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population),又称母全体、全域,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总体是所欲研究的某一类对象的全体,总体的大小随研究的问题而改变。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称为个体(individual)。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有时是指“人”,有时是指某种实验条件下的某一个反应,或指每一个实验结果、每一个数据等等。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sample)。样本是由总体的一部分构成的。有时个体又叫做一个随机事件或样本点。这样,总体就被称作样本空间,样本也就被称作样本点的某个集合。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样本可以是实验中所选取的一组被试的实验结果,或一个被试的多次结果等等。实验中被试的数目,或一个观测重复的次数,称作样本大小(sample size)或样本容量(capacity of sample),通常用n来表示。一般情况下,在心理与教育统计学中,把样本容量超过30的样本称为大样本,等于或小于30的样本称为小样本。样本越大,对总体的代表性就越强。样本小时,个别数值的变化会对整个统计结果发生重大影响。因此,样本容量数目不同,统计方法也不同。
总体中包含的个体有时是有限的,有时是无限的。有限个体的数目通常用N来表示。构成总体的个体不限于人或物,也可指某种心理活动,例如反应时、推理能力、学习方法、对人面部特征的识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幸福的体验等等。如果研究的对象是某区域某些人的某种心理特点,这时总体所包含的个体是有限的,如果只是研究某种心理特点,则这一总体就是无限的。因为某种心理特点,测查这个区域的人可以得到,测查另外区域的人也能得到,因而这个总体就是无限的。总体本身的大小,有限还是无限,要依据研究问题的推论范围而定。
同时,总体与样本也可以互相转换变化。例如某校三年级学生,可作为该校学生的一个样本,同时也可当做本校现在三年级的总体。同时也是该校所有三年级学生的一个样本(所有的三年级包括过去的、现在的以及未来的)。总体的性质由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的性质而定,要了解总体的性质,就必须对构成总体的个体进行观测。一般情况下,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总体常为无限总体,若对总体中所有的个体加以观测是不可能的。因此,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当面对无限多个个体时,只有采用随机取样,通过样本来进行研究,然后通过样本对总体加以推论。样本的代表性越强,就能更准确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另外,在一定情况下样本亦可转变为总体,这需要依实际研究而定。