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大学生活
小雅今年大学二年级了,学习、生活渐入正轨,每天忙忙碌碌的,上课、自习、做实验、参加学生会活动、听讲座、参加校园比赛、家教兼职等。日子看着很充实,可小雅不知道自己都忙了些什么,忙得没有价值感。不知道这样的付出对自己将来有没有用。想到未来,就一片迷茫,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路在何方。以后是考研,是找工作,还是出国?如果找工作,是考公务员还是去国企、私企、外企?具体要找什么样的工作,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小雅更是没底。偶尔听大三、大四的学长学姐们谈到他们现在的规划和目标,小雅感到很紧张。
相信每个大学新鲜人都有过与小雅类似的困惑与迷茫吧。我来大学是做什么的?毕业后要干什么?这是每个大学生必须面对的两个问题。大学是进行生涯规划和求职择业的黄金时期,在此期间若能早一点儿思考未来,认真规划大学生活,有针对性地发展自己的能力,便能事半功倍,早日取得成功。规划好大学期间的生涯,需要弄清楚“我是谁”“我是怎样一个人”“我喜欢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怎样设定目标”“怎样实现目标”等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怎样才能更科学地规划我们的人生。
一、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在自我评估和环境评估的基础上,确定职业生涯目标,规划职业生涯发展路线,制订一定的学习、培训和工作计划,按照一定的时间进程具体落实实施行动,以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表现为,大学生通过自我评估和环境因素分析,结合职业理想与职业生涯的预期,规划大学学习、生活、工作,提高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简单地帮助人们找到一份工作,而是要帮助他们更好地探索自我,开发自身的资源和潜能,客观地分析内外部环境,科学地制定目标,做出有效的规划,使人生和职业生涯更加有方向,前进的途中更加顺利。
二、发现、了解自己
生涯规划是一个由内而外的系统过程,在进行生涯规划时,首先要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探索就是弄清楚我是谁,我喜欢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我最愿意做什么,这就需要我们去认识自我,对自己进行一个全面的科学的评估。认识自己,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价值观、技能特长、优缺点、学识、智商、情商、思维方式、身体健康、长相、社会角色、社会阶层等。
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面来了解自己。
(一)橱窗分析法
把自我比作橱窗,按照自己和他人的了解维度可以形成4个橱窗。具体参见前面内容。
图12-2 周哈里窗
在进行自我探索的时候,自己不知道的盲目的我和求知的我是需要重点探索的部分。
(二)心理测评法
在心理测量专家和职业咨询专家的指导下,采用正式测评工具对自我进行多方面评价,常用的测评工具有梅尔斯—布瑞格斯人格类型指标测评(MBTI)、卡特尔16PF测评、艾森克人格问卷、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瑞文推理测验量表、霍兰德职业兴趣问卷、明尼苏达职业兴趣问卷等。
(三)360°评估
这种评估方法是通过自我评价以及与自己联系密切的人员的评价来充分认识和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家人、老师、亲密朋友、同学以及其他社会关系的反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长处与发展需求,使以后的发展更为顺畅。
表12-3 某同学的360°评估
三、探索外界环境
图12-3 家族职业树
外部环境是一个人实现生涯理想的外部平台,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个外部平台,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理想是生涯规划中很关键的内容。探索外界环境主要是评估各种环境因素对自己生涯发展的影响。充分了解这些环境因素,做到在复杂的环境中避害趋利,使生涯规划具有实际意义。探索外界环境包括分析家庭环境、经济状况、家人职业、家庭社会关系网、家人期望以及对本人的影响等;分析学校环境、学校特色、校风、社会认可度、所学专业、社会实践等;分析社会环境、就业形势、市场供需状况、就业政策、竞争对手等;分析职业环境、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职业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单位类型、企业文化、发展前景、发展阶段、产品服务、工作氛围、工作城市的发展前景、文化特点、气候水土、人际关系等。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可以利用寒暑假寻找兼职、实习工作,初步了解工作环境和人才需求。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资料、行业展览会、人才交流会、各类招聘会、心理测评、专业协会、生涯人物访谈、直接观察等方式获取职场信息。还可以利用家族职业树来了解你的家族成员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及职业特性,从而对职业有初步的认识。
四、生涯决策与目标制定
在自我探索和外部世界探索的基础上,大学生需要综合整理、评估两方面的信息,进行初步的生涯选择,设定生涯目标,确定总体的发展方向。决策总是有风险的,影响决策的因素也是错综复杂的。可以采用CASVE循环法帮助自己做出更好的生涯决策。
CASVE循环包括5个阶段:沟通、分析、综合、评估和执行。CASVE就是这5个词的英文单词首字母。它可以在整个职业生涯问题解决和决策制定过程中为个体提供指导。
沟通(C),包括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交流,通过交流使个体意识到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内部的信息交流,是指个体自身的身心状态。比如,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你可能在情绪上会感受到焦虑、抑郁、受挫等情绪,在躯体上会有疲倦、头疼、消化不良等反应,这些情绪和身体状态都是一些提醒你需要进行内部交流沟通的信号。外部的信息交流,是指外界的一些对你产生影响的信息。比如,宿舍同学开始准备简历就是给你提供了一种外部信息,你也需要开始准备找工作了;又如在求职过程中父母、老师、朋友给你提供的各种建议。通过内部和外部沟通,你意识到自己需要解决某些问题,这样的交流对开始生涯选择十分重要。沟通阶段需要回答的最基本的问题是:此刻我正在思考并感觉到的自己的职业选择是什么。
分析(A),是通过思考、观察和研究,对兴趣、能力、价值观和人格等自我知识以及各种环境知识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存状态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在分析阶段需要对两方面的知识进行了解。首先是自我知识,包含了兴趣:我喜欢做什么,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我最能够投入,做什么事情能让我得到享受;能力:我擅长做什么,什么事情是我能做得比别人好的,我都掌握了哪些专业知识;价值观:我看重什么,我这辈子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我希望工作可以带给我什么;人格:我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我关注宏观抽象的事物还是具体细节,我倾向理性思考还是感性体验,我习惯于有条不紊还是随机应变。其次是环境知识,每一个选择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会带来什么样的生活,需要付出什么努力,比如,对于考研来说,需要付出什么努力,花多长的时间准备,读研之后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研究生毕业之后的求职情况如何。对于找工作也需要了解每一份职业相关的信息。
综合(S),是根据分析阶段得出的信息,先把选择范围扩展开来,然后再逐步缩小,最终确定3~5个最可能的选项。这个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非常重要。通过分析阶段,我们对自我的各方面有了很多了解,每一个方面都分别对应着许多职业,把这些职业都列出来,就会得到一个范围很广的选择列表;然后选取其中的交集,就得出了缩小的职业选择范围。然后,把最可能从事的职业限定到3~5个。可以问自己“假如我有这3~5个选择,是否可以解决问题,消除现实和理想状态的差距”。如果可以,就进入评估阶段选出最适合的选择,如果还是不能解决问题就需要重新回到分析阶段了解更多信息。
评估(V),对于综合阶段得出的3~5个职业进行具体的评价,评估获得该职业的可能性,以及这个选择对自身及他人的影响,从而进行排序。比如,可以问:①对我个人而言什么是最好的,②对我生活中的重要他人而言什么是最好的,③大体上,对我所处的环境而言什么是最好的。还可以通过生涯平衡单和SWOT分析等方法进行评估。
执行(E),根据最终的选择制订计划,进行实践尝试,采取具体行动,如开始具体的求职过程;也为再一次回到沟通阶段提供线索,以确定沟通阶段存在的职业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如果没有解决可以再次回到沟通阶段,重新开始一次CASVE循环,直到职业生涯问题被解决为止。
五、采取行动
这是将职业规划和探索落实到具体行动的过程,包括打算采取什么措施来实现设定的职业目标,为了实现职业目标计划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要完成长期的职业发展目标,必须将目标分解,分解成一个个阶段性目标逐步完成。
表12-4 某同学的求职目标分解
六、修正反馈
随着外部环境的变换,也许过去的规划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要,或者过去的规划现在不满意了,就需要再次进行生涯探索,修正生涯规划。生涯规划是一个循环的动态过程,保证至少每3个月检查1次自己的进度。在设定行动方案的同时设置奖惩方法,并严格执行。如果目标发生变化,行动方案也要作出相应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