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理

第八节 区域发展策略

字体:16+-

大湘西的建设,要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新农村建设和湖南省实施的湘西地区开发等重大机遇,立足现有基础,突出产业重点,加强项目建设,做强骨干企业,壮大旅游产业,发展规模农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生态环境,推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完善扶持政策,着力改善大湘西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把大湘西建成全国重要的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将张家界建成世界旅游精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强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库区水淹区、边远山区、林区的扶持。继续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为全省扶贫攻坚主战场,加强重大项目和优惠政策支持。推进武陵山区(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建设。

湖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指出,要促进环长株潭、湘南、大湘西三大区域协调发展。把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与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各区域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要举全省之力实施湘西开发战略,全力推进新一轮开发,增强湘西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制定和实施扶贫开发规划,继续将湘西自治州作为全省扶贫攻坚主战场,加快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建设和发展,支持老、少、边、穷、库区发展。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和方式,促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施集中连片式扶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深入推进湘西大开发,将其作为湖南省“十二五”区域综合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工作重点包括:从税收、金融、土地、教育、人才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设施建设,构建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优先发展特色产业,重点推进特色农业、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突出环境保护,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好大湘西地区的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大扶贫开发、对口支援工作力度,突出科技、教育扶持,鼓励民营企业对口帮扶,全力实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攻坚工程;加快培养技能人才,不断提高劳动力素质。

集中力量发展农林产品加工、旅游、中医药、水电、矿产品深加工等行业。(1)发展草食动物、粮油、烟酒、果蔬、茶叶、花卉和林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重点开发猕猴桃、茶叶、柑橘、百合、甘薯、肉类、奶品等,大力发展竹木加工。(2)挖掘民族医药遗产,发展生物医药和民族医药产业。建设好正清集团、正好制药、兰靖茯苓、新晃龙脑、洪江华光、怀化神隆、湘西华立、湘泉制药、本草制药、吉首宏成等制药企业,同时建立药用植物种植基地,在中药材主产区建设中药材交易市场。(3)坚持流域梯级滚动综合开发,抓好沅水、澧水上游的梯级电站建设,重点抓好托口(洪江,沅水,81×104kW)、竹篙滩(花垣,沅水支流,4.2×104kW)、铜湾(中方,沅水,18×104kW)、大洑潭(辰溪,沅水,19.5×104kW)、茶淋河(慈利,澧水,5.4×104kW)等水电项目。(4)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加快锰、铝、锌、镁、钡、磷等矿产资源的深加工。优化整合水泥行业,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重点抓好金石集团、金天铝业、泸溪磷精矿、花垣电锰、保靖镁基合金、沅陵金锑钨矿、会同钡盐、江口铁矿、楚霸水泥、辰溪水泥、新晃重晶石、洪江花岗石、靖州铝矾土等项目的开发建设。

扶持骨干企业,实施产权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按“龙头聚集一批、品牌带动一批、改制激活一批、外资嫁接一批”的思路,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积极培育成长性企业。加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重点建设好湘西广州工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