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之诗:乐游法兰西

巴黎的交响乐演出格局

字体:16+-

一个伟大的城市拥有多个一流交响乐团并非过于奢侈:巴黎有三支高水准的大型职业交响乐团:巴黎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和法国广播爱乐乐团,歌剧院的乐团也定期举行交响音乐会。中国听众熟悉的约翰·尼尔森所指挥的是巴黎小交响乐团,无论规模还是艺术质量均无法和上面三家相抗衡。此外协会性质的半职业交响乐团更有三四家,如科隆乐团、拉穆赫乐团等。它们各有自己的历史、传统、特色和受众,共同构成了巴黎这个大都市丰富多彩的交响乐演出格局。

巴黎第一支成熟的交响乐团是历史最为悠久的音乐学院音乐会协会乐团,创建于柏辽兹的时代,在当时堪称欧洲大陆首屈一指的乐团之一。到了19世纪末,除了歌剧院的乐团外,巴黎尚有三支高水平的交响乐团:音乐学院音乐会协会乐团(即后来的巴黎乐团)、科隆乐团和巴德鲁乐团,最晚创建的是拉穆赫乐团。随着科技的进步、广播的普及,法国广播电台也创建了自己的交响乐团,用于广播录音和演出,这也就是现在国交和广播爱乐的起源。现今许多历史录音里能看到法国广播乐团的名字,实际上就是如今广播系统两支交响乐团的前身。直到20世纪60年代,协会性质的交响乐团尚能保持高水准。比如拉穆赫乐团就曾在伟大指挥家伊戈尔·马科维奇(Igor Markevitch)的带领下辉煌一时。另一个冠上“国立”名号的乐团是国立法兰西交响乐团,但此乐团的演出更多在巴黎郊区,专门承载“送交响乐下乡”的工作,虽然冠以国立之名,但水准不如上述三大。但随着现代交响乐团的运营费用越来越高昂,协会性质的半职业交响乐团便逐渐褪色。历史最为悠久的音乐学院音乐会协会乐团被当时的文化部改组为现今的巴黎乐团,而皮耶尔·布列兹20世纪70年代对传统交响乐团的批评也直接导致广播乐团的改革,于是今天的交响乐格局就此奠定。

今天的巴黎乐团音乐总监是克里斯托夫·埃申巴赫,郑明勋担任广播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而库特·马苏尔刚刚从国交卸任,风头正劲的丹尼尔·加蒂接任。

而演出场馆方面,最主要的两家竞争对手就是香榭丽舍剧院和普莱耶音乐厅。法国广播乐团因为拥有香榭丽舍剧院的股份,自然旗下的国交在香榭丽舍剧院。广播爱乐乐团常驻普莱耶音乐厅。巴黎乐团也在普莱耶音乐厅。自从2006年普莱耶音乐厅经过重修再次开张以来,虽然两家避免在公众形象上造成直接的对抗,但隐然有分庭抗礼之势。香榭丽舍剧院因为是综合性剧院,能自己制作歌剧,这也是普莱耶音乐厅所不具备的条件。但在交响乐演出方面,不管是常驻乐团还是邀请访问的乐团,两家的战争都趋白热化。前者有维也纳爱乐乐团、德累斯顿乐团、巴伐利亚广播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等每年必到访两次以上的固定伙伴,后者则在2007年第一个完整音乐季就排出了包括美国五大交响乐团、伦敦交响乐团在内的世界级名团的演出阵容。东郊的巴黎爱乐大厅正在修建,预计2012年落成投入使用,这座超现代的伟大建筑届时将给交响乐演出市场格局带来更多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