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特征
本区位于湖南省南部,北接衡阳市,南邻粤、桂、赣,京广铁路、京珠高速、湘桂铁路、武广高铁纵贯本区。本区号称“沿海的内地,内地的前沿”。
湘南地形以山地、丘陵、盆地为主。南岭山脉横亘本区南部,构成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罗霄山脉位于本区东南边缘,构成洞庭湖流域与鄱阳湖流域的分水岭。本区西有零祁盆地和道江盆地。地势南高北低,最高点为桂东县境罗霄山脉中的齐云山,海拔2061m。红层、石灰岩、花岗岩等广泛分布,丹霞地貌、岩溶地形和花岗岩地貌发育较好。山地丘陵要占本区总面积的2/3,盆地、平原仅占本区总面积的1/3。
南岭
南岭又叫五岭,位于湖南、广东、广西、江西等省区的交界处,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组成,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纬向构造带山脉,是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南岭主要由花岗岩体构成,各山体为东北西南走向,但总体上属于东西走向。南岭最高峰是越城岭的猫儿山,海拔2142m。湖南与广东交界的莽山石坑崆(属骑田岭)海拔1902m。南岭对南北气流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尤其是阻挡北方寒潮南下。每年3~4月,华南准静止锋滞留于此,阴雨连绵,夏秋台风较多。诸多河流由此发源,如湘江、赣江、北江、东江等。南岭地带性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代表性树种有樟等,多分布在海拔800m以下。海拔800m以上有漆树、山毛榉、鹅耳枥等落叶阔叶树,构成山地常绿林。1300m以上有广东松、福建柏、长苞铁杉、三尖杉等构成的针阔叶混合林。在1600~2100m的山顶,植被多为矮林,以石柯、杜鹃等为主。地带性土壤是红壤,海拔700m以上则为黄壤。山顶局部有草甸土发育。南岭矿产资源丰富,以有色金属最为突出,其中钨、钼、锡、铅、锌等储量丰富。湖南的柿竹园多金属矿、瑶岗仙钨矿、黄沙坪铅锌矿、鲁塘石墨矿,皆为储量丰富的重要矿产地。过去南岭阻隔交通,如今在这里修建了大量的铁路和高速公路,湖南与两广的交通条件大幅度改善。
湘南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并表现出向南亚热带过渡的特征。春季温和湿润,阴雨绵绵;夏季高温湿热,暴雨集中;秋季干旱少雨,时有台风;冬季低温干燥,寒期较短。年平均气温17.5~19.5℃;年降水量1200~1900mm,且60%~70%集中于4~10月;年日照1300~1740h;1月平均气温5.2~5.7℃,是柑橘等亚热带水果的安全越冬区;≥10℃活动积温5330~5840℃,无霜期275~340d,农作物可一年三熟。灾害性天气有干旱、洪涝、冰冻、大风、冰雹等。
湘南冰灾
湘南地区尽管纬度较低,但冰雪灾害威胁并不亚于湖南其他地区:一是南岭山脉阻挡冬季北方寒冷气流南下,使强冷空气长时期滞留于此,形成“冷巢”;二是寒潮期间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形成大范围的冷锋锋面,带来较多雨雪;三是南岭山地海拔较高,气温垂直递减明显,更加剧了冬季严寒的程度。
2008年1~2月,我国南方普遍遭受冰雪冻害,湘南地区成为湖南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长时期的冰冻,毁坏了输电设施,阻断了正常交通,使城乡大范围停电,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长时间中断,造成大量车辆阻塞,在高速公路上滞留的车辆绵延百余千米,直接影响到了当地的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
湘南水系呈树枝状,包括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分属湘江、资水、赣江、北江四大水系。降水是湘南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4~9月为主汛期,径流量约占全年的2/3。当地降水较多,河川径流量大,地势高差较大,水力资源丰富。
湘南的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次生植被多为马尾松林、人工杉林和栽培植被。由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垂直分化明显:海拔650m以下为常绿阔叶林,650~1000m为常绿落叶混交林,1000~1500m为落叶阔叶林,1500m以上为灌木草丛。全区森林覆盖率超过55%,林木蓄积量占全省的1/4。本区土壤类型较为复杂。地带性土壤是红壤和黄壤,紫色土和石灰土广泛发育。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分布有山地黄棕壤和山地草甸土。红壤分布在海拔7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区;黄壤分布于700~1200m的山地;黄棕壤分布于1200m以上的中山地区;山地草甸土仅分布于中山山顶部位;黄泥田、鸭屎泥田及紫泥田等水稻土,则主要分布于谷地盆地和河流两岸。
二、自然资源特征
本区属于南岭钨锡成矿带、南岭稀有金属成矿带和湘桂铅锌硫成矿带,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突出者有钨、铂、铜、铅、锌等。湘南钨的储量占全省的88.3%。铜的储量占全省的60%。本区有色金属矿产集中在东南部,以苏仙、桂阳、临武、宜章等地相对集中。郴州矿产资源富集,具有矿种多、储量大、分布广的特点,拥有有色金属矿产22种,产地244处,探明储量390×104t,约占湖南省的2/3。郴州的钨、钼、铋储量居全国第1位,锡、锌储量居全国第3位和第4位。柿竹园多金属矿被誉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湘南铁矿储量较丰,以汝城大坪铁矿为代表。此外,熔剂灰岩、钠长石、石墨等矿产也很丰富。
柿竹园有色金属矿区
柿竹园有色金属矿区位于郴州市苏仙区,面积30多平方千米,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矿物品种达143种,矿石资源总量达3.6×108t,金属储量161.69×104t。其中钨74.7×104t,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20.7%,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49%;铋30.5×104t,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42%,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63%;锡48.6×104t;钼13.2×104t;伴生萤石矿物储量4589×104t。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价值超过2000×108元,是举世闻名的多金属矿床地,被地质专家誉为“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
湘南煤炭资源丰富,分布较为集中,种类相对齐全。郴耒煤田、资汝煤田和祁零煤田储量合占全省总储量的43%。郴耒煤田是全省最大煤矿,主要是无烟煤和烟煤,以湘永无烟煤为佳。煤矿集中于耒阳至宜章之间的京广铁路沿线,其中耒阳至郴州之间以无烟煤为主,资兴至宜章之间出产焦煤和肥煤。本区水力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湘江干流、耒水流域、潇水流域和舂陵水流域。本区东部水能资源与煤炭资源都很丰富,有利于水火互补型开发。
湘南地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图5-5)。郴州、永州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九嶷山、浯溪碑林、芝山、苏仙岭等是省级风景名胜区;浯溪摩崖石刻、宁远文庙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安舜皇山、双牌阳明山、宁远九嶷山、郴州五盖山、资兴天鹅山、宜章莽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宜章莽山是湖南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宁远九嶷山、双牌阳明山、江永大远源口、千家峒、东安舜皇山、桂东八面山是省级自然保护区。目前,郴州山水生态旅游,永州文化访古旅游等精品项目,以及郴州五盖山、东安舜皇山南国狩猎游,舜帝陵寻根祭祖游,永州浯溪碑刻、宁远文庙修学访古游等,在省内外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图5-5 湘南地区旅游资源分布
江永女书
在湖南省江永县以及毗邻的道县、江华和广西部分地区,出现过一种只在妇女中流行、传承的神秘文字——“女书”(图5-6)。江永县位于湘桂边境,在萌渚、都庞两岭之间,这里山清水秀,但又十分闭塞,古为百越人居住繁衍之地。“女书”秀丽娟细,造型奇特,有近2000个符码,只有点、竖、斜、弧四种笔画,书写呈长菱形,可用当地方言吟咏。女书叙述的事都是妇女的事,包括婚姻家庭、生产劳动、社会交往、女红艺术、文化娱乐、风俗习惯、宗教信仰、道德情操等多方面,系统地反映了上江圩乡及其邻近一带妇女的喜怒哀乐。女书作品几乎都是诗歌体,多为七言诗或五言诗,有特殊的韵律格调、修辞方式、比拟手法。现存“女书”文本,传习均属家教亲授、世代相传。江永“女书”对于研究文字起源、民族起源和女性文化有重要作用,在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字学、民俗学、考古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价值。
图5-6 江永女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