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选·西方卷(上)(第2版)

第二十四章 雨天,高康大怎样使用他的时间

字体:16+-

遇到阴雨或天气不正常的时候,中饭以前的时间,和平常一样安排,除了多生一炉旺火,去掉一些潮气。但吃过中饭,他们留在家里不去运动,拿下面的几种劳动,作为锻炼身体的良好办法:捆草、劈柴、锯木,在仓库里脱粒打粮。他们也学习绘画、雕塑,或做古时掷骨块的游戏[133],这种游戏,雷奥尼古斯[134]曾有所记述,我们的好友拉斯卡里斯[135]也常玩。他们一边玩,一边复习几段古代作家有关此种游戏的、或者和这个游戏有所牵连的文章。

同样,他们也去观看怎样冶炼金属,怎样铸造枪炮;不然,就去访问操作玉石、银器和宝石的工匠,或者化炼师和造币工人,再不然就去访问地毯师傅、织布师傅、织绒师傅、钟表师傅、制镜师傅、印刷师傅、制琴师傅、染色师傅,以及其他各行业的工匠,每到一处,高康大都有赏赐,他们乘机会学习、观察工业上的技术和创造。

他们也去听人家公开讲演,参加纪念集会、文艺辩论、演说练习、律师辩护、宣教讲经等。

经过击剑室和练武的场所,高康大就和那里的老师们就所有的武器比试一番,用事实证明他的武艺和他们同样高明,甚至比他们还高。

这样的天气,他们不去采集植物,而去参观药铺、药材行和配制成药的药房,他们仔细观察各种果实、根、叶、胶、籽、外国进口的油脂,一起研究他们如何调配炮制。

他们还去看卖艺的,变戏法的和卖野药的,观察他们的动作、手法、跟斗工夫,听他们卖弄嘴皮子,特别是毕加底省首尼一带地方的人,他们天生就是能说会道,凭空捏造,口若悬河。

回来吃晚饭,比别的日子吃得简单,肉不要肥的,要容易消化的,这样,可以制止由于不可避免的接触而进入体内的潮气,因为饮食有所改变,即使没有平日的运动,也不至于感到不舒服。

高康大受着这样的教导,一天比一天有进步。你们可以想象,一个像他这样年纪的年轻人[136],又有决心,又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尽管开始时似乎有困难,但坚持下来,便会感到轻松愉快,与其说是一个学生在学习,毋宁说是一个国王在消遣。

不过,为了使他紧张的精神得到休息,包诺克拉特指定每月一次,拣一个晴朗的日子,大家一早就离开城市到让蒂邑[137]、或者布老尼[138]、或者蒙路日[139]、或者沙朗通[140]、或者万沃[141]、或者圣克鲁[142]去。他们在那里想尽方法、尽情享受,讲笑话,玩耍,喝酒,做游戏,唱歌,跳舞,在草地上打滚,掏麻雀,捉鹤鹑,钓田鸡,摸虾。

这一天,虽然没有摸过书,也没有读过文章,但是并没有白费,因为在草地上他们会背几段维吉尔的《农事诗》,或者赫西奥德[143]的诗句,再不然就背波立提安的《田园诗》[144],他们还会用拉丁文创作几首有趣的短诗,然后再用法文把它们译成韵诗和民歌。

饮酒时,他们依照伽多[145]在《农事学》里和普林尼鸟斯教导的方法,用一只藤条编的杯子把酒里的水分解出来[146],他们先把酒倒满一水盆,然后用漏斗把酒滤出来,把水从这个容器倒进另一个容器。他们还造了好几种自动的小机器,也就是说那种会自己开动的小工具。

【选自[法]拉伯雷:《巨人传》,成钰亭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1] 原文系:Que grand tu as(加上le gosier),意思是:“好大的喉咙!”

[2] 包提邑是沿维也纳河西奈市的一个村镇。泊来蒙是施农区受到罗亚尔河、恩得尔河和舍尔河灌溉的一个县名。两地均以草原肥沃、牛羊旺盛出名。

[3] 邓斯·司各脱:13世纪英国哲学家,作者对他的学说一向抱嘲弄的态度。

[4] 约翰·戴纽:施农地方一个很通俗的名字,也可能是作者幼年所熟悉的一个人。

[5] 即一岁零十个月。

[6] 蒙索洛:法国索米省罗亚尔河和维也纳河汇合处一个小城。

[7] 沙台勒罗:在维也纳河右岸,沙台勒罗生产的布到17世纪还很有名。

[8] 每“奥纳”等于1.88米。

[9] 这和把马套在车子上或把车套在马上一样。

[10] 威廉·奥喀姆:14世纪英国方济各会唯名主义哲学家,邓斯·司各脱的敌手。

[11] 奥特受萨德:作者曾嘲笑13世纪一本叫作《奥特·受斯》的荒谬的书,“奥特受萨德”便是从这里造出的一个字,当然实无其人。

[12] 大马士革:叙利亚首都。

[13] 裤裆当时不是裤子的一部分,它是独立的,两边用搭攀扣在裤子上,随意开关,这给作者提供了大量的诙谐材料。

[14] 奥尔斐乌斯:希腊神话中之诗人及音乐家,《宝石篇》据说是他的作品。

[15] 普林尼乌斯在《自然史纲》第三十七卷(即最后一册)里有一段关于翡翠的论述,但作者在这里所说的性能,这两部作品里都未曾提到。

[16] 每“喀纳”等于1.773米。

[17] 指波斯湾出产的大粒珍珠。

[18] 丰收角是一只满装鲜花鲜果、象征丰收的角,在神话里是一个肥胖的水神,手里拿着装满花果的角。

[19] 丽雅:罗马神话中天的女儿,土星之妻,朱庇特、海神、死神之母。

[20] 瓦棱西亚和萨拉哥萨都是西班牙地名,当时以产武器出名。

[21] 即摩尔·阿拉伯式或称犹太式的。

[22] 希尔喀尼亚:中亚细亚古国,在里海之东,波斯之北。

[23] 每“马克”约合235克,628“马克”相当于16千克。

[24] 伊奥尼亚:中亚细亚古国。

[25] “爱是不求自己的益处。”(圣·保罗语)见《新约·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第五节。

[26] 尼凯普索斯:公元前7世纪的埃及法老,据说是位天文学家及幻术家。

[27] 据说玉石有帮助消化及多子强身的效能。

[28] 魈:山里的妖怪,神话里的鬼怪。

[29] “狼人”:妖怪,夜里会变狼出来害人。据说“狼人”的皮刀枪不入。

[30] 圣路昂:维也纳河上游一座修道院,离施农不远,作者在作品里常嘲笑那里的修士。

[31] 由金、银、钢、铜四块金属镶嵌而成。

[32] 指诗人克洛德·沙普伊或舰长米舍尔·沙普伊,都是作者的朋友。

[33] 即作者本人。

[34] 比逊:天堂四大河流之一,盛产黄金,见《旧约·创世纪》第二章第十一节。

[35] 币上铸造有Agnus Dei(天主赎罪羔羊)字样。

[36] 奥格斯堡:德国城名,以首饰银器出名。

[37] 弗格家族:是查理五世时德国富可敌国的财阀。

[38] 在较早的版本上是神学家,1542年作者始改作诡辩学家。

[39] 故事见普鲁塔克:《亚历山大传》第六章。

[40] 土巴在《圣经》上是该隐的后代,雅弗的儿子,发明制造金属品的工匠。赫鲁费是被朱庇特格杀的一员大将。土巴·赫鲁费是作者杜撰的名字。

[41] 贴在硬纸块上的字母,供儿童开始学习。

[42] 《多纳》:4世纪语文学家多纳图斯所著的拉丁文语法,为中世纪普遍采用的课本。

[43] 《法柴》:法柴图斯所著的初级伦理学课本。

[44] 《泰奥多莱》:10世纪泰奥多鲁斯所著的宗教考证。

[45] 阿拉奴斯:13世纪伦理学家。

[46] 爱奈修院:里昂最古老的、人称雅典式的建筑,该处尚有四根粗大的柱子,是从罗马移来的。

[47] 拉丁文:《词义大全》,中世纪语文学课本,作者系托马斯·阿奎那,一说系约翰·德·卡尔朗,还有说系亚尔培·德·撒克逊或邓斯·司各脱,说法不一。

[48] 胡台比斯等都是作者为讽刺当时不学无术的学者所杜撰的名字,胡台比斯意思是风吹抖缩,法斯干意思是肩压大路,特罗底特意思是无用之辈,瓜莱奥是兰斯洛特圆桌小说里的人物,约翰牛意思是傻瓜,毕洛纽意思是毫无价值,卜林刚都意思是女人气。

[49] 拉丁文:《词义大全》,不是什么学问。

[50] 《历书》,作者系阿尼亚奴斯,内容是天文概要。

[51] 若卜兰,意思是愚蠢,布立德,意思是像只鹅。

[52] 乌古提奥:13世纪意大利菲拉拉主教,著有《拉丁语汇》。

[53] 13世纪艾勃拉尔·德·贝杜纳编著的从希腊文来的拉丁词汇。

[54] 《文选》:13世纪亚历山大·德·维尔狄厄的作品。

[55] 训练儿童修辞、口才的读本,共分八部分。

[56] 拉丁文:《问答集》,问答体之课本。

[57] 拉丁文:《补遗集》,菲力普·德·拜尔卡莫的《编年史》续稿。

[58] 15世纪学习教理课本,特别关于《诗篇》及《使徒行传》之注释。

[59] 《饮食礼仪》,韵文体,15世纪约翰·苏尔皮齐奥的作品。

[60] 这个塞内加是6世纪葡萄牙主教马丁·德·布拉伽的笔名。

[61] 拉丁文:《四德全集》,修身课本,内容系亚里士多德道德观。

[62] 巴萨万图斯是14世纪意大利教士作家,巴萨万图斯一名和法文pas savant(愚蠢)读音相近,故有意用此名。

[63] 《附注释》,全名是specchio della vera penitenza,cum Commento《真实补赎一览,附注释》。

[64] 拉丁文:《安息集》,即《教理集锦》,看了可以使人安息睡觉。

[65] 巴波里哥斯:作者杜撰的虚无国。

[66] 维尔·公基斯:法国安得省沙头路镇名。

[67] 爱德蒙,在希腊文的意思是:“幸运,福气”。

[68] 格拉古斯:公元前2世纪古罗马雄辩家。

[69] 伊米留斯:古罗马政治家,作者把此二人与西赛罗相提并论,说明他对二人的欣赏。

[70] 包诺克拉特,照希腊文的意思是“雄壮,有力”。

[71] 米努底亚:非洲古国,近毛里塔尼亚,阿尔及利亚的一部分。

[72] 见普林尼乌斯《自然史纲》第八卷第十六章。

[73] 见普林尼乌斯《自然史纲》第八卷第四十二章。

[74] 朗格多克:法国古省名。

[75] 朗热:施农县地名。

[76] 圣·马尔斯在施农县郊区,离开一公里远,该处有方形古塔一座。

[77] 西提亚:指我国新疆、西藏一带。

[78] 约翰·戴诺在他的《海外游记》里曾叙述苏丹向开罗输送羊群,但未提到叙利亚。希罗多德的《历史》第三卷第一百一十三节里倒是描写过这样的羊。

[79] 塔尔蒙台:旺代省地名。

[80] 奥隆纳港口在法国靠大西洋海岸,16世纪时为一重镇。

[81] 巴班:古时的波兰。一说施农有一鞋匠姓巴班,作者可能认识他。

[82] 奥尔良在巴黎南面121公里处。

[83] 每法里约等于四公里半。

[84] “包斯”(beauce),意思是“不错,很好看”。

[85] 传说包斯的贵族以贫困出名。

[86] Proficiat一字原来指教徒对新主教到任后赠送的礼物,此处仅泛指礼物。

[87] 即圣日内维埃沃山。

[88] “巴黎”(par rys)意思是“开玩笑”,与“巴黎”(Paris)同音。

[89] 斯特拉包:古希腊地理学家。约生于公元前60年。作者此处的话是假的。

[90] 罗马皇帝茹利安曾把巴黎叫作“乐凯西亚”,也是从希腊文“乐凯斯”(白)来的。斯特拉包给巴黎的名字是“鲁柯多基亚”(Loukotokia)。

[91] 拉丁文:《论崇拜》,作者与作品都是本书作者杜撰的。

[92] 勃里:巴黎东面古地名。

[93] 圣安东尼会原来有特权放任猪只在街上乱跑,自寻食物,后来放弃养猪,条件是他们的教士定期来募猪捐,居民须布施猪油火腿。另一说是圣安东尼会的教士会医猪病,居民为答谢他们,送给猪油和火腿,后成了变相募捐。

[94] 巴黎圣母院的两口大钟,一口名叫玛丽,重12000公斤,另一口叫雅克琳,重7500公斤。

[95] 堡尔:巴黎东南地名,堡尔的圣安东尼会的会长是诗人安东尼·杜·塞克斯,本书作者的朋友,他在一首诗里曾自称养猪人。

[96] 乃乐大楼:在塞纳河左岸,地点即现在的法兰西学院,1534年初版上是索尔蓬,1542年作者改为乃乐大楼。

[97] “卜拉克玛多”原文有“短剑”的意思。据说诗人魏仑曾将他的“纯钢剑”(诗人马洛把它叫作卜拉克玛多)遗赠给一个叫约翰·乐·高尼的,约诺土斯这个名字可能就是从这里蜕化出来的。

[98] 泰奥多尔,照希腊文的意思是:“天赐”。

[99] 安提库拉:希腊城名,出产一种治疗精神病的毒药,又一说安提库拉系哥林多海峡一岛名。

[100] 黑藜芦草:当时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特效药,见贺拉斯《诗艺》第三○九行,普林尼乌斯《自然史纲》第二十五卷第二十五章,奥卢斯·盖里阿斯全集第十七卷第十五章,埃拉斯姆斯《箴言集》第一卷第八篇,第五十二、第五十三行。

[101] 提摩太(前446—前357):古希腊诗人及音乐家。干提理安在《论教育》第二卷第三章里说,音乐家提摩太对于在别处学过音乐的学生,一律加倍收费,因为他要纠正他们过去的错误,多费周折,并说他叫这些学生吞服黑藜芦草。

[102] 巴士埃:施农附近地名。

[103] 阿纳纽斯特,希腊文的意思是朗诵者。

[104] 当时大人物上厕所要有人陪伴。

[105] 卜拉克球场,“卜拉克”意思是“猎犬”,巴黎圣·玛尔叟门外一个球场的招牌就是一个短尾巴的“卜拉克”(猎犬)。

[106] 即网球之前身,最初是用手打的。

[107] 由三个人站成三角形打球。

[108] 16世纪,喝酒时酒瓶不放在饭桌上,而是由人代斟的,戗酒人不愿再喝时,举手示意。

[109] 阿忒涅乌斯:3世纪希腊语法家,他在《哲人饮宴》里描写过花和果实的功用。

[110] 狄奥斯科里德斯:1世纪希腊名医,他的作品被称为医药界的经典。

[111] 茹留斯·波吕克斯:阿忒涅乌斯同时代的语法家,他写过有关渔猎的作品。

[112] 波尔菲里乌斯:3世纪亚历山大派哲学家,这里指他的《饮食忌口论》。

[113] 希腊有两位诗人叫奥比安,一位生于2世纪,著有钓鱼诗,另一位生于3世纪,著有狩猎诗。

[114] 波里比乌斯:公元前3世纪希腊史学家及政治家,希波克拉铁斯的学生及女婿,曾著有《饮食卫生》一书。

[115] 赫里欧多鲁斯:3世纪希腊文学家。

[116] 埃里亚奴斯:3世纪希腊自然科学家及作家。

[117] 顿斯塔尔(1476—1559):英国达拉姆主教,国王亨利八世的秘书,著有《算术通论》,1522年在伦敦出版,1529年在巴黎出版,风行一时。

[118] 即非洲阿拉伯种马。

[119] 菲拉拉:意大利北部地名,16世纪菲拉拉有骑师凯撒·费亚奇,甚出名。

[120] 普鲁塔克叙述凯撤在亚历山大战役中,曾这样过河,见《茹留斯·凯撒传》第四十九章。

[121] 米隆系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战士,后在深水里手被大树身绊牢,不得脱身,死于深波中,故事见《帕乌撒尼亚斯全集》第六卷第十四章第五到八节。

[122] 当时枪支笨重,一般重17公斤要放在架子上方可瞄准,高康大气力大,可以端起来凑近眼睛瞄准。

[123] 帕尔提亚人:3世纪古波斯南部民族,善射勇战,惯以诈败取胜。

[124] 圣维克多门:即圣维克多街转弯处的城门。

[125] 蒙玛尔特:当时还是巴黎城外一座山上的小村。

[126] 斯顿多尔:希腊战士,以嗓门高大著称,荷马说他的声音等于五十个人一齐呐喊。

[127] 见普林尼乌斯《自然史纲》第七卷第十九章。

[128] 泰奥弗拉斯图斯(前374—前287):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学生。

[129] 马里奴斯:哲学家,普罗克吕斯的学生及其学说的继承人,并未写过有关植物的作品。但16世纪威尼斯有一名马里诺者,曾将4世纪帕拉丢斯的《农事学》翻译出版。

[130] 尼坎德拉: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诗人及语法学家。

[131] 马赛尔(前70—前16):古罗马诗人,写过关于植物(药草)及动物(蛇)的诗。

[132] 里索陶墨,照希腊文的意思是:“切根者”,亦译作“卖药草者”。

[133] 一种在特洛亚战争之前就有的游戏,有点像掷骰子。

[134] 雷奥尼古斯:意大利人文主义作家,有“掷骨块游戏”的论述。

[135] 拉斯卡里斯(1445—1535):希腊学者,本书作者曾在罗马认识他。

[136] 在本卷第十四章里,高康大单单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就有五十三年十个月零两个星期,开始跟土巴大师上学的时候,他至少有五岁,因此1420年老师去世时,高康大已58岁,是不成问题的。从1420年起,他又读过65年的书(内有《希腊词解》《文选》《补遗集》《问答集》等),所以这位年轻人,在跟包诺克拉特受教之前,至少已经是123岁的人了。当然所谓年轻,是和他整个寿命相对而言的,他儿子庞大固埃出世的时候,高康大已524岁。

[137] 让蒂邑:塞纳河附近小村,巴黎学生常去游玩的地方。

[138] 布老尼:塞纳河区小村,原名莫尼村,自建布老尼式教堂后,始改今名。

[139] 蒙路日:属塞纳省叟城。

[140] 沙朗通:马恩河右岸村名。

[141] 万沃:塞纳河附近小村。

[142] 圣克鲁:在塞纳河左岸,地属凡尔赛。以上地方,都是巴黎近郊的名胜区。

[143] 赫西奥德:古希腊诗人,有人说他在荷马以前,有人说他与荷马同时。

[144] 15世纪诗人波立提安仿赫西奥德和维吉尔所作舶拉丁诗。

[145] 伽多(前232—前147):古罗马执政官,著有《农事学》。

[146] 说藤条有避水的功能,见伽多《农事学》第一百一十一章,普林尼乌斯《自然史纲》第十六卷第三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