉资源或组织资源难以被模仿或复制。

创业者在获取这些资源的时候要强调前瞻性和动态性。创业者若能先行一步获取战略性资源,加以培养和部署,就会获得一定程度的竞争优势;若能保护好这些资源并很好地保持资源的上述品质,则将具备长久的竞争优势;即使新创企业成立时只具备其中一些特征,也会具备短期或较小的竞争优势。所以,创业者要建立新创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的话,需要控制、整合和充分利用战略资源。

扩展阅读

高技术创业所需资源

大量团队和企业的创业实践表明,高技术创业活动离不开五类资源:

1.理性的创业计划。创业需要有计划。若无理性的创业计划,就将无法凝聚团队、吸引他人加盟、获取他人投资,更无法走向成功的彼岸,故理性的创业计划无疑是一类重要的创业资源。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创业计划提供的是关于某项创业活动的较为集中的知识与信息,有助于创业相关者的信息沟通与相互学习,减少创业计划的搜索成本及创业过程的探索成本。

2.设立企业和起步项目要求的资金。没有资金,无法创业。不少创业者往往受困于设立企业和推动起步项目所需资金的缺乏而创业举步维艰。即便一些创业活动已经开始,也常常因为资金短缺而难以为继。一般而论,创业者甚至新创企业未必能迅速从市场上筹集到所需资金。这时,准备足够的自有资金,力争起步后能够坚持一段时间,同时多方融资就显得格外重要和必要。

3.起步项目依赖的技术。新创企业是否掌握创业所需的核心技术,是否拥有技术的所有权,决定着创业的成本以及能否在市场中获得主动地位。典型的是,国外软件能在中国很快汉化,关键就在于不少企业掌握了软件汉化的核心技术。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创业者获得资金后能迅速创业,关键也在于他们拥有或控制了创业所需的技术。

4.起步项目和持续发展依赖的人才。高技术产业需要持续的技术支持,而技术最终是要靠人掌握的,故是否拥有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就尤显重要。典型的是,联想个人电脑、方正排版系统能风靡中国市场,皆与他们拥有掌握本产品领域核心技术的人才有着重要关系。

5.技术、行业、市场及政策信息。正确的决策需要及时而完备的信息。故及时并足够地获得有关技术、行业、市场及政策信息,是创业者正确决策的基础,也是适时调整创意思路的基础。在千变万化的市场中,在随时需要探索的创业活动中,创业者如不能及时并完备地获得这些信息,就必然如盲人摸象,四处碰壁。

选编自雷家骕、王兆华编著:《高技术创业管理》(第2版),92~93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